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376查看
  • 17回复

[附件] 汽车雨刮器设计难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08 17: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刚刚接触汽车雨刮设计,对很多东西了解的不是很深入,希望论坛中的行家、论坛中各位大侠指点一二。
一、雨刮设计初CATIA-DMU运动分析:这个现在已经掌握了,能够保证在设计阶段模拟运动轨迹,从而实现钣金的优化设计,根据经验值运动间隙至少10mm以上;
问题:1.雨刮高速挡时在刮刷极限位置时两端由于惯性超出的位置如何模拟,此间隙的经验值应该是多少才合适;2.高速时在极限位置时的反作用力导致雨刮电机安装钣金抖动,钣金强度不足,导致输出轴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刮刷质量,设计阶段如何模拟分析钣金强度;雨刮各安装点、面的强度及刚度校核,以及雨刮自身的强度及刚度校核如何进行;



二、如何确定ATTACK-ANGLE;
刮杆扭转角控如何控制?扭转角公差如何控制?
三、雨刮刮臂连接处材质及安装扭力的要求分析,如何进行?
四、刮刷与玻璃曲率、夹角关系分析与控制,如何进行?

目前国内雨刮生产厂家基本上是根据经验或实际装车来处理上述问题,只有象博世、法雷奥等国外企业才有实力在数模状态下通过特殊软件能够模拟分析(技术封锁),国内在这一领域掌握的技术还比较有限,请各位高手帮助能够广泛参与讨论,小弟在这不胜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5-2008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听日本人说过雨刷行程最下端不要扫到前风挡最下沿,要往上一点,据说是为了北方雪天性能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经验之谈【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8 1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设计一般都是根据钣金数模确定刮雨电机的固定位置及校核长、短连杆的运动轨迹,另外根据前风挡玻璃的数模搞定刮片的刮水面积;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刮水盲区,可通过调整刮水的拐臂来调整刮雨的盲区;刮片运动一般离前挡风玻璃最下侧50-60mm,刮到最上方尽量增加刮水面积,但不得刮出前挡风玻璃,特别注意在高速状态下的验证。主要以试装为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8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4-2009 22: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符合当地标准

一句话根据不同车型出口地区不同,要选用相应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5-2010 17: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根据钣金数模确定刮雨电机的固定位置,我现在毕业设计要确定这个,能说的详细点吗,小弟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2011 10: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叶凡


    楼主能不能介绍一下设计雨刮时有哪些需注意的地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2-2011 11: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雨刮的停靠位置一般应该玻璃底边黑边上,高级一点的有带雨刮加热装置,以便在雨雪天气除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011 18: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拆过一个车,才晓得雨刮分为主雨刮和副雨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11-2011 15: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杆机构的尺寸怎么确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3-2012 19: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太会,正在学习的过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3-2012 20: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不知道雨刮点怎么设计,好多都是四五个安装点,能不能简化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4-2012 16: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正在做一个课程设计,不知道怎么确定连杆尺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8-2013 16: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确定输出轴角度,这是一个雨刮成败的关键,然后根据输出轴确定安装点与四连杆机构,安装点一般是3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8-2013 2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标准来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7-2020 22:06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7-9-2013 15: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博世出来的,给一点点建议,不需要确认电机的放置,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空间,重要的是电机输出轴的位置布置(和钣金的固定可以设计合适的支架来安装)。然后设计雨刮臂的安装点,再设计合适的连杆机构满足刮角要求。攻角的设计大概以下5度上负5度或者-4度,但是这个和胶条的截面关系很大(最终还是落实在胶条和玻璃的夹角上面)。至于间隙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身的间隙,连杆机构的间隙,电机的间隙,雨刮刮杆和刮片的间隙,刮片和玻璃的摩擦系数等等,一般考虑4度左右的公差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7-2025 22:55 , Processed in 0.416777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