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93查看
  • 0回复

BRT系统在北京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4-2008 1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快公交体系
  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坚定不移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是明智之举。但考虑到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又受国家立项审批等因素制约,到2008年以前实现300公里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在短期内无法见效。如何发挥既有的公共电汽车的整体优势,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是改善北京城市交通状况的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举措之一。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明确指示北京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全市快速公交系统网络发展规划,并选择合适的走廊开展快速公交线路示范工程。
北京有发展BRT的客流市场
  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范围内本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日出行总量为1898万人次,与1986年相比增长了69%。预计到2008年居民日出行总量将达到2300万人次以上。再对比1986年至2000年公共电汽车的发展情况,从公交线路条数到线路长度都有了2-3倍的增长,但公交客运量只从30.8亿人次增加到33.8亿人次。
  可见居民的日出行总量增长幅度远大于常规公交的客运量增长幅度,而且公交的服务水平与市民的期望也有较大差距,从而导致了公交方式在客运出行结构中的下降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转移到了私人机动车方式,并且还在增长,造成交通拥堵不可避免。因此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强公交的吸引力,改善城市客运出行结构,在大力建设轨道交通的同时,发展BRT系统有着极大的客流市场。
 北京有发展BRT的空间条件
  北京市的城市布局为分散集团式布局,道路系统由快速环路和放射线构成,已建成的以及即将建成的二、三、四、五环和15条放射线是全市性的快速交通走廊,可为市民提供中长距离的出行提供交通服务,另外,随着城市道路网的进一步完善,为发展BRT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基础。
  BRT系统在北京的适用地区
  南中轴路
  随着南中轴路的分段逐步改造,为开设BRT线路提供了可能。而且从前门至德茂庄一段也是远景规划轨道交通8号线的路由,近期可先由木樨园到德茂庄。
  从客流上来讲,现状由市中心往南方向基本上就只有这一条路,共有20多条公交线路,全日客流量21万人次,高峰小时断面流量(单方向)已达到6000人次以上。
  从道路条件上来讲,由木樨园至南苑东路一段已基本上实现,可以利用中央隔离带(预留轨道交通8号线地上段路由)安排,并与社会车辆进行物理隔离,以减少相互干扰。同时为保证中央绿化隔离带的完整,BRT车辆可以采用特制的左侧开门车辆。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位于海淀山后地区,分布着四个镇和12个专业园区。建设用地总规模将达到47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将达到3600万平方米,就业岗位将达到33万个。
设置理由
  (1)用地比较分散。海淀园发展区中的各专业园区是一个个的独立组团,每个组团间是绿化隔离用地(非建设区)。
 (2)发展区位于海淀山后地区,是市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外缘地区。如果采用轨道交通延长将这些组团全部联系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3)发展区是中心区的主要发展用地,为研究开发基地和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因此它与市区尤其是海淀园中心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因此,采用BRT方式,利用其运营灵活的优势,可以将各科技园区联系起来,同时由于其投资相对较少,便于在短时期内建成,为发展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公共交通保障。
 可行性
  (1)连接轨道交通车站。现状城市铁路先从发展区的东边经过,因此可考虑BRT线路向东与城市铁路的车站连接起来,向南可与待建的轨道交通4号线终点站连接,然后再通过城市铁路和轨道交通4号线进入市区。
  (2)进入枢纽。将BRT线路终点引入一亩园公交枢纽,再可以通过换乘其他公交线路达到与市区的交通联系。
  (3)可以随着发展区道路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将BRT系统的设置考虑进去,避免以后再作改造。
结论
  BRT系统在发展区的引入,实际上是将轨道交通(现状城市铁路和拟建轨道交通4号线)的服务范围扩大了,服务水平提高了,同时又节省了投资,而且对将来中关村地区的客运出行方式选择将起到重要作用,真可谓"一举三得"。
望京、酒仙桥地区
  望京目前居住人口已达28万人,已接近原规划人口。但由于其用地开发性质单一,配套设施落后,区内缺乏就业岗位,就地吸纳的比例很小,造成大量的区内外交换交通量,且呈现明显的潮汐式交通流向,对地面交通的压力较大。再加上普遍采用小汽车出行方式以及区内道路与外界进出口的建设滞后,最终导致严重的交通问题。
  目前望京内的南湖渠东路已按规划建成,中间留有10米的绿化隔离带,是预留的轨道交通14号线位。可利用该线位设置BRT线路,向南穿过酒仙桥,然后利用东四环路向南,终点进入拟建的四惠交通枢纽,再通过枢纽与轨道交通1号线、八通线以及其他公交线路相连接,对改善望京的客运出行结构将会有一定帮助。
 利用放射线或放射线两侧的绿化带设置BRT系统
  保证远郊区县与市区的联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4-2025 16: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BRT系统在北京的可行性,我认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交通流量巨大,实施BRT系统可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其次,北京的道路网络发达,部分主干道实施BRT系统的条件成熟。此外,北京已具备实施公共交通系统的经验与技术积累。但还需深入研究具体路段、客流量预测、系统设计与运营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我认为BRT系统在北京具有可行性,但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4:00 , Processed in 0.42334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