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40查看
  • 0回复

柴油共轨系统产品 蕴含新奔腾动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2-2007 2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柴油共轨系统产品 蕴含新奔腾动力

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不只带来了投资热潮持续升温,同时也带来了油耗增加、原油价格上涨、废气排放增多等问题,寻求经济有效的动力方案成为未来几年汽车动力市场的新主张。在各种汽车动力系统孰优孰劣的争论还在持续之际,作为世界上领先的零部件巨头之一的博世重拳出击,于曰前高调宣布其柴油系统在无锡的新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正式落成。“中国在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中将保持增长势头,博世也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展在中国的业务。”博世集团董事长Franz Fehrenbach表示,“到2007年止,博世将投资约2亿欧元用于生产和研发先进的柴油系统。”博世在柴油领域的“大手笔”也将引发业界新震。
     
     柴油系统占有率将增至15%
     
     博世为何对柴油系统情有独钟?据了解,目前国内柴油机主要用于商用车、货车、大中型客车等领域,2004年柴油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不到30%。2004年中国共销售柴油轿车12654辆,仅占轿车总销量的0.6%,这为国产汽车柴油化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博世柴油系统总裁Ulrich Dohle博士也表示:“柴油系统在中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中国,目前这个比率还很低,约为2%,而在未来十年中,这一比例大约可提高到15%。”他进一步解释到,柴油系统市场扩大的首要原因是节油性,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发动机消耗燃料要少30%,这可减少中国对原油进口的依赖。二是柴油系统可降低CO2排放,可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
     
     而此举也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相呼应。2007年,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引入欧Ⅲ排放标准,这必须有赖于更先进的动力系统的应用。Ulrich Dohle博士对未来几种动力系统进行了比较:“与其他动力系统相比,同功率的汽油机虽然成本低,但燃油经济性比不上柴油机;燃料电池20年内不会成为市场主流;混合动力在将来不会有显著市场份额;柴油机成为一个有效可行的经济方案,在过去10年,柴油技术进步很快,已能达到欧Ⅴ标准。”Ulrich Dohle博士表示,“先进柴油技术作为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将会在中国得到更快的应用。”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欧阳明高教授也曾指出,轿车柴油发动机节能潜力和汽油混合动力不相上下,应当在我国大力推广。目前国产轿车柴油化也已开始起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动机分会秘书长陈上华表示,除了一汽大众引进生产的捷达、宝来等柴油轿车外,奇瑞公司宣布开发成功的系列发动机中,就有一个系列是电控燃油喷射轿车柴油机。
 
     陈上华介绍,在实施欧Ⅱ之前,柴油机用机械喷射技术就可以达到需求,但是欧Ⅲ标准实施后就需要采用电子喷射技术。而博世在无锡采用的是共轨高压喷射技术,这是柴油系统中最先进的技术。通过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博世计划2005年在中国柴油市场实现销售收入0.7亿欧元,2007年达到1.3亿欧元。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量的绝对增长,柴油市场的增长容量也使得为柴油动力“加油”成为时下几大汽车零部件巨头不约而同的选择。除博世高调进军外,德尔福在柴油共轨技术方面发展迅速,2004年产量为130万套。德尔福柴油系列产品亚太区经理杜福培表示,德尔福的策略是把最新的技术快速地带入中国,在汉城、上海以及在印度和曰本的一些技术中心为客户提供柴油系统工程技术支持,不断扩展中国市场。
     
     引发业界连锁反应
     
     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博世在柴油共轨产品和技术的发力对我国柴油技术与市场将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某位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政府提出要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国内汽车业在这方面的创新能力还不强,不只是因为整车自主创新能力差,零部件企业创新力也很弱,而国外是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同步开发、超前开发因而带动了整个汽车产业不断升级。博世领先技术的进入,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中国目前面临能源的严峻问题,在石油消费中汽车占35%-60%,先进柴油机技术可节能20%-30%,采用柴油能解决石油供给的严峻现状。
     
     “博世的投资将促进柴油机从传统的机械型向电控喷射技术转变,大幅降低燃油消耗,节省能源。不仅符合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也符合全球经济发展,将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向高性能、低排放、环保方面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如此表示。
     
     陈上华表示,随着国III排放标准实施曰期的临近,国产柴油机企业都在加紧开发电控燃油喷射柴油机,将主要采用引进、合资、委托开发或联合开发的方法。博世公司在我国建厂,将可加快国产柴油机与博世柴油系统的匹配进度。
     
     不只如此,博世的本地化进程以及与中国汽车厂商的紧密合作,将使中国汽车厂商获益。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德园说道:“随着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厂商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为此需要汽车具备出口能力的解决方案,如生产符合美国或欧洲最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而博世先进的柴油技术可积极促成这一国际化进程。”
     
    还需经受相关考验
     
     而柴油市场能否真如博世所乐观估计一样,显然面临诸如成本、柴油品质不高、柴油供应等一系列问题。
     
     Ulrich Dohle博士提到,油品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国柴油硫含量高,而柴油排放如要达到欧III标准,硫含量不能超标,但如今石化行业技术上可实现柴油含硫量符合标准。此外,柴油有微粒,这会使高压喷射产生磨损,需要滤清器和过滤网等。博世可以帮助客户防范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如通过一些手段增加过滤网等等。
     
     显然目前留给博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与整车厂的合作与联合,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进而赢得主动,拓宽市场。博世表示,目前已与一些整车厂达成了合作意向。
     
     同时,柴油共轨系统产品非常复杂,一套共轨系统基本上分四个部分:喷嘴、油泵、轨道及电控单元。柴油技术是一个复杂且投资巨大的产业,考验的绝对是企业的实力。博世无锡生产基地先期以生产喷嘴、喷油器总成、高压共轨喷油器来打开市场大门。在研发方面,从其2004年柴油系统销售7891百万欧元,研发费用则达到610百万欧元的举动中,即可看出博世在柴油技术上持续钻研的决心。彭德园表示,博世在上海、苏州、无锡的研发中心将不断帮助中国引进欧Ⅲ、欧IV技术,以支持和适应中国柴油市场需求。
     
     除在柴油领域持续发力之外,博世也着眼于整个汽车市场,还将致力于提供本地化的产品包括柴油系统、底盘系统、动力与车身系统、汽车电子与汽车多媒体等产品,要在中国汽车市场力展所长、实现多元化扩张的博世已经在为未来的市场版图构筑坚实的竞争力
汽车基础知识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6-6-2024 12:00 , Processed in 0.2102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