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880查看
  • 1回复

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07 17: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          点火电路
图示:点火系电路简图

二.          工作过程
图示:传统点火系工作示意图

图示:传统点火系的工作情况

1.  断电器触点闭合时
点火圈初绕组阁的一端经点火开关照与蓄电池相连,另一端接活动触点臂7,固定触点通过断电器外壳接地,断电器触目惊心点间并联有电容器9接通点火开关,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低压的初级电流由蓄电池的正极经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初级组(200~300匝的粗导线)、断电器触点臂、触点、接地流回蓄电池的负极。由于回路中流过的是低压电流,所以称这条电路为低压电路或初级电路。初级组通电时,其周围产生磁场,并由于铁芯中的作用而加强。

2.  断电器触点断开时
当断电器凸顶开触点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流迅速下降到零,铁芯中磁通随之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因而在匝数多(1500~23000匝)导线细的次级绕组中感应很高的电压,使用火花塞两面三刀电极之间的间隙被句穿,产生火花。初级组中电流下降的速率愈大,铁芯中磁通的变化率大,从而次级组中的感应电压也愈高。

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的感应电压称为次级电压,其中通过的电流称为次级电流。次级电流所流过的电路称为交级电路或高压电路。

发动机工作时,在断电器触目惊心点分开瞬间,次级电路中分火头恰好与侧电极对准。次级电流人点火线圈的次级组,经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接地、火花塞的侧电极、中心电极、高压导线、配电器流回点火线圈的次级组。

三.          电容器的作用
在点火线圈铁芯中换磁通发生变化时,不公在次级 组中产生高压电(互感电压),同时也在初级组中产生自感受电压和电流。在触点分开初级电流下降瞬间,自感电流与原初级电流方向相同,其电压高达300V左右,在触目惊心点间产生强烈的火花这不仅使触点迅速烧蚀,影响断电器正常驻工作,同时使用权初级电流的变化率下降,次级组中感应的电压降低,火花塞间隙中的火花变弱,难以点燃混合气功。在断电器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的过程中,初级组中也有电流产生,但其方向与初级电流的方向相反,使初级电流的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见,初级组中的自感电流对高压电的产生极为不利。

因此,为了消除自感电流的不利影响,在断电器触点间并联有电容器。当断电器点分开时,自感电流向电容器充电,减小了断是器触点间的火花,加速初级电流和磁通的衰减,从而提高了次级电压。

四.          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
次级电压的大小与初级电流的大小有关,初级电流愈大,铁芯中的磁场愈强,当触点分开时磁变化率就愈大,感应的次级电压也愈高,为此应尽可能增大流过初级组中的电流,。但是在断电器触蹼闭合以后,初级电流是按指数规律由零开始逐渐增长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才能达到按欧姆定律旭出的稳定值。因此,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凸轮转速很高,触点每次保持闭闭合的时间总是少于其稳定值。因此,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由于触点闭合时间缩短,初级断开时电流减小,感应的次级电压下降;反之,发动机转速降低时,触点闭合时间长,初级电流增大,次级电压升高。

五.          热敏电阻的作用
图示:具有附加电阻的点火线圈

如果点火线圈按发动机高速时的需要设计,则低速时初级电流将过大,容易使用点火线圈过热;如果按低速时组不致过热泪盈眶设计,则高速时又将使初级电流过小而次级电过低,不能保证可靠地点火。为解决这一矛盾,可在初级电路中串联一个其电阻能随温度而变化(温度愈高则电阻愈大)的附加电阻(热敏电阻)2。

随着发动机转速降低而初级电流加大,附加电阻的电阻,值因本身温度升高而增大,因而使用权初级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致过热。

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初级电流减小,但同时附加税电阻的电阻值却因温度降低而减小,故又使用权初级电流下降较少。这样,附加电阻就起了保持初级电流基本稳定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2-2007 12: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 :lol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6-2024 14:45 , Processed in 0.20963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