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390查看
  • 1回复

汽车热与房地产热的异同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2-2006 2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出现了房地产热和汽车热,非常巧合的是,我亲历了这两股热潮。一个是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一个是自己正准备买房。

 

可能非常好理解,由于自己的工作是与汽车有关的,我希望汽车热越热越好;由于自己要买房,我希望房地产的泡沫早曰破灭。

 

其最大的相同之处可能在于,都引起了国家的极大重视,并且着手解决投资过热的问题。但是,我却认为两者有非常大的不同。

 

第一,一个投资过热造成价格下降,一个却完全相反。汽车投资热无疑将使汽车价格回归正常,所带来的竞争对消费者有利,对中国汽车工业有利。甚至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并不热,世界汽车年产量50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在2003超过300万辆,这些汽车究竟应该由谁来生产呢?中国企业现在争先进入汽车业不正是在补课吗?难道真的要让那些跨国公司轻而易举地占领这个市场吗?决不。这不符合中国的民族利益。而房地产热令我颇感奇怪,为什么房地产价格反倒是越来越高呢?

 

第二,汽车热带来的大量投资用于实业投资,即使最后创业的企业不能成功,也会留下大量的厂房和设备,是真金白银的投资,最多只是被其它企业重组后继续使用。从国家整体来讲,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而对于消费者却肯定是大大的利好。而房地产热带来的大量投资,却有可能是继续虚涨的泡沫,等到泡沫破灭,极可能血本无归。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极可能在这一过程中遭受巨大损失。原因可能在于,房地产投资热有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就算假定汽车热也是有害的,房地产热的危害也是大大地超过汽车热。

 

以上是我想到的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其核心思想在于,我倾向于实业,我始终认为,没有实业基础的股市繁荣或金融繁荣,终究是有问题的。而房地产业从某种程度来讲并不是纯粹的实业,它极易成为金融掠夺的载体。类似的产业还有IT业和一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必须回归最原始的准则,无论产业或企业,必须创造价值,它所创造的价值必须与其所吸引的投资成正比。否则,就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种价值的定义可能不仅仅是金钱那么简单,留待曰后再说。但如果从这种理论出发,所谓的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是脆弱的。也就是说,美国经济有其巨大的缺陷,可能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一时可能难以理解,等我们扎扎实实地把实业做好以后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在这样的年代,我们必须注意金融掠夺这样的字眼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而发展实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在增强我们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不是相反。特别是象汽车这样的产业,绝不能轻言放弃。因此,我总是热烈地欢迎中国的企业家进入汽车业而不是房地产业,并且我也不希望他们把这两者相混淆。我知道,他们当中可能会有失败的,但是我更加确信的是,他们当中肯定会有成功的。就象摩托车和彩电业那样,中国的企业必将在汽车业有所作为,这需要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007 16: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6-6-2024 02:47 , Processed in 0.21089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