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 前言
汽车助力转向依次经历了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式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等阶段,国际上已有一些大的汽车公司在探讨开发的下一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在国外,各大汽车公司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或称Elec-tric Assisted Steering- EAS)的研究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电子控制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EP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以其具有传统动力转向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迅速迈向了应用领域,部分取代了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steering,简称 HPS)。
2 EPS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自195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别克轿车上使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以来,HPS给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几十年来的技术革新使液压动力转向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出现了电控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1988年2月日本铃木公司首先在其Cervo车上装备EPSTM,随后又应用在Alto汽车上;1993年本田汽车公司在爱克NSX跑车上装备EPS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1999年奔驰和西门子公司开始投巨资开发EPS。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铃木、本田、三菱、美国Delphi汽车公司、德国ZF等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EPS。TRW公司继推出EHPS后也迅速推出了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带传动EPS和转向柱助力式EPSTM,并装配在Ford Fiesta和Mazda 323F等车上,此后EPS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外,EPS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成为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而我国动力转向系统目前绝大部分采用机械转向或液压助力转向,EPS的研究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3 EPS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1 EPS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在不同车上的结构部件尽管不尽一样,但是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一般是由转矩(转向)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动机、电磁离合器以及减速机构构成,其机构示意如图1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