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124查看
  • 1回复

避免汽车电池“罢工” 曰常检测不可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3-2007 18: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症状分析:电池“罢工”并非偶然

    本来蓄电池曰常疏于保养,没电才知道,并不奇怪。可是春节这一周内,竟然有许多相同的案例集中,就让人浮想联翩了。有的车主很自然地想到,最近这段时间阴雨天较多,湿度较大,电池容易漏电。对此,前广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锦明向记者介绍:一、现在虽属暖春,但是离南方那种真正潮湿的天气,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二、即使到了四月份那种湿漉漉的天气,导致汽车蓄电池漏电的例子也并不多见。所以,这种“潮湿漏电说”并不是主要原因。

    从各种“没电”案例反馈的情况来看,有几点是导致电池“罢工”的主要因素。一是蓄电池质量问题。据了解,现在很多蓄电池的质量不如以前,特别是免维护电池,不少电池没电时,完全没有任何显蛔。二是电池正常寿命问题容易被忽视。从几例“无电”的例子来看,车主都已经使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若车辆已有两三年车龄,车主应注意对电池的检查。所以,这些车辆的电池“罢工”实属必然,只不过堆在一起发生,也有几分偶然的因素。

    春节期间,车主梁先生到市郊办事,随后驱车返回市区。可是当他转动车匙打火时,却发现着不了车,但是按喇叭和电动窗都正常,就是着不了车。后来,梁先生致电4S店,获知是蓄电池电力不足,于是借了别人的车子“搭电”,终于启动了爱车。后来,梁先生将车开到维修店更换了新电池,才摆脱了“没电”的尴尬。而在长假期间,梁先生的几位车主朋友也先后反映遭遇相同情况。究竟是巧合,还是事出必然?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从而获知电池“罢工”的缘由。

    二、应急妙法:电力不足可“借电”

    有业内人士指出,遇上普通蓄电池电力不足时,补充蒸馏水,也可用纯净水应急。但如果是免维护电池电力不足,只能用“借电”的方法,请其他车辆上的蓄电池帮忙。通常,可以使用一种名为“过江龙”的电源连接线,在车子电池不够的情况下,用“过江龙”将两部车连接起来,从其他车上借电。不过要注意,在借用其他车辆蓄电池电量时,电池的正极连正极,负极连负极,被借方车辆发动机一定要先启动。也可以使用推车启动的方法。但是这只适用于手动挡车型,而且其前提条件是蓄电池的电量不足,并不是完全没有电。在暂时借到电后,应该马上驱车赶往自己信任的维修点,最好是拿电池到专业厂充电,使用期限内的电池不一定要更换新的。

    三、检测技巧:电池没电有迹可循

    一般电池没电是有预兆的。如:一、夜间行车时,当汽车挂入空挡,或自动挡车遇红灯停车时,灯光会明显变暗,这表示电池的寿命行将结束。因为,空挡是发动机的怠速运转,不足以提供夜间灯光的电力,这时基本上由电池供电,当电池的寿命快结束时,就不足以提供充足的照明用电,所以灯光就会暗下来。二、启动汽车时感到明显的打火动力不足,打火时的转速不如从前。三、接通发动机,若转速正常,灯光虽稍变暗,但仍有足够的亮度,说明电池良好,充电较足;若发动机显得无力,且灯光变得很暗,说明电池过度放电,应立即充电;如接通发动机时,灯光暗红,且发动机旋即熄火,则说明电池放电已超过极限或极板已严重硫化。

    但有车主提出,被怀疑“没电”时,看到电池观察孔的颜色仍然是绿色,这是正常充电的标识。
陈锦明指出,不可以单凭电池上的所谓观察孔的颜色来判断,因为它并不准确,会误导车主,最好的方法是在汽修厂用电池测量仪测量。
    链接:电池保养有窍门

    一、定期充电:每次汽车例保时,要求厂家测量一下电池的实际储电能力情况。当发现电池的使用寿命在下限时,可让对方用专用充电器为电池充电。定期到专业维修厂为电池充电是最好的方法。平常汽车上的充电机为电池充电,只能是在电池的内存要素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起作用。经过专用充电器充电,可以使电池始终保持足够的电能。如果每月或至少每季度用专用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延长三分之一以上。

    二、去除陋习:每次启动汽车,时间不宜超过5秒。需要两次连续启动,中间要间隔10-15秒的时间。不要在汽车怠速情况下开空调和使用汽车灯光。特别是需要添加一些电器时,非正规厂家直接接到汽车电瓶上,机箱内电路接口过多,漏电的可能性就更大。还有经常忘关车灯,启动前先开电器等,都容易造成过度放电,加速电瓶老化并不储电。
汽车生产工艺
汽车设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3-2008 08: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o :o :o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7-2025 10:10 , Processed in 0.31785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