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390查看
  • 2回复

车载诊断系统概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7-2008 2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OBD(车载诊断系统,第1代)

1985年4月,加州大气资源委员会(CARB)批准了车载诊断系统法规,称为OBD。在该法规的要求下,从1988年开始在美国加州销售的轿车和轻型卡车,其发动机控制模块(ECM)都监测与排放有关的关键零部件是否工作正常,一旦检测到故障,即点亮仪表板上的故障指示灯(MIL),并在维修手册中给出故障码(DTC)和故障诊断流程图,以帮助维修工判断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排放系统故障的可能原因。该规定的基本目标有两个:
?        当故障出现时提醒驾驶员,以改善在用车的排放水平。
?        帮助汽车维修工诊断和维修排放控制系统中有故障的电路。

OBD自诊断系统应用在与排放相关的系统中,这些系统一旦出故障会使废气排放显著提高,如:
?        发动机的全部主要传感器;
?        燃油计量(喷射)系统;
?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

OBD的主要功能包括:
-> 故障指示灯(MIL);
-> 故障码(DTC);
-> 诊断监测:
        -> 主要输入传感器;
        -> 燃油计量;
        -> EGR系统功能;
-> 监测电路的开路和短路;

故障指示灯(MIL)
当出现故障时,只要故障被检测到,MIL就保持点亮,并在状况恢复正常时熄灭,在ECM存储器中保存一个故障码。同时,ECM监测电路是否开路、短路,有时还监测其参数是否正常。

在大多数排放检测和维护(I/M)制度中,MIL也是一个目测检查的项目,检测员通过MIL可以很快地直观判断出汽车控制及排放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在I/M检测的直观检查阶段,检测员必须先查看“点火钥匙ON,灯泡检测”时MIL灯是否亮,然后再查看在发动机运转时MIL灯是否亮。在灯泡检测时MIL应当亮,而在发动机起动时应当熄灭。如果车辆通过这个检查,发动机控制系统很可能工作正常。

OBD故障码(DTC)
故障码由车载诊断系统生成,并存储在ECM存储器中,它们表明了ECM检测到故障的电路。故障码一直存储在ECM的长时存储器中,无论是连续性(硬)故障,还是间发性故障引起的故障码。丰田车将故障码存储在ECM的长时存储器中,必须拔掉ECM的BATT端子使其断电才能将其清除。在大多数情况下,EFI保险为长时存储器供电。

串行数据流
虽然OBD规定没有要求必须有数据流功能,但很多车型都已具备,用专用扫描工具(解码器)能够读出串行数据流。串行数据是与传感器、执行器以及ECM的燃油和点火策略有关的电子信息,通过连接ECM的单根导线读取。“串行数据”的意思是先将信息数字化编码,然后再逐个传输这一串数字码。扫描工具在接收到这些数字码将其解码后再显示出来。

丰田车典型的串行数据流由20个数据码组成,包括传感器值、开关状态、执行器状态和其它发动机运行数据。

OBD-II(车载诊断系统,第2代)

虽然OBD提供了许多与排放有关的关键系统和零部件的数据,但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有几个重要项目未包含进去。自从OBD实施以来,汽车技术又发生了重大突破。例如,监测发动机缺火和催化转换器效率的技术已经开发出来,并已在车辆上大量应用。

因为技术上突破,以及IM制度在检测关键排放控制系统故障方面不尽如人意,在CARB的倡导之下,制定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OBD系统,即OBD-II。1994年至1996年之间为过渡期,增加了:
?        催化转换器效率监测
?        发动机缺火检测
?        炭罐净化系统监测
?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监测
?        EGR系统流量监测
?        诊断系统中必须包含串行数据流(包含20个基本参数)和故障码。

除了OBD-II要求的基本数据流意外,丰田车还提供一个增强数据流,包含约60个数据参数。将通用型扫描工具连接到标准的数据链接插座(DLC,在仪表板左侧下面),即可读取OBD-II数据流。有关数据、扫描工具、诊断测试模式、诊断故障码的标准都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

OBD-II标准的目的是使车载诊断系统能够不断地监测排放控制系统的效率,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提高诊断和维修效率。重要的是,所有IM站都必须规划成能够检测OBD-II车辆。

OBD-II的特点

氧传感器(O2S)诊断
氧传感器的增强型诊断是通过监测传感器的切换频率和稀-浓、浓-稀切换时间来监测其是否老化和污染。

燃油系统监测
大多数燃油系统不断地改变其基本标定值,以补偿大气压力、温度、燃油结构、元件磨损及其它因素的变化。这种自适应性行为只要在系统的设计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若出现了一些情况导致燃油系统参数超出其设计范围,例如空气流量计信号偏移、燃油压力不正确或其它机械故障,OBD-II系统能够检测到这些不正常的工作状况。如果这些情况出现的时间长度超过设定值,就会设置故障码。在存储故障码时,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暖机状态都将以固定帧(可读取的串行数据)的形式存储。

OBD-II的主要特点:
        -> “连续监测”和“每个行程一次”的功能测试
        -> 增强型氧传感器诊断
        -> 增强型燃油修正诊断
        -> 发动机缺火检测
        -> 催化转换器效率监测
        -> EGR流量监测
        -> 蒸发排放净化流量计
        -> 二次空气监测
        -> 新的MIL点亮规则
        -> 标准化
                -> 故障码
                -> 串行数据流
                -> 扫描工具
                 
缺火监测
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的高频信号,ECM能够密切监测在单个气缸做功行程中曲轴的转速变化。如果发动机的所有气缸都点火正常,曲轴转速应在每个做功行程中都上升。若有气缸出现缺火现象,曲轴转速的增加将受到影响。

丰田车的OBD-II发动机应用了一个“36减2齿Ne”传感器,以直接测量曲轴的转速和位置。ECM根据Ne传感器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否有缺火现象、哪个气缸缺火以及缺火的程度。

如果ECM监测到缺火很严重,将会存储一个故障码,同时还会存储缺火时的发动机转速、负荷及暖机状态。同时,还会快速闪烁MIL灯,提示驾驶员有严重缺火故障。

催化转换器监测
在催化转换器下游(出口处)安装了一个副氧传感器(S2),ECM监测其切换频率,并与主氧传感器(S1,在催化转换器的上游)的切换频率相比较。通过比较这两个氧传感器的切换频率,即可判断出转换器的氧化效率。当转换效率下降时,副氧传感器S2的切换效率提高,接近主氧传感器S1。除了用于诊断外,S2还有用于在转换器开始老化时保持最佳燃油控制。

EGR系统监测
加强型EGR流量特性监测能够检测到不正常的流量(低于或高于在给定发动机工况下的设计流量)。实现这一功能的方法之一是:只监测EGR进气侧的温度变化。另一个方法是测量在EGR流量瞬间停止时燃油系统加浓修正的程度。

蒸发排放净化系统监测
通过监测炭罐净化时的氧传感器信号和喷油脉宽,ECM能够检测到废气中氧含量降低及相应的喷油脉宽减小(以修正此时的浓混合气工况)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ECM能够检测到炭罐净化控制系统中的故障,同时存储故障码,并用MIL灯提示驾驶员。

二次空气系统监测
在闭环状态下,ECM通过瞬时切换氧传感器上游的二次空气,监测氧传感器的响应及相应的喷油脉宽增加情况,以判断二次空气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故障指示(MIL)灯点亮
一旦出现故障(双行程检测逻辑),MIL将点亮并将一直亮,即使故障状态是间发性的。此后每次重新起动后,即使故障状态不复存在,MIL灯都将一直亮着。只有当同一故障在连续3个行程循环中不再出现,OBD-II系统才将MIL灯熄灭。而只有当同一故障在连续40个行程循环中不再被检测到时,ECM才清除该故障码。丰田车的电控系统一般不删除故障码,而是在这类故障码(连续40个行程循环不再出现)上做上标记。

用通用型解码器可以清除故障码,或拔下ECM的BATT端子使ECM断电也可以。

就绪测试

OBD-II系统不断地监测缺火和燃油系统故障,在每个驱动循环(或“行程”)还要对催化转换器、EGR系统和氧传感器做一次功能检测。只有在达到规定的行驶条件后,ECM才能确认这些系统工作正常。例如,发动机必须完全预热,节气门位置必须超过规定的角度,发动机必须达到规定的载荷等等。在这些行驶条件未达到之前,ECM不能完成其“就绪检测”,也就不能显示检测数据。此时,解码器会显示如下信息:“所支持的就绪测试尚未全部完成”,以提示操作人员不能读取检测数据。

在IM检测过程中,就绪测试是一个标识,表示车载诊断系统还不能提供检测所需的信息。此时,必须运行车辆,直到所有就绪测试工况全部达到。

存储的发动机固定帧数据
OBD-II系统在检测到故障时,会将设置故障码时的所有发动机运行数据(固定帧数据)存储起来,用通用型解码器即可读取这些固定帧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诊断发动机的故障十分有用。

维修信息和故障码的标准化
根据OBD-II标准的规定,汽车制造厂必须向维修行业开放与排放有关的诊断和维修信息,包括诊断发动机控制系统所必须的步骤和参数。虽然用专用设备和步骤可以进行更多的诊断,但厂家必须给出用通用型解码器和其它通用的检测设备(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的维修步骤。为了简化诊断,OBD-II还要求制造厂使用标准的故障码。


解码器读取的串行数据在诊断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解码器对于诊断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故障十分有用。用它,你可以通过诊断插座方便地读取大量的数据。
?        解码器可以快速检查传感器、执行器和ECM的输出。例如,在检查传感器的信号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时,可以用解码器读出该传感器的信号,然后与维修手册中的规范值进行比较。
?        在检测是否存在间发性故障时,可以在电路或元件被操作、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用解码器监测输入信号。

但是,在用串行数据诊断某些故障时,必须理解串行数据的局限性。
?        串行数据是经过ECM处理后的信息,而不是传感器的实际信号,实际信号可以从ECM端子处测得。串行数据反映的也可能是ECM的默认值,而不是实际信号值。

例如,对于OBD系统,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在断路时将显示为失效安全默认值176法氏度(???摄氏度)。如果在ECM的THW端子测量,实际的电压信号值应当为5V,相当于-40法氏度(???摄氏度)。

对于输出指令,串行数据代表的是ECM计算的输出值,而不一定是执行器的实际动作。例如,若发动机已进入燃油切断失效安全模式(因IGf线路开路),在起动发动机时,虽然喷油器不再喷油,但在串行数据中还会显示喷油脉宽计算值。

因为数据传输速度的问题,用串行数据诊断间发性故障也有局限性。若数据流的波特率太低,将导致解码器显示数据的刷新频率较低,这样,发生在两次刷新之间的数据变化就很难被看出来。因此,通常很难在低速串行数据流中检测出间发性故障信号。

例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线路在汽车每颠一次时就断路一下,这是一个间发性故障。但如果此断路状况持续的时间不超过1.25秒,用解码器读取数据流很可能就检测不到TPS信号的变化。

高速串行数据流对于检测间发性故障明显好于低速数据流。

综上所述,在读取串行数据诊断故障时,必须要十分仔细。一旦你掌握了以上知识,就可以大大减少诊断过程中的错误。


串行数据的解释
开始时,很多人会因数据太多而对串行数据十分困惑,而且很多参数使用缩写名,有些还用不为人熟知的单位显示,不易理解。为了帮助您熟悉这些新的术语及其含义,参照本手册的附件A和B,那里给出了详细的定义、参数和每个参数的解释。

ECM燃油和点火控制策略
诊断驾驶性能问题可能很复杂,尤其是当大量诊断数据摆在你面前时,很难确定哪些数据是重要的信息,而哪些信息应当忽略掉。判断的关键在于:根据基础,即基础理论和基础数据。

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对燃油和点火的计算影响最大的只有有限的几个传感器信号。实际上,基础的喷油和点火计算只有两个传感器: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传感器。

另外还有4个传感器对喷油影响较大(对点火提前角的修正影响程度稍小一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节气门角度、氧传感器反馈信息。

在熟悉这6个输入参数后、显示单位及额定值后,数据分析就轻而易举了。

6个重要传感器输入
有6个主要传感器输入信号对喷油和点火的计算影响最大,按照重要性排列如下:
?        发动机负荷
图1:以上6个传感器信号是ECM计算喷油和点火最基本数据

燃油修正
为了更好地理解氧传感器信号是如何反馈的,ECM如何根据此信号修正燃油,我们先复习一下燃油喷射的基本理论。

喷油脉宽理论的复习
最终的喷油脉宽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        基本喷油脉宽
?        工况脉宽修正
?        蓄电池电压修正

基本喷油脉宽是根据发动机负荷、转速和燃油修正因子计算出来的。工况脉宽修正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对基本喷油脉宽进行调整,由ECM根据以下传感器信号计算出:
?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CT)
?        节气门位置(TP)
?        进气温度(IAT)
?        排气氧传感器(O2S)

蓄电池电压修正是根据蓄电池的电压变化调整喷油时间。


基本喷油脉宽的计算
确定喷射多少燃油的第一步是计算基本喷油脉宽,基本喷油脉宽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        发动机负荷(VAF,MAF,或MAP)
?        发动机转速(Ne)
?        长时燃油修正(LFT)因子

基本喷油脉宽是ECM对实际喷油时间(获取理论空燃比所必须的燃油量)的最好估计,一般比较精确,与实际所需的喷油量相差不超过20%。在此基础上,ECM将根据氧传感器信号将空燃比修正到理论值。

氧传感器反馈修正
根据不同的情况,氧传感器反馈的修正量会有所不同。如果需要的修正量相对较小,如小于10%,ECM很容易调整混合气;如果需要的修正量接近20%极限,ECM燃油修正的范围将受到限制;如果需要的修正量超过规定值,ECM将存储一个“学习值”以调整或“修正”基本喷油脉宽。通过增减基本喷油脉宽,可以将氧传感器修正量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保证ECM对空燃比有一个较大的修正范围。

燃油修正影响喷油脉宽
“燃油修正”这个术语用于描述ECM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对喷油脉宽进行修正的百分比。有两个不同的燃油修正值会影响最终喷油脉宽:长时燃油修理(Long FT)和短时燃油修正(Short FT)。
长时燃油修正属于基本喷油脉宽计算的一部分,由燃油系统的喷油精度确定。它是一个学习值,随着多个因素逐渐变化,如燃油的氧含量、发动机的磨损、空气泄漏、燃油压力的变化等等。
短时燃油修正是对基本喷油脉宽的增减。ECM根据氧传感器信号计算出实际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的差值,然后通过短时燃油修正消除误差。

短时燃油修正是如何工作的
短时燃油修正只是暂时改变喷油量,在氧传感器信号的每个周期都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短时燃油修正在0%(理想值)左右快速波动,并且只在闭环状态下工作。

对于OBD-II系统,短时燃油修正是数据流中的一个参数,可以在诊断仪上显示出来。其正常值范围为+/-20%,但在正常工况下很少超过+/-10%。

短时燃油修正随着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变化。如果基本喷油脉宽导致空燃比过稀,将给出正修正(+1%~+2%),以增加喷油量;如果基本喷油量过浓,将给出负修正(-1%~-2%),以减少喷油量。

如果短时燃油修正在+/-0%附近变化,表示为中间工况,基本喷油脉宽的计算十分接近理论空燃比,无需大的修正。

长时燃油修正是如何工作的
对于OBD和OBD-II系统,长时燃油修正都是数据流中的参数之一。长时燃油修正是对燃油系统的长期修正,因为它是基本喷油脉宽计算的一部分。相对短时燃油修正来说,长时燃油修正变化缓慢,其正常值范围为+/-20%,正值表示加浓修正,负值表示减稀修正。

如果短时燃油修正超过+/-10%时间很长,长时燃油修正将偏移,以改变基本喷油脉宽。基本喷油脉宽的变化量应当能够将短时燃油修正恢复到+/-10%范围之内。

长时燃油修正在开环和闭环状态下都起作用,这一点也与短时燃油修正不同。因为长时燃油修正值存储在非易失性RAM(NVRAM)中,在点火开关关闭后不会丢失。即使在热机和节气门全开的工况下,长时燃油修正也能修正发动机和燃油系统状况的变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7-2010 14: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8-2010 0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标准诊断数据库是OBD文件,不过各个厂家也会有自己的文件格式,
如GM用的是GMD格式,Ford用的是MDX格式,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8-2025 01:14 , Processed in 0.47056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