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528查看
  • 10回复

购车的十大误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2-2007 0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由于国家相关产业及消费政策不尽完善,消费者往往有冤无处诉,干吃哑巴亏。但仔细推究起来,消费者权益受侵害虽与汽车消费领域暗藏“雷区”有关,在更大程度上却缘于自身的消费误区。

    误区一:车价越低越好

    一些消费者买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价格,认为车价越低越好。甚至认为购车时可选择一家车辆售价最低的店,而在维修保养时选择另外的4S店就可以了。点评:如果在有形汽车交易市场买车,千万别被车虫报出的低价所吸引,因为很可能会在上牌、装饰和保险等方面暗藏杀机,一些小保险公司的理赔非常麻烦。事实上,不少4S店在售车时就已经为前来购车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些售后保养方面的优惠政策,失去享受这些让利机会是很可惜的。



    误区二:迷信网络报价

    现在许多消费者自从有了买车计划后,就经常上网浏览相关汽车报价,在实际购车时总是以网络上报的最低价格作为惟一标准。点评: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由于缺乏有效监控,使得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实际上,同种品牌、相同型号的车价存在着地区差异,而且各地经销商做促销活动时对消费者的回报也不尽相同。因此,消费者不能迷信网络信息,网上公布的价格只能作为综合分析当地车价的一种参考。

    误区三:订金都可退还

    不少消费者认为,预订车辆时交的订金顾名思义是可以退还的,被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点评:有的经销店收取的订金是可以全额退还的,有的则是一方违约需要交违约金,而有的订金则是不能退还的,这些都需要在交付订金前问清楚。

    误区四:盲目持币等待

    很多消费者很早就有买车计划,但总想再等等,等到车价最低时再出手。结果就无休止地等下去,一直拿不定主意。点评:这类消费者由于对汽车降价特别敏感,总担心刚买的新车价格降了。实际上,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价会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即使等到白了头也没有绝对的最低价。所以,消费者只要有实际购车需求、目前车价能接受,就没必要迟迟不出手。

    误区五:进口总比国产好

    一些经济条件还不错的消费者,在决定买车时根本不考虑国产车,总是把目光投向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进口车。点评:进口车性能稳定固然比国产车略高一筹,但在维修和配件供应方面,却无法与国产车相比,况且很多国产车型已逐渐和国际接轨,技术性能也达到了进口车水平。另外,从不同渠道进口的车辆也存在着不适合我国道路的情况。

误区六:降价促销定有实惠
  少数不理智的消费者一看到商家的降价、促销活动就怦然心动,匆匆将车“拿下”,心里还美滋滋地认为得了个大便宜。点评:降价、促销对消费者而言当然不是坏事,但首先得保持冷静的头脑。俗话说,“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针对商家的优惠活动,首先要大致了解其目的何在,有不少商家其实都是为了清理库存、处理滞销车型。此外,有些所谓的降价促销活动听起来很诱人,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优惠。

  误区七:“小车”安全配置低

  不少消费者对“小车”存在偏见,认为“小车”安全配置不及大块头的车辆,在买车时总是青睐“个”大的。点评: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完备的安全配置早已不是高档车的专利。“小车”已将原先高档轿车才有的双安全气囊、ABS系统、全车碰撞吸能设计等作为紧凑型家庭轿车的标配。

  误区八:配置越高越好

  部分消费者在买车时,一味地追求配置高档、功能齐全,甚至不切实际地要求小型车上拥有大型豪华车的装备和功能。点评:买车主要是为了代步,消费者不要被一些华而不实的装置所迷惑,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配置。如高档DVD、高级音响等固然给人享受,但有多少人会在车内看电视?与其把钱花在使用率很低的配置上,还不如把钱花在一辆空间、动力、安全和操控方面更好的车上实惠。

  误区九:油耗高于一切

  随着油价的攀升,一些对油耗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在挑选车辆时,一头钻进了厂家标称的油耗里去了。点评:其实,汽车厂家标称的油耗仅是理想油耗、且水分很大,一般实际行车过程中几乎难以达到。此类消费者应对整车各项性能指标充分了解后,根据自身的用车需求,在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之间作出评定和选择。作为家庭用车,对家人安全及乘坐舒适性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十:将性能理解为配置

  买车看“性价比”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共识,但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过程中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将性能理解为配置,过分关心配置,而忽视了真正的性能。点评:如今汽车配置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性能显然更应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主要参考。虽然众多车型配置雷同,但单从发动机技术方面仍可分出三六九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07 14: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正准备购车,看了有些启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8-2007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像太笼统了!不是很实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9-2007 17: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handshak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9-2007 2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有点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9-2007 20: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很是盲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9-2007 2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正准备购车,看了有些启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0-2007 11: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正准备购车,看了有些启发,就是说得好像太笼统了!不是很实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07 23: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像太笼统了!不是很实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08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安全最终要
其次是价格
性能够用就行
毕竟不是职业车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08 2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些我们大概也都了解,但像这样总结出来的人还是不多啊,支持一下吧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7-2025 04:50 , Processed in 0.355036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