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242查看
  • 5回复

北京理工大学 常用网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5-2008 2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 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 ) 和基础性工作。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及精干的管理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能够 满足实验室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鼓励实验室以外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短期合作研究。
  实验室能够凝聚、吸引和稳定优秀中青年人才。具有良好的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的条件和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氛围。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实验室应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 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鼓励实验室自行研制和开发仪器设备。
  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科技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 , 主管实验室评估工作 , 主要职责是:制定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确定评估机构和评估任务,审核评估方案和评估报告 , 审定并公布评估结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0-5-2008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理工大学 车辆传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是“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隶属于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
       其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著名的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先后担任院长。1950年9月,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学校,中法大学建于1920年,是我国建立较早的著名大学,它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力量。1952年1月1日启用新校名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4月2日,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院校调整:
       1952年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学院)抽调航空系组建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2年北京理工大学抽调采矿系、冶金系参与组建今北京科技大学 ,
       1952年北京理工大学抽调有色金属方面学科参与组建今中南大学,
       1961年北京理工大学抽调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等专业援建今中北大学。  





【官方排行】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1959年即成为国家首批颁布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向联合国备案的中国14所著名大学之一,是“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确立的14所副部级高校之一,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和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首批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的26所高校之一,首批具有EMBA(高级经理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的30所院校之一,同时也是设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著名高校之一。2000年9月,成为第10所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院校, 199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2001年学校党委荣获“全国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带(三环以内),交通便利,毗邻国家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校本部总占地4374亩,建筑面积11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21亿元,校图书馆藏书205万册。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并拥有占地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的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排球赛比赛用馆)。 另设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二级学院),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占地面积达5000亩。




【学科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设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宇航科学技术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3个学院,41个系,43个研究所(中心),并建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西山分校和秦皇岛分校以及珠海学院和良乡校区。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学校拥有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武器系统与运输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应用化学等11个国家重点学科、25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拥有“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I类)三个,平台数居国防科工委属高校第一名,并拥有科技创新平台(II类)两个,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建有化学物理、信息科学、车辆、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等5个学科特区;拥有1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6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4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及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独立办学,办精品大学的方针,2003年度,学校学科精品度名列全国高校第10名;在2002年和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8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相同学科前10名,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第1名;在2005年由国家人事部组织的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工作中,我校参评博士后流动站“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排名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名列第4。全校有各类学生37479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485人(包括本科学生13929人,硕士生5088人,博士生2104人,留学生364人),成人、夜大、函授学生6294人,远程教育学生9700人。  




【科研实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全国教学名师3名,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500名,博士生导师34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62名。
    学校每年承担科研项目超过1000项,科研经费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2005年科技总经费近8亿元,名列全国高校第6名。我校牵头研制的仿人机器人“汇童”和我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完成的纯电动汽车设计和研制,被评选选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车辆传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
                                     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
                                     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
                                     阻燃材料研究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 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多元信息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清洁车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与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光学基础实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英才辈出】
  
  北京理工大学在建校60多年来,培养毕业生12.9万余人,产生了16名院士、65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40余名将军。

   他们中有:
       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国务院总理、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
      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
      第八届政治局常委,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
      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院副总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
      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倪志福,
      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京工学子中还有几十位省部委领导同志:
      李强(原国家外贸部部长)、蔡诚(原国家司法部部长)、曾宪林(原国家轻工业部部长)、赵东宛(原国家劳动人事部部长)、黄毅诚(原国家能源部部长)、戚元靖(原冶金工业部部长)、林汉雄(原国家建设部部长)、崔乃夫(国家民政部原部长)、何光远(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张俊九(原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令狐安(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崇武(原海南省委书记)、洪虎(原吉林省省长)、刘京(公安部副部长、副书记)、李士祥(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方新(中科院党组副书记)、王云龙(原重庆市人大主任)、邹竞蒙(原国家气象局局长)、陈玉田(原河北省委常委)、王昕(原山西省副省长、现任人大副主任)、武衡(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李华(国家计委原副主任)、徐驰(原国家经委副主任)、李苏(国家化工部原副部长)、彭士禄(原国家水电部副部长)、李彦(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余健明(国家计委副主任)、张今强(国家电子工业部副部长)、王金城(国家电子工业部军工总监)、贺光辉(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杨铿(国家机械工业部原副部长)、刘雅芝(国家劳动部副部长)、鲍克明(原国家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原海南省常务副省长)、封明为(原北京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魏敏学(吉林省副省长)、范伯元(北京市副长兼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冯长根(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等,

    以及军队中的著名校友:
    张学东中将、郝岩中将、李伦中将、贾朝群中将、刘玉堤中将、刘振起中将、邓佑生少将、贺毅少将、孙德信少将、尚学琨少将、陈玉田少将等将军校友,

    北京理工大学还培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杜玉波、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等众多位国内著名大学领导。  




【管理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校友在商界、企业界也颇有建树,知名校友: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行第37位的香港百仕达集团控股主席欧亚平,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副行长李晓鹏,
          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
          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司司长尚明,
          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树智,
          长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长王大中、书记王志远、
          新浪全球资深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等。  



【科技中坚】
  
    作为我国高技术人才尤其是国防高级人才的摇篮,北京理工大学创造了新中国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让“中国电视第一频道”永久落户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第一枚固体火箭”从北京理工大学升起,
            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在北理工诞生,
            第一部低空探测雷达,
            第一辆轻型坦克等均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
            北京理工大学培育了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之父”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
            第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航天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征三号”大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神舟飞船”系统,包括七大系统即: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航天测控与通信、着陆场,北京理工大学校友族是其中一重要的骨干力量,“神舟”飞船的三个系统总师、三个系统副总师同出于北京理工大学,他们是:
        “神舟五号”运载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黄春平,副总设计师王爱书、
           航天发射系统的总设计师张泽明、
          飞船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徐克俊、
          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孙宝申、
          飞船应用系统的副总设计师李相荣。

    北京理工大学还培养了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主设计师、雷达设计专家王小谟院士,火炸药专家徐更光院士、雷达专家毛二可院士、光学专家周立伟院士、火箭发动机专家崔国良院士、轻武器专家朵英贤院士、火箭导弹发射技术专家黄先祥院士,特种车辆专家苏哲子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戚元靖、中科院院士吴一戎等两院院士和被誉为“中国地热学之父”的任湘、大科学工程“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总工程师翁佩德等著名科学家。  




【开放办学】

  学校重视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0多个省市的40多个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国际上100多家企业或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按照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现任领导】

    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校长、原校长:王越教授、双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现任校长:胡海岩 中科院院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2008 17: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  不过没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5-2008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广告帖还蛮新鲜的嘛,哈哈。
刚换校长不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8-2008 11: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北理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2-2009 1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是北理工车辆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1-7-2025 12:15 , Processed in 0.49747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