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70查看
  • 3回复

品牌:中国汽车的“软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3-2008 19: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品牌:中国汽车的“软肋”/垄断使得品牌“先天不足”/合资品牌:为他人作嫁妆/开发能力滞后,技术水平低下/企业体制不健全,品牌成长受约束/资金渠道不畅通,品牌培育供血不足/
    专家认为,品牌竞争是入世后中外汽车短兵相接的“第一仗”,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不能在这场角逐中占主动,就可能遭到大浪淘沙般的淘汰。由于长期以来,汽车工业受政府和地方的高度保护,造成了我国汽车工业特殊的市场结构和行为,尤其是只注重技术引进,不重视自主开发,使品牌成为我国汽车业的“软肋”。
    垄断使得品牌“先天不足”
    品牌是随着市场竞争油然而生的,没有竞争的市场就没有品牌。国外的汽车品牌都是过千关,斩万将才形成的,是经过市场挑选出来的,是拼杀出来的,而中国民族汽车企业是政府指定的,是垄断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则在于没有脱出计划经济的窠臼,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谁会花心思去考虑品牌呢?
    合资品牌:为他人作嫁妆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占据国内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于较多的合资企业品牌,国产轿车品牌显得势单力薄,不成气候,等于“没品牌”。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国产化的一切努力,虽然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它更为外国品牌增光添彩,扩大了它们的市场和影响,而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地从制造理念转变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高度去认识品牌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开发能力滞后,技术水平低下
    有人断言,入世后,中国不少的轿车企业都将面临倒闭的危险,为什么?就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这无论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还是东风神龙,乃至后来居上的上海通用都不敢轻易地说我们能自主开发新车型了。我国汽车企业缺乏开发设计能力,首先是由于中国汽车企业用于产品开发和研究的投资相对较少,汽车企业缺乏产品发展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缺乏汽车研究与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也使产品技术进步缓慢,更新换代的周期长,而更严重的是,我国汽车工业在解决技术水平落后的过程中,一直走的是以市场换技术之路,现在看来,市场未必能换到技术,尤其是未必能换到有助于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有品牌的技术。
    企业体制不健全,品牌成长受约束
    首先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企业的跨地区兼并、产品的跨地区流动。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暂时的区域利益而不顾市场规则,实施地方保护,加强市场壁垒,其结果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极为不利,其次是企业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缺乏进行品牌竞争应有的激励和压力。 _
    资金渠道不畅通,品牌培育供血不足
    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资金不断投入的过程,“九五”以来,国家已不再给轿车企业投资,企业要开发生产新车,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只能从银行贷款或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筹措,若不扩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资金渠道,传统汽车企业将由于资金不足很难生产出轿车新车型,更不要说自主开发生产全新车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3-2008 1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中国传统的基础机械工业比较落后,基础太差了,再谈什么基础之上的东西就是空中楼阁。
政府社会太浮躁等,问题太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热心人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6-2010 09: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民族工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7-2010 14: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牌是个结果,把产品做好啦才能有个好口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8-2025 02:48 , Processed in 0.60779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