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470查看
  • 10回复

BRT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4-2008 1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传统的公交系统基本达到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其投资及运营成本又较轨道交通低,与常规公交接近。
  BRT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朔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人们就在做这种探索,能否有一种既具有轨道交通容量大、快速等优点,又具有常规公交灵活、尤其是造价低廉等优点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现代化交通方式。在这一点上,巴西的库里蒂巴市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也正因此,使它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公共交通模范城市,并受到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专家的一致好评,称它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好和最实际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建设初期,库里蒂巴市政府并没有一味的追求轨道交通,而是结合自己城市的特点,最终寻找到了一种运营成本低、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易于实现的交通解决办法--建立快速公交系统,也就是BRT系统。到目前为止,库里蒂巴拥有72公里公交专用路组成的骨干快速公交系统,其上运行着双绞接公交车,单车载客量为270人,线路运输能力可达16000人次以上,每小时运送速度可达30-40公里,被誉为"路面地铁"的美称,其公共交通承担了全市出行总量的68%。
  BRT系统在技术上的最大突破就是"吸收了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所有长处,同时摒弃了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缺点"。在技术上兼收并蓄,创造了一种"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的大容量运送系统"。正因为此,世界上许多城市决定改变原来建设轨道交通的计划,即使在美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也不例外,如洛杉矶市最近也停止了其规模庞大的轨道交通建设,而将轨道交通的建设资金用于建设城市快速公交网络。日本的快速公交系统,因建在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网上,又称基干公共交通。原本是作为轨道交通的过渡形式,但是到了过渡期时,人们发现许多快速公交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要求,而不必再投资建设轨道交通,因而保留了下来。
  目前,在南北美洲、欧洲、亚洲共39个城市发展了BRT系统,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改善交通状况的战略举措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5-2008 1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常规公交系统信息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5-2008 15: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推广

现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由于道路的建设还在继续,可以考虑使用BRT,不错!快洁方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5-2008 18: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brt不适合中国的粗放式管理方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5-2008 12: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BRT比较占用资源,在中国国内发达城市,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快速公交专用车道网络建立不起来,因此所谓的BRT也就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杭州就是这个样子,四不像现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经验之谈【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6-2008 17: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车挺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6-2008 21: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交通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城市几环几环的修路筑路根本不是长远之计
发展新形交通是一个方面,但主只还是人的问题......交通意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7-2008 08: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建议!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14-2-2016 14: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3-9-2008 16: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的BRT应该是全国做得最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2009 1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的BRT使用以后,路上更堵了。N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2009 14: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明也有BRT,这种公交系统还是有其可取性,不过的确很占用资源,路面占道面积大,而且必须有一套相应的配套系统,比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交站台系统,大容量的公交车系统等。个人认为交通拥堵主要还是因为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和管理管理不善造成。好像有个专家也说了,修再多的路,再好的道路条件,都避免不了交通拥堵,终究还是该从人的交通意识教育和良好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着手来解决拥堵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8-2025 19:55 , Processed in 0.47472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