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678查看
  • 0回复

燃油供给系的主要部件及组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4-2008 16: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及检测诊断

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主要部件有电动汽油泵、过滤器、燃油脉动阻尼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喷油器等。
一、        电动汽油泵
(一)电动汽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动汽油泵的功用是从油箱中吸入汽油,将油压提高到规定值,然后通过供给系统送到喷油器。
电动汽油泵为了能利用汽油进行冷却,通常做成永磁式驱动电动机、泵体和外壳三部分于一体。
按机械泵体结构的不同,电动汽油泵可分为滚柱式、涡轮式、齿轮式和叶片式等。按安装位置的不同,电动汽油泵又可分为内装式和外装式。内装式电动汽油泵安装在油箱内部,优点是不易产生气阻和泄漏,有利于热油输送,且工作噪声小和安全性高。外装式电动汽油泵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送管路中,容易布置,但噪声大,且易产生气泡形成气阻,外装式一般采用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1.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属外装泵,主要由驱动电动机、滚柱泵、安全阀、单向阀和阻尼减振器等组成,如图2—23所示。


图2—23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工作原理如图2—24所示。

图2—24

装有滚柱的转子与泵体间偏心安装。转子凹槽内的滚柱在旋转惯性力的作用下紧压在泵体内表面上。相邻两滚柱与泵体内表面形成一个油腔。在转子转动过程中,油腔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在转向进油腔时容积增大,吸入汽油;在转向出油腔时,容积减小,压力升高并泵出汽油。
汽油喷射系统中,要求汽油泵供给比发动机最大喷油量还要多的汽油,因而汽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比实际需求值大的多,但喷射系统中油压不能过高,故在汽油泵中设有一安全阀。汽油泵工作压力升高到400Kpa—500Kpa时,安全阀打开,汽油泵出油腔与吸油腔相通,汽油在泵内循环,避免供油压力过高。
为防止发动机停转时,供油压力突然下降而引起汽油倒流,在汽油泵出油口安装了单向阀。当发动机熄火时,汽油泵停止转动,单向阀关闭,这样在供油系统中仍有残余压力。油路中残余压力的存在有利于发动机再起动,并能避免高温时气阻现象发生。
由于滚柱泵工作过程的非连续性,在油路中的油压有波动,因此在汽油泵出油端还装有阻尼减振器。阻尼减振器内的膜片和弹簧组成的缓冲系统吸收汽油的压力波,降低压力波动和噪声,提高其喷油控制精度。
2.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属内安装,主要由驱动电动机、涡轮泵、单向阀和安全阀等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2—25所示。

图2—25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的驱动电动机、单向阀和安全阀等的工作过程与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相似。汽油泵体部分主要由一个或两个叶轮、外壳和泵盖组成。当叶轮旋转时,叶轮边缘的叶片把汽油从进油口压向出油口。
涡轮式电动汽油泵的特点是供油压力的脉动小,供油系统中不需要设置减振器,因而易于实现小型化,适合装在油箱内,简化供油系统管路,降低噪声。由于它输送效率低、故主要用于低压且输送量大的场合。
3.        齿轮式和叶片电动汽油泵
齿轮式电动汽油泵(又叫转子泵)工作原理与滚柱式十分类似,主要是利用内外齿啮合过程中腔室容积大小的变化,将汽油以一定的压力泵出。由于泵腔数目较多,因而出油压力波动较滚柱式小。
叶片式电动汽油泵工作原理则类似于涡轮式,主要利用液体之间的动能转换实现汽油的输送和压力升高。叶片式和涡轮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叶轮的形状、数目和滚道布置。优点是两者都能以蒸气和汽油的混合物运转,并能通过适当的防气口分离蒸气,防止气阻。
图2—26分别为齿轮式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工作原理图。

图2—26

由于汽油极易汽化而形成气泡,引起泵油量明显减少,并导致输送压力的波动。为此,电动汽油泵采用双极泵的结构形式日趋增加。图2—27所示是由一个电动机驱动的双级泵。

图2—27

双级泵由初级泵和主输油泵组成。初级泵(一般为叶片泵)分离蒸气并以较低的压力输送到主输油泵。主输油泵一般为齿轮式或涡轮式汽油泵,用以提高压力。双级泵具有良好的热输油性能。
4.        带引射泵的新式油箱
在传统的汽油供给油路中,压力调节器常安装在汽油滤清器之后;一部分燃油通过喷油嘴喷入进气歧管,多余的燃油则通过压力调节器经回油管回到油箱。丰田96款的RAV4车将压力调节器和回油管路均移装在油箱内,如图2—28所示,并加装回油滤清器和引射泵。

图2—28

这主要考虑到马鞍形油箱位于后排座下方、传动轴的上方。当油箱液面较低时,油箱便分成A、B两腔,为了将B腔燃油吸到A腔,它利用从压力调节器流回的燃油在引射泵处产生真空吸力,从而将B室油吸到A室。
(二)电动汽油泵的控制
电动汽油泵的控制主要包括油泵的开关控制和油泵的转速控制两方面。电动汽油泵的控制电路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在发动机起动及运转过程中,电动汽油泵应始终工作,以保证足够的燃油压力。
(2)        当点火开关由“OFF”转到“ON”位置而未起动发动机时,电动汽油泵应能运转3~5s,使油路中充满压力燃油,以利于起动。
(3)        当发动机熄火后,即使点火开关仍处于“ON”位置,电动汽油泵也应停止运转。
(4)        有的发动机为了控制泵油量,还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等情况,对电动汽油泵的转速进行控制。
1.  电动汽油泵开关的控制
(1)由点火开关和空气流量传感器内的油泵开关控制的电动油泵控制电路
这种电路用于早期采用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波许L型汽油喷射系统,其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如图2—29所示。其中控制电动汽油泵电源的继电器有两组互相并联的电磁线圈,任一组线圈通电都会使继电器闭合。线圈L1的一端接点火开关点火档(IG位置),另一端与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连接,通过流量传感器内的电动汽油泵开关搭铁。发动机不运转时,即使点火开关处于开启位置,由于没有进气,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测量片没有偏转,油泵开关触点断开,故线圈L1不通电,继电器触点断开,电动汽油泵也就不运转;发动机运转时,进气流使测量片偏转,油泵开关触点闭合,线圈L1通电,继电器触点闭合,油泵运转。

图2—29

在线圈L1上还并联着一个电容器。当发动机急减速或大负荷低速运转时,进气脉动有可能使测量片关闭而导致油泵开关触点断开,线圈L1断电,电容器可在线圈L1断电的瞬间向线圈L1放电,使继电器触点保持闭合,防止电动汽油泵停转,保持油压稳定。
线圈L1的一端还与油泵检查插座连接。该插座通常位于发动机附近,可用检测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将这一接头搭铁后,只要打开点火开关,不需要运转发动机,就能使电动汽油泵运转。
线圈L2的一端接起动机或点火开关起动档(ST位置),另一端接地。当点火开关转至起动档,起动发动机时,线圈L2通电,继电器触点闭合。此时,电动汽油泵运转,为发动机提供压力燃油。
(2)由点火开关和ECU共同控制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D型EFI系统以及一些采用卡门涡轮式空气流量计的发电机采用这种控制电路。其油泵控制电路如图2—30所示。电动汽油泵继电器由点火开关和ECU共同控制。继电器中也有两组线圈:一组线圈(L2)直接由点火开关起动挡控制,在起动发动机时使油泵运转;另一组线圈(L1)由ECU控制,在发动机起动后使汽油泵保持运转。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转速信号Ne输入ECU,ECU内三极管VT导通,继电器线圈L1通电。因此,只要发动机运转,继电器触点总是闭合的。ECU通过发动机转速信号,来检测发动机运转状态。如果发动机停止转动,三极管VT截止,继电器线圈L1断点,其触点断开,电动汽油泵则停止工作。
图2—30

在发电机起动之前,若将点火开关由“OFF”的位置转至“ON”位置,ECU会使电动汽油泵运转3~5s,使油路中油压升高,以利起动。这种类型的油泵检查插座位于发动机故障检测插座内。将油泵检查插座上的插孔与电源插孔连接,不要起动发动机,只要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就可使电动汽油泵运转。丰田HIACE小客车2RZ—E发动机就是采用这种控制电路。
(3)由ECU控制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图2—31所示是一种完全由ECU控制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它的油泵继电器只有一组线圈。线圈的一端接点火开关,另一端由ECU控制。ECU根据起动信号及曲轴位置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转速信号,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4-2025 2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燃油供给系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系统之一,其主要部件包括:

1. 燃油箱:储存燃油,为发动机提供燃料。
2. 燃油泵: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抽出,并以一定压力供应给发动机。
3. 燃油滤清器:过滤燃油中的杂质,保证燃油的清洁。
4. 喷油器:将高压燃油以雾状喷入发动机气缸内,助燃混合气。
5. 油压调节器:调节燃油供给系统的油压,保持系统压力稳定。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确保发动机获得稳定、适量的燃油供给,以维持其正常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5-7-2025 18:56 , Processed in 0.38584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