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1-7-2008 21: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 目的
为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应急响应,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生产活动中火灾、危险化学品/油类严重泄露、易燃易爆气体燃烧爆炸、食物中毒、工伤事故、自然灾害及其他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准备和响应。
3 职责
3.1安全生产委员会(简称安委会)常设企业管理部,是生产活动中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响应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组织责任部门制定相关应急响应方案;
——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的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监督措施与方案的落实;
——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演习,对应急程序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和修订。
3.2后勤服务负责
——厂内安全保卫、防火等任务;
——组织消防分队进行防火等突发、紧急事件的演习;
——厂内消防器材管理。
3.3 各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反事故演练,本部门紧急情况的准备和响应措施的落实及紧急情况的善后处理工作。
4 引用文件及定义
4.1引用文件:
T/Z03009 《化学品、易燃气体、油类应急措施》
4.2定义
应急响应——依据现行运作及未来发展计划而制订的一套应急处理和防止对环境有影响的意外发生的措施,以减低及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5 工作程序
5.1火灾的应急响应
◎公司区域内任何地方火灾发生
◎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全厂设报警电话:XXXX(门卫)、XXXX(安委会)。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一旦发现起火时,都要立即报警
◎接报警电话,迅速奔赴现场查问明情况
——必要时拨打“119”电话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通知办公室,迅速组织医务人员和车队到现场外围抢救伤员
◎119报警内容:
——单位名称、详细地址(XXXXX)、附近标识物、建筑第几层
——燃烧具体部位、何种物品(介质)
——火势大小、多大面积(正在冒烟、可能爆炸)
——报警人电话、姓名,准备在路口接车、引路
◎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并通知周边人员撤离,清点撤出人员,判明有无遗留现场人员,组织营救或报消防人员营救
◎后勤服务最短时间内集中本厂兼职、义务消防人员并尽可能多的集中消防器材
◎了解现场有无易燃易爆物、贵重物品,立即清理撤出
◎控制火势继续蔓延扩大,主要力量放在控制火势发展和防止爆炸、泄漏等
◎扑救原则: “先救人、后灭火”。先积极疏散工作人员,将撤离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派人在各处入口值守,以免已撤离的人员再次返回
◎火灾扑救时应注意的事项:
——认真进行火情侦察。情况不明时应派出多人查清火场情况,深入火场侦察的人员应该配置空气呼吸器、对讲机等并注意安全
——在各种管井中发生的、浓烟大而极不容易发现火源的,应耐心寻找,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
——“先控制,后消灭”原则。办公楼首先敲碎大楼内的火灾报警器,尽可能用办公大楼或室内外消防栓布置水枪,其它地方集中水枪,保证水压达到最大
——不同介质须用不同类型灭火器材,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损失
——高层建筑疏散人员时不可乘坐电梯,应通过楼梯间将人员向楼下疏散
——积极营救人员。起火后楼内人员容易慌乱,甚至发生挤伤、踩伤或跳楼等情况,救援人员应以手势或言语告诉被困者不要跳楼、耐心等待,稳定被困者情绪,并设法通过楼梯、绳子等工具迅速将他们疏散出来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通过有烟雾的楼层时应该用湿布捂住口鼻或低身快速穿过
——迅速撤离易燃易爆物、贵重物资转移、救护伤员
◎火灾处理完毕后,组织相关部门对火灾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要求
◎有关部门按要求进行整改
◎对相关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不符合要求时,要求其重新整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对整改执行不力的单位负责人,企业管理部可提出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5.2 化学品、油类严重泄露及易燃气体爆炸时
化学品、油类严重泄露及易燃气体爆炸的应急响应,执行《化学品、易燃气体、油类仓应急措施》。
5.3 食物中毒时
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按照《食堂管理制度》执行。
5.4工伤事故发生时
5.4.1各生产车间如发生工伤事故时,最接近伤害者之同事或干部应立即反应给部门主管进行紧急救护及处理,并同时反应给安全委员会进行后续处理。
5.4.2如属重大工伤事故者,安全委员会应立即安排车辆紧急送医院治疗,并通知相关领导进行后续处理。
5.5自然灾害发生时
5.5.1自然灾害指水灾、地震、飓风、人为不可抗拒之灾害。
5.5.2如可预知的自然灾害(飓风、水灾等)安全委员会和后勤服务应事前做好预防通知与准备。
5.5.3自然灾害发生时,安全委员会和后勤服务应组织救灾工作,并立即通知相关领导或管理者代表进行后续工作。
5.6 必要时, 安委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方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和修订。
6 使用记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