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89查看
  • 3回复

百万大学生未就业警示:应加强大学生素质就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2008 09: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上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举办2008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会上,该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透露:"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李培林表示,中国现在整个高校的毛入学率在经过连年大幅度扩招后,仍然只有20%,这一比例比起周边的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能停止高校发展的步伐,因为这种停止会造成大量的教育资金向海外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继我们逐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李培林说。

    为什么会出现百万大学生未就业?这提醒了我们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研究青年就业问题的专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两大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一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总体发展缓慢,培养出的大学生与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二是社会以及一些大学生自身观念还没有扭转。

    劳动就业问题研究专家张丽宾指出,现在教育渠道已经多元化了,大学生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00万未就业大学生里有很多是在民办院校读书或者接受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员。在她看来,其实中国的大学生真正找不到工作的很少,"就我调查的情况看,正规院校毕业后不能找到任何工作的都是极个别现象,主要存在是否满意即将从事的工作的问题。"她认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都存在偏差。"受过高等学历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中国青年研究》主编刘俊彦认为,大学生中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的问题。据2006年他们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未就业大学生中有将近一半是宁愿在城市中"飘"着,也不愿意去基层和中小城市就业。"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并不平衡,大学生对去基层工作有很大的心理顾虑,这造成了很多学生有业不就,宁可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寻找机会。"

    专家普遍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刘俊彦表示,一方面,学校要不断根据市场要求对知识进行更新换代,培养学生良性就业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调整用人结构,多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需要整个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在发展中进行结构调整,不断创造机会,缩小地区差距。"

    张丽宾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就业,"总体来看,社会不是没有就业机会,而是缺乏合适的人。要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把自己培养成合适的员工。"她同时表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也要跟上,采取多渠道帮助大学生就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2008 17: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该引起注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08 01: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处不胜寒 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6-2010 17: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1-7-2025 02:31 , Processed in 0.39231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