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249查看
  • 8回复

国Ⅲ发动机:高压共轨和单体泵哪种技术更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6-2015 17:5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9-2007 13: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国Ⅲ发动机:高压共轨和单体泵哪种技术更好


    前不久,一汽解放公司大柴分公司推出道依茨系列国Ⅲ发动机,将它作为进军客车发动机市场的“重要武器”。大柴道依茨系列国Ⅲ发动机采用单体泵技术。在大马力发动机领域,国内发动机企业的国Ⅲ产品多采用高压共轨技术。业内人士认为,大柴推出道依茨系列产品,使国内国Ⅲ发动机的产品格局增添了变数。 两种技术各有长短 高压共轨与单体泵是实现国Ⅲ排放的普遍方式。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用高压供油泵,将高压燃油贮存在油轨内,依靠喷油器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的轨道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压力值,便于实现喷射的灵活控制,能持续高压喷射,容易实现单循环多次喷射。当前,国外已经使用的共轨系统最高压力可达200MPa。高压共轨可以实现欧Ⅲ标准,还具有达到欧Ⅳ及欧Ⅴ标准的能力。 单体泵每个缸配装一个高压泵,最高喷射压力可以达到200MPa。它的优势是结构相对简单,性能可靠,故障率低,寿命长,维修方便。单体泵系统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产品价格也低。另外,单体泵对油品的清洁度不太敏感,尤其是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喷射压力更大,在当前国内油品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使用单体泵具有更好的保障。 两种技术各有长短,有各自的市场。高压共轨系统多用于轻型车,而单体泵系统则多用于重型柴油车。欧洲市场上85%以上的重型柴油机采用电控单体泵技术,而美洲重型柴油机市场则偏向于高压共轨技术。 国内高压共轨技术一枝独秀 近几年,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升,国内发动机企业纷纷推出国Ⅲ产品,在技术路线上青睐高压共轨系统的居多。锡柴、潍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Ⅲ发动机均采用高压共轨技术,东风康明斯也选择了高压共轨技术。这些企业一致认为它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认为单体泵技术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技术。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上,锡柴常务副总经理钱恒荣说:“共轨是今后发动机产品的发展方向。 单体泵的价格优势有时是可以转变的。当一种新产品被大家采用时,其批量必然增大。这样,其成本就降低了。”潍柴动力有关人士表示:“单体泵虽然成本较低,但它只是过渡产品。” 之前,在主流发动机企业中,只有玉柴一家选择了单体泵技术。玉柴的原则是,中重型发动机采用单体泵,中轻型发动机采用共轨系统。玉柴常务副总经理梁和平说,当前,国外300kW以上的主流发动机普遍采用单体泵技术,如奔驰欧Ⅴ之前的产品全部用单体泵,欧Ⅵ才可能采用高压共轨技术。玉柴中轻型机使用高压共轨系统没有问题,但不会在大马力发动机上主推这个技术。他认为,高压共轨技术在国内的推广还面临一些问题。持续高压对发动机的可靠性是严峻考验,对材料的要求很高。另外,国内的油品质量较差,容易导致高压共轨油嘴的密封带质量不合格。因此,有关方面从国外引进重型卡车,也不敢贸然将高压共轨技术引进国内市场。 大柴原先推出的国Ⅲ产品采用了高压共轨系统,后来引进采用单体泵技术的德国道依茨产品,主要是看中道依茨技术成熟、产品性能可靠。在新产品研讨会上,大柴领导表示,城市的发展和环保标准的提升,推动我国城市公交客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更新换代阶段。这给发动机企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当前,虽然国内不少发动机企业都推出了国Ⅲ产品,但是技术不够成熟、产品性能也需要验证。开发大客车发动机市场,是大柴的发展战略。因此,大柴决定尽早引进国外成熟可靠的产品。 谁能胜出要由市场说了算 大柴的加入,使得单体泵技术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今后,国内国Ⅲ发动机市场将形成什么样的格局,哪种技术路线会取得优势地位? 大柴认为单体泵系统性能可靠、维护方便,对于采用单体泵技术的道依茨产品充满信心。成都威特公司(国内惟一批量生产电控单体泵的企业)也看好单体泵技术。成都威特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因为国外一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主推高压共轨技术,所以,国内一些人认为,只有高压共轨技术,才有前途,其他技术都是落后的。其实,单体泵技术也有很多优点,单体泵技术比较适合国情,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采用高压共轨系统,还是采用单体泵,决定权在用户手中。当前,公交、旅游、客运等企业尚未决定以哪种技术为主。在“大柴新产品研讨会”上,一些企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还难以知道哪种技术更有优势,要看实际运营情况。上海一家公交公司的代表说:“从发动机企业介绍的情况看,两种系统各有各的优势。当前,各家公司的国Ⅲ产品都是新产品,产品到底怎样,要看实际使用情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10-2007 22: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好共轨!不看好单体泵!
    单体泵发展到欧四标准后比较困难,还有它不能较好的解决发动机起动时的排放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12-2007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好共轨!不看好单体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2-2007 1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解决燃油压力的问题来降低柴油机的噪音
    高压公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是针对低价位,毕竟大多数买柴油机的人不去考虑这些,只是缩小成本
    单体泵更好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2-2007 1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轨只适合客车上装备,如果要实现大马力还是单体泵占主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2-2007 16: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共轨有发展前景,但单体泵目前有优势,尤其是价格,想一下Bosch的电控喷油器价格不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2-2007 15: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不过建议楼主在发贴时分下段落,考虑下兄弟昌否方便阅读。: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2008 00: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跟当初的市场情况有关,那时候共轨还没有单体泵成熟,所以投了很多产能在单体泵方向。
    现在共轨成熟了,但也不能因此就把单体泵给扔了,因为它还能满足目前的排放要求,但其未来已经被决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0-2008 21: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体泵更有继承性,但是得考虑国四国五,长远看还是高压共轨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8-8-2025 05:15 , Processed in 0.48208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