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285查看
  • 0回复

汽车应用手册资料17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8-2007 12: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45.汽车漏雨的诊治和处理
        汽车漏雨是一种常见现象。漏雨通常出现在门、行李箱的开关处,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在于防水条,也就是胶制防水条的不良、变旧老化或者断裂,雨水就会从那里浸入。用防水条专用的黏着剂重新黏接,可以完全防止漏水。
        一般雨水从上面漏下,但也有从底部逆流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底板的胶栓。底板上有几个孔,胶栓从上面嵌入,这里偏离后,车内与地面变成直接联结状态,大雨时雨水 便从底下渗入。地板浸湿时,首先应该怀疑此处。
        下雨时,从淋湿的雨伞滴下的水滴会弄湿脚踏垫,如果不将其晒干,容易发霉。车内如果生霉,就很难除掉霉味,有时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将雨伞放入车内时注意把水甩掉,装入塑料袋内,弄湿的脚踏垫也要尽早晒干。
        一般的汽车漏雨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
        1.门周围镶嵌的防水条,很容易偏斜,如果雨水进入车内,请检查防水条。
        2.黏接发生松动的防水条,用专用黏着剂重新黏接。恢复密封性能,使其不会再漏雨,旧车还请留意防水条的老化。
        3.门周围漏雨,原因大多在于周围黏贴的防水条,检查有无断裂、剥落。
        4.防水条一部分浮起或扭曲,雨水经常会从那里流入,严重变形时须更换。
        5.剥落时,使用一种叫密封剂的防水黏着剂重新黏贴,注意不要过分拉扯以免弄伤。
        6.一小部分松动很难黏贴时,干脆将其剥开再黏接,这样可以修复防水条的扭曲、松弛。
        7.行李箱周围也贴有防水条,常会出现弯曲部分较紧、扭曲,雨水从缝隙浸入的情况。
        8.剥下防水条,重新黏贴后,涂上橡胶用保护剂,使其恢复弹力,就可以解决了。
        9.翻开地垫,露出胶栓。如果胶栓脱落,水就会从路面浸入车内。
        10.行李箱也同样,检查底部的胶栓是否完全嵌合。
       
46.免维护蓄电池
        蓄电池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它的功能是提供汽车启动的电能和调整发电机输出和负荷之间不平衡的状态。当发动机不工作或转速较低时,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当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大于发电机输出功率时,蓄电池与发电机携手并联向用电设备供电;当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小于发电机输出功率时,发电机向蓄电池和用电设备供电。供电系统是汽车电器中最关键的环节,蓄电池是其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汽车的运行。现在的汽车蓄电池都是12伏特铅酸蓄电池,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汽车蓄电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一些轿车上使用的新型免维护蓄电池,就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种新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由正负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和接线桩头等组成,其放电的化学反应是依靠正极板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和铅)和负极板活性物质(海绵状纯铅)在电解液(稀硫酸溶液)的作用下进行,其中极板的栅架,传统蓄电池用铅锑合金制造,免维护蓄电池是用铅钙合金制造,前者用锑,后者用钙,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点。不同的材料就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传统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减液现象,这是因为栅架上的锑会污染负极板上的海绵状纯铅,减弱了完全充电后蓄电池内的反电动势,造成水的过度分解,大量氧气和氢气分别从正负极板上逸出,使电解液减少。用钙代替锑,就可以改变完全充电后的蓄电池的反电动势,减少过充电流,液体气化速度减低,从而减低了电解液的损失。
        由于免维护蓄电池采用铅钙合金栅架,充电时产生的水分解量少,水份蒸发量低,加上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也很少,所以它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具有不需添加任何液体,对接线桩头、电线和车身腐蚀少,抗过充电能力强,起动电流大,电量储存时间长等优点,受到用车人士的欢迎。
        有些轿车上的免维护蓄电池还装有温度补偿型比重计,可以指示蓄电池的存放电状态和电解液液位的高度。当比重计的指示眼呈绿色时,表明充电已足,蓄电池正常;当指示眼绿点很少或为黑色,表明蓄电池需要充电;当指示眼显示淡黄色,表明蓄电池内部有故障,需要修理或进行更换。
       
47.蓄电池使用速成
        如果说汽车上的油路如同人体内的血管,那么汽车上的电路就应该比作人体内的神经吧。支配车体内神经动作的 脑中枢则是蓄电池和发电机。蓄电池和发电机并联工作,在发动机运转时,主要靠发电机向各用电设备供电。当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有富裕时,富裕的电能通过向蓄电池充电变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如发动机起动时或发电机发出的电压较低不能向外供电时),再转换成电能供给用电设备。当发电机出现故障,可由蓄电池作应急供电,保证汽车上的用电设备在短时间内使用。此外,蓄电池还起着稳定全车电系电压的作用。
        蓄电池的种类很多,按电解液分可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按电极材料分可分为铅蓄电池、铁镍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等。目前市场上多为铅酸蓄电池,其电极的主要成分是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又可分:普通型、干荷电型(A)、湿荷电型(H)和免维护型(MF)。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当铅蓄电池放电时,两极板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发生作用,变成硫酸铅,而在充电时,又恢复为原来的海绵状铅和氧化铅。PbO2+2H2SO4+Pb ? PbSO4+2H2O+PbSO4
        在不使用蓄电池时,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蓄电池的储电量会自动减少,这种现象称为自行放电。这主要原因为:
        (1)电解液中含有杂质(其他金属如铜、铁等),这些杂质与蓄电池极板形成局部小电池,从从而使蓄电池形成自放回路。(2)蓄电池电极间污垢较多,如泥土及水等均为导体,使蓄电池正负电极间构成放电回路而自行放电。(3)蓄电池负极板的自溶和正极板二氧化铅的自动还原。负极板上海绵状铅在蓄电池搁置过程中会以铅离子形式溶入电解液中,形成硫酸铅,而且铅与电解液总是含有一定的杂质,会引起氢的析出,从而加速铅的自溶,加快蓄电池自放电。(4)电池长期放置不用,硫酸下沉、下部密度较上部大,极板上、下部发生电位差及温度的变化都可引起自放电。
        (5)目前市场上蓄电池产品种类以国产品牌居多,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蓄电池产品的管理政策。主要品牌有美国AC De leo免加水、免维护蓄电池,一般进口高档车均适用。还有韩国产德高(Delkor)全免蓄电池,内装比重计能迅速检查充电情况。广东省恒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洋(TOYO)蓄电池,其产品属合国家标准GB5008.1-91、美国标准SAEJ537。天津统一牌蓄电池,其产品以质优价廉享誉全国,但其产品中缺少全免蓄电池不能不成为憾事。保定金风帆蓄电池堪称是历史较长占有稳定的市场,另外还有世博、骆驼和企鹅等品牌。
       
        普通型蓄电池的使用:(1)在封存车辆时,对已充放电的蓄电池,夏季每隔1个月,冬季每隔两个月应检查、充电一次,根据需要加注蒸馏水。(2)车辆使用中,每周检查一次蓄电池。(3)车辆临时不用超过2周时,停用前后应给蓄电池充电,停用时应取下端子午线。(4)在车辆使用中,当电解液密度低于1.200(20 ℃)或在其他场合下电解液密度低于1.220(20 ℃)时,应对蓄电池充电。(5)电解液面应高出极板、隔板。夏季电解液容易损耗,减少太多时应注意蓄电池是否已过充电。电解液不足时应加注蒸馏水,不得加入稀硫酸。(6)端子应去锈并加涂防锈油。
       
        干荷电型蓄电池的使用:(1)在要灌入电解液时,才能揭掉液孔塞通气孔处的封闭物。(2)将密度为1.280 ±0.005(25 ℃)的电解液灌入蓄电池,30 min后即可使用。(3)注入电解液时,液面高度应达到注液口处液面指示的高度,对无液面指示的蓄电池液面应超过隔板15~20 mm。(4)在正常条件下,每只蓄电池只需调整一次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5)对免维护型蓄电池,要求其充电电压不得超过14.4 V。(6)已灌入电解液的蓄电池,如搁置不用,则每3个月需进行一次再充电,以使蓄电池处于全充电状态。(7)蓄电池应避免过充电,若发生过充电,则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就会升竉撸?缃庖阂渍舴ⅲ?虼斯?涞绾笮杓笆辈钩湔袅笏??硗夤?涞缁崾怪芪Э掌?鱿执罅克嵛恚?曰肪吃斐晌廴荆?Ρ苊狻?8)购买蓄电池时需仔细检查蓄电池外形是否精致,说明书是否印刷清晰,进货渠道是否可靠。一旦用了不合格蓄电池,对普通车来说可能要造成起动困难,对进口高档车因蓄电池质量不合格,电压过低,使车辆发生自锁,自身防盗系统失灵,电脑故障记忆丢失等。发生上述故障,应与修理厂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蓄电池的检查:(1)检查外壳有无裂纹或破损。(2)检查蓄电池安装架夹紧状态,是否被腐蚀以及连接导线有无破损。(3)检查接线柱是否生锈、腐蚀,连接导线有无破损。(4)检查蓄电池的表面是否脏污,通气孔是否畅通等。(5 )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是否在LEVEL线附近,或是否为15 mm,当液面高度过低时,应添加蒸馏水,不允许加自来水或电解液,若发现电解液泄漏时,应注入同样密度的电解液。(6)检查蓄电池电压,单格电压应在2 V以上。 (7)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20 ℃时应为1.280。电解液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电解液温度每升高1 ℃时,密度降低0.0007,液温降低1 ℃时,密度上升0.0007,故测定密度必须换算成标准温度20 ℃时的密度值。( 8)清洗蓄电池,保持蓄电池清洁可以防止蓄电池过多的自行放电。清洗时,最好一边用热水冲,一边用刷子刷。蓄电池极柱由于电解液漏出,容易被腐蚀,应仔细地把硫酸冲洗掉。检查蓄电池和加液盖的通气口,把堵塞物清除干净。蓄电池槽和接线夹头等也应同时冲洗干净。蓄电池冲洗应在充电结束后进行,当蓄电池表面很脏时,充电前应先清洗一次,充电结束后再重新冲洗并擦干。
        蓄电池的维护:(1)在拆下(或安装)蓄电池连线时,为防止蓄电池短路,必须先拆下(或装上)地线。(2)蓄电池的上部和有关连接导线应保持清洁和干燥。(3)在搬运蓄电池时千万注意不要摔坏蓄电池。(4)检修车辆时不允许把金属工具放在蓄电池上。(5)安装蓄电池时,千万注意不要接错极性,否则会烧坏有关连接导线和电气设备。(6)蓄电池的连接线与蓄电池接线柱应接触可靠。(7)如果汽车较长时间不用,应把蓄电池从车上拆下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48.如何应付蓄电池损坏
        汽车若在行驶途中蓄电池突然损坏,是一件很头痛的事。这里介绍几种对蓄电池途中损坏的应急方法,供参考。蓄电池断路。蓄电池断路分为内断路和外断路。内断路可以用试火的方式查找出故障出在哪一格。从正极桩柱上引一根导线,逐一单格向后试火,有火无火之间为断路处,用足够粗的导线跨过断路的单格即可发动车辆。用起动机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摇车一定能起动。外部断路时用眼能看出断在那一格,其解决方法是一样的。
        蓄电池桩头断掉。当蓄电池某一桩头从胶木壳上面平齐断掉(或低于胶木壳上平面)时,可把该单格跨过去不用。以6单格12V蓄电池为例,假如负极柱断掉(现代汽车都为负极搭铁),可以把搭铁线移到同一单格的另一桩柱上,紧固好后发动机照样能起动。如用发动机困难时,可用搭铁线接在断下的桩头上,然后一人用力压紧在断茬上(这样原电压、容量不变)。待发动机起动后,再用一导线先将搭铁线接在断桩头那一格的另一桩柱上,以保证车辆的正常用电和向蓄电池充电,然后可以松手理顺加固电线。
        蓄电池外壳破裂。因蓄电池固定不牢等原因,可能会使蓄电池外壳破裂。如果发现及时,应首先堵漏。将蓄电池倒向不漏的一侧,擦干外潞的电解液,在蓄电池盖处挖些沥青,在排气管上烘热后补漏。如果是长条状裂缝,应用钢锯开V型槽后再补。如果电解液已基本漏光,补好后可加注普通水,静止20分钟后摇车发动汽车。
        不论何种急救方法,只能在途中急救时使用,行驶到维修点或驻地后,一定要全面维修或更换,不得再勉强使用。
49.汽车蓄电池时五大误区
        误区一:在使用免维护蓄电池时,简单地认为免维护就是无须任何维护,过度放电后不及时充电,也不定期进行补充充电,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误区二:安装极柱连线后,均未涂凡士林,使连线接头氧化严重,导致线路接触不良,电路工作不稳定。
        误区三:在补充蒸馏水时,用饮用纯净水代替蒸馏水使用,殊不知纯净水中含有多种微量无素,对蓄电池有不良影响。
        误区四:电解液的密度不按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进行调整,而是一成不变,特别是冬季来临时,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
        误区五:冬季使用蓄电池启动时,不间断地使用启动机,导致蓄电池因过度放电而损坏。
        以上几点是使用蓄电池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应引起使用人员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蓄电池的使用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
       
50.蓄电池使用注意什么
        蓄电池是汽车上一直不可缺少的装置,它的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车上的电气系统以及电控装置性能。
        1).保证蓄电池紧固牢靠
        蓄电池应该在车上安放牢靠,以防在行驶中因振动而使蓄电池连线脱落,导致供电中断。
        2).要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
        车主应经常清理蓄电池盖上的灰尘、污垢等,以免其加注孔盖或螺塞上的通气孔被堵塞。如果发现极柱上出现固体氧化物时,应及时用热水浇冲,予以清除,以免影响极柱与接线柱之间的导通性。清理干净后,将蓄电池表面擦拭干净,在极柱及接线柱上抹上黄油,保证极柱不被氧化。
        3).时常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的高度
        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水会因为电解和蒸发而逐渐减少,导致电解液面下降。如果不及时补充的话,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车主一旦发现液面过低,应及时补充蒸馏水。
        4).要及时给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放完电后或停止使用前应及时充电,以免造成极板硬化,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51.行车在外如何处理蓄电池的损坏  
        又到春暖花开踏青郊游的季节,开车旅行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可是汽车若在行驶途中蓄电池突然损坏,很头痛。这里介绍几种对蓄电池途中损坏的应急方法,供参考。
        蓄电池断路。蓄电池断路分为内断路和外断路。内断路可以用试火的方式查找出故障出在哪一格。从正极桩柱上引一根导线,逐一单格向后试火,有火无火之间为断路处,用足够粗的导线跨过断路的单格即可发动车辆。用起动机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摇车一定能起动。外部断路时用眼能看出断在那一格,其解决方法是一样的。
        蓄电池桩头断掉。当蓄电池某一桩头从胶木壳上面平齐断掉(或低于胶木壳上平面)时,可用搭铁线接在断下的桩头上,然后一人用力压紧在断茬上(这样原电压、容量不变)。待发动机起动后,再用一导线先将搭铁线接在断桩头那一格的另一桩柱上,以保证车辆的正常用电和向蓄电池充电,然后可以松手理顺加固电线。
        不论何种急救方法,只能在途中急救时使用,行驶到维修点或驻地后,一定要全面维修或更换,不得再勉强使用。
       
52.轿车的减噪措施
        轿车行驶会发生噪声,主要的噪声源是机器(发动机及排气管)和轮胎,当然还有其它噪声,车身结构所引起的噪声、承载式车身结构受到发动机和悬挂振动的影响产生的噪声、高速行驶中气流所产生的噪声,甚至装配质量差所产生的噪声,例如侧窗玻璃的震动声音等等。这些噪声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大,车速增至100公里/小时以上,噪声就会迅速增大,行驶中的各种噪声汇合在一起,使乘员感觉不适。因此,针对噪声的声源而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是轿车制造技术的内容之一。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轿车采取了一系列隔音措施。
        现代轿车车身用骨架构件加薄钢板互相连接,形成承载结构的"网络",它们之间互相依存。轿车车身十分强调承载结构的合理性,不论受静力还是受变化的力,车体本身各部分都要和谐地变形,没有特别薄弱的环节。如果某些部位存在薄弱点,行车时就会在这些地方产生共振。例如钢粱一端发生振动,振动就可能沿着自身传递到另一端,再由另一端辐射声波。
        另外,要在轿车一些具体部位进行隔音,例如在前围板(仪表板与发动机舱的中间隔板)加隔音板,即采取双层隔板,中间敷设阻音材料。地板下面敷设柔软的石棉垫或者毡垫,在车顶盖内、后围板及车厢内各部位粘贴毛毡或者聚氨脂。在容易传入外界噪声的部位(如底板等位置)用减振板复盖起来,底板上的减振板用钢板夹石棉制成,能吸收振动阻断噪声传递。在构成车身本体的异形空心管腔内,例如门槛,前、中、后立柱,顶盖前横梁等形材内部粘贴隔板-聚氨脂等隔音块,其它部位例如空调管路、线束等穿过车厢的孔口、方向盘支架通过车身处的固定处,都要用尺寸精确的橡胶胶圈及阻尼材料做密封,从而使噪声衰减或消失。
        轿车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气流也会产生噪声。经风洞试验发现,采取降低发动机罩前端的高度可降低这类噪声,而且会减少风阻。因此,现在很多轿车发动机罩是向前倾斜的。同时,设计者将轿车车身表面尽量平滑化,将后视镜、刮雨器、导水槽等凸出物外形优化处理使噪声减少。
        为什么有些轿车开起来很宁静,有些轿车开起来很嘈杂?从以上分析可知,原因是多方面且相当复杂的,噪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一辆车的整体质量水平。
53.汽车音响的使用及售后服务
        汽车音响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使其设计有别于家用音响。人们在日常使用汽车音响时,由于不熟悉它的特性,容易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故障。作为一名专业汽车音响公司技术人员及售后服务人员,我想在这里向广大用户介绍一下汽车音响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谈一谈人们使用最多的车载CD音响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因为是车载,所以最应注意的是防尘。大家知道,听CD最重要的是激光头的保养,激光头也是易损零件中最昂贵的。虽然汽车音响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考虑了防尘的问题,但由于国内路况大多不好,防尘问题就由显重要。精心的保养音响,可以有效的延长激光头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使您的车载音响系统长期保证高质量的音乐放送。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CD主机机械部分的使用。一般汽车音响中的CD机械结构采用的是吸入式设计,只需轻轻将CD放在入口处,机械结构会自动将牒片吸入。而有些消费者在使用时,由于不了解这一结构,不慎将牒片推入,这样会损坏牒片,严重时损坏托盘结构。
        最后应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汽车音响的保修问题。因为,即使质量再高的汽车音响品牌,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出问题,但现在并不是所有品牌汽车音响的售后服务都很完善,有些品牌价格虽然便宜,但成本中根本不包括售后服务费用,所以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能只比较价格,一定要明确购买品牌的售后服务状况。
       
54.油路过脏影响动力
        怠速不稳、烧机油都会影响汽车的动力表现。清洗油路、使用修复型添加剂是不进修理厂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随着行驶里程数的增加、使用年限的延长,一些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怠速不稳、发动机抖动、行驶中熄火、油门响应滞涩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化油器、电喷车的节气门阀体和喷油嘴脏污造成的。行驶超过10万公里后,部分车辆还会出现“烧机油”的现象。“烧机 油”的危害很多:排放超标;机油液面下降,需要经常补充;使活塞和气门室积碳,间隙增大,加速磨损;行驶时感觉动力下降、提速肉。
        当车出现了上述现象后,车主可以考虑使用专业油路清洁设备清洗喷油嘴、节气门、化油器;清洁气门、活塞积碳。并使用专业修复产品,改善汽缸密封性,逐步恢复汽车动力
       
55.轿车使用误区
        大量的轿车进入家庭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或以车代步上班,或度假旅游等,但有的车主对汽车的结构一知半解或盲目模仿其他车辆的使用,给心爱的轿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或引发事故。为了延长轿车的使用寿命,使之随时为你提供良好的服务,请注意以下几点:
        1.重使用,轻维护
        陈先生驾驶的一辆1997年日本生产的顶级本田雅阁轿车。由于该车从购买后从未出现过异常的情况,陈先生也就一直未维护保养。1999年10月,当轿车行驶到6万km时,发动机凸轮轴突然抱死,正时皮带断裂,气门和气门摇臂全部损坏。在检查中发现,该车发动机的润滑油道严重堵塞,活塞磨损也很严重。陈先生只好将车进行大修,大修费用花了3万多元。
        高级轿车为实现高速化和提高功率,结构设计严谨、周密,相应的维护、保养要求也高。但只要按期合理进行维护,绝不会产生如此严重后果。而且按6万km的行驶里程,维护费用也就是1千多元。然而大部分车主对汽车重使用,轻维护。只要车子跑得好,就不按规定维护保养。直至快要趴窝时才想到修理,这是用车观念上的误区。
       
        2.自行调整和检修
        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复杂,调整一些精密机件或维修保养,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须有相当的经验并且借助一些先进的仪器,才能准确地调整或维修。如果在对车辆结构、部件工作原理和汽车性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调整、维修,往往会因毫厘之差,弄巧成拙。如一位捷达车主,发现两前轮胎偏磨,就自行调整了前束,结果是越调整轮胎偏磨得越厉害。最后经过我们用四轮定位仪进行检查和调整,并实施了轮胎换位,故障才消除了。
       
        3.燃油、油液随便加
        因为轿车非常精细,对燃油、润滑油、制动液和冷却液等都有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用户应该参照使用手册中规定的油液品种、标号,选用优质油液,并且保质保量地添加更换,避免不加区别随意使用油品。否则,将给车辆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有的高级轿车规定汽油必须是93号无铅汽油;如果汽油标号达不到,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爆震,不但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而且还会损坏三元催化装置,造成汽车尾气不合格。
       
        4.长时间不用车和短途用车
        不少人因停车困难,平时上班时常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步,只有放假时才用车。也有的人为了延长汽车的寿命,能不用车的尽量不用车。其实,这样的用车方式对车是有害无利的。首先发动机与变速器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为长时间处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而生锈。再就是蓄电池也会因为长期的自然放电,而影响使用寿命。另外,总是短途用车也会伤车。因为车上所有机件在起动到稳定运行阶段磨损最为严重,此外,发动一次车,蓄电池所消耗的电量大约需行驶20分钟才能补足。所以,对持以上观点的用户提个醒,应尽量使用你的爱车,只有让其经常活动,才能使其健康长寿。
       
        5.过度洗车打蜡
        有的用户为了使汽车整洁漂亮,几乎隔几天就洗一次车,一周打一次蜡。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常洗车会造成生锈,特别是车厢底板、车门底部等部位,易造成锈蚀腐烂。过度的打蜡反而使车身失去了原有的光亮。因此,如果车不是很脏,就不要洗车。另外,最好是每月打一次蜡,要选用中性的清洁剂与不含研磨剂成分的蜡。
       
        6.自行添加其他设备
        私人轿车是车主移动的家,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一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加装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不妥当就会对汽车性能、操纵方便等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留下后遗症,危害行车安全。所以,轿车的内部尽量不要改动,只要稍微装饰一下就行了.
       
56.随车应该携带工具
        常备工具勿多求精
        千斤顶:更换轮胎的必备工具。
        轮胎套筒:同上,也为更换轮胎的必备工具。
        轮胎气压表:它可不是更换轮胎的工具,顾名思义,是测量轮胎气压的工具,车主如果光靠感觉或目测,是无法准确知道胎压的,有了轮胎气压表,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状态,都可以准确了解到胎压。同时它还可以测量轮胎是否发生漏气。
        当然像活动扳手、钳子、螺丝刀(梅花、平头)这些常用工具车主最好能随车携带。因为在汽车上的各种型号的螺丝有成千上万个,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部分螺丝容易出现松动,产生异响,车子摆动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车主如果有这些工具,只要拧紧松懈的螺丝,就可以消除故障了。
        除了这些常备工具外,车主还需准备一些添加剂。
        机油:当需要添加机油时,如果车主没有自备,而用了一些杂牌机油时,两种混合机油的粘度、润滑度都可能下降,且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发动机烧缸、拉缸。
        刹车油:跑长途时,刹车油当然必不可少了。
       
        日常检测防患未来
        如果想让自己行程能够顺顺利利的,除了一些必备工具,在每次出发前,还要对爱车进行简易的自我检测。
        首先,检查机油、刹车油和防冻液有无低于标线。
        其次,检查发动机、空调皮带有无松旷,并检查皮带表面有无发生龟裂。
        如果已有龟裂,车主必需进行更换,否则,皮带在持续高温的工作环境下,容易断裂、导致发动机不能运转,汽车抛锚。
        第三,检查轮胎,测量胎压有无达标。检查胎面,观察胎纹有无超过极限(每个轮胎上都有一个三角符号,当胎纹到达三角时,需更换轮胎)
        第四,检查制动性能。目测刹车片的厚度有无低于7mm。否则,影响车辆制动效果。
        熟读使用手册
        目前拿到驾驶证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其中有不少的人在考证期间,并不严格要求自己,对汽车的一些基础知识还一知半解,因而对汽车的性能并不是很了解,这就要求这些人在购买车辆后,最好能补充一些有关车辆方面的基础知识,在驾驶车辆时,即使在异常情况下,也能够有理论指导。
        要对爱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最好能熟读随车的使用手册与保养手册。这对正确使用与保养车辆会有更好的帮助。
        平时,车主要与汽车的售后维修点有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并参加一些服务站为车主开设的技术培训讲座。
        最后,要提醒车主的是,当车有故障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是去专业的服务站检测,因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应用于汽车,有些故障必需要有专业的电脑检测仪才能测出,而车主自带的“小米加步枪”却是爱莫能助的 .
       
57.给车辆机件“降降温”
        夏天气温聚升,会使汽车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增高,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机件易磨损,导致车辆机械故障。液压制动的制动液容易发生气阻,燃料也常常形成气阻,使供油突然中断。蓄电池中的电解液水分易蒸发,从而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高温还会使橡胶轮胎软化。
        针对上述现象,驾驶员应该加强车辆检查,及时做好车辆机件设备降温工作。
        汽车行驶中要经常注意发动机冷却水的补充,并保持冷却系统管道的畅通,风扇皮带松紧要适度,若发动机温度过高,应当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并打开发动机盖散热。发动机过热并缺水时,应在发动机怠速的状态下加水或一边打开散热器放水开关,一面向散热器慢慢加入冷水。切勿在发动机高温时熄火加冷水,以防活塞粘缸发动机爆裂。如果热水沸腾,应该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发动机温度降低后再熄火加水。
        为防止燃料系统产生“气阻”,可在排气歧管和汽油泵之间安装一块石棉隔热板或浸水的沙袋。如果发生“气阻”使供油中断时,应先停车,待温度降低后,再拆下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扳动汽油泵手摇臂,即可排除“气阻”。
        蓄电池用液由于天气炎热,水份容易消耗,应在每天的例行保养时进行检查,加足蒸馏水。蓄电池的通气孔如堵塞应立即疏通。
        行驶途中对轮胎气压要及时检查,发现气压较高,应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不能用冷水浇轮胎的方法降温也不能用放气的方法来降压。否则会加剧轮胎损坏,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58.车蜡的选择
        你的车漆的外层,也叫透明漆层,只有0.002英寸厚,如同一张纸。也许人会错误地告诉你:现代车漆不用保护。事实上0.002英寸厚的透明漆禁不住紫外线、酸雨、盐咸和各种污染的侵蚀。虽然现代车漆(透明漆)要亮于传统漆(色彩漆、普通漆),一旦有问题(钊痕、氧化等),它比传统漆更明显。没有蜡的保护,从新车开始,车漆就会氧化,开始失去光泽!高质量的洗车、打蜡,能使你的车永葆青春。
        车蜡是随着车漆的变化而变化的,市场上可见到的产品分为传统蜡与现代蜡两大类。严格地说,现代漆(透明漆)只能用现代蜡,而传统漆则两种蜡都可用。传统蜡与现代蜡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区别在于蜡所含的清洗材料,也叫抛光材料。传统蜡的西文中常常加入硅石(大片、粗糙、锯齿形状的物质),外加一些化学溶剂和润滑剂,使用在硬质传统漆时变得极为好用,可以有效地去除车漆的氧化层。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6-2024 02:27 , Processed in 0.2918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