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357查看
  • 4回复

要速度更要安全 高速驾驶有技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7-2008 2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炎热的天气再加上拥挤的交通,让许多驾驶员火冒三丈,频频并线、左绕右挤结果还是跑不起来。于是很多司机干脆选择绕行高速公路,跑起来痛快,还省车省油,连平时小心翼翼的女司机也能轻易跑上100km/h。但可别忘了,高速公路的车速都非常快,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也将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更要讲究技巧。

    高速驾车时的坐姿

    无论跑高速还是跑城里,上路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调整好座椅。一来不合适的坐姿很容易引起提前驾驶疲劳,更重要的是在危机关头不能很好地执行驾驶员的指令,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许多司机喜欢把驾驶座当成自家的沙发,狠不得半躺着开车,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正常情况下驾驶员的座位和靠背应调整至司机腿微屈,并可以将刹车踏板踩至最深处的位置。座椅过于靠前,在意外碰撞时容易伤到自己;太远,在紧急刹车时又会影响到制动效果。检验靠背支撑角度是否合适,可在坐入驾驶席后将双臂自然伸直,手腕应刚好落在方向盘上。

    高速驾驶的车道选择

    高速公路上一般有三条行车道外加一条紧急停车道,总共四条车道可供司机使用,但如何用好这四条车道您知道吗?

    快车道是用来超车或者快速行驶的,车相对会少些,但快车道隐藏的危险也最大。由于快车道的视野大多不算开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避让的空间很小,所以不要长时间占据快车道。

    中间车道虽然稍慢些,但最为稳妥。因为中间车道的视野和可处理紧急情况的空间都会比其它车道要大得多。慢车道常会遇到大车挡路,突然从引路冲出的汽车也会给安全带来隐患。许多司机喜欢借用紧急停车道强行超车,殊不知这里隐藏的危险最大。一是那里经常会有突然停下的坏车,二是紧急停车道内常会有坏车遗弃的螺丝、渗漏的机油等废物,一旦粘到轮胎上危险可想而知。

    高速驾车勿超极限

    当汽车高速飞奔时,所有部件的反应都会变得异常灵敏。高速驾驶时除了要注意动作温柔外,还要注意决不可超过自己对车辆的控制极限。

    许多司机一上高速就撒开了欢,油门也是能踩多大就给多大,但是一遇到紧急情况了又会手忙脚乱、犹豫不决。其实车有极限,人也有极限,永远不要将车开出你的操控极限,否则得到的将不仅仅是罚单,还有出了事后无尽的悔恨。

    高速公路紧急停车要领

    一般来说高速行驶时最好不要停车,能坚持到服务站最好,如果实在坚持不了也应选择无盲区的直线路段,并停在紧急停车带内。停稳后立即开启安全警报闪光灯,并同时开启示宽灯、大灯和雾灯。在车后方的50-100米处放置危险警告牌,提示过往司机注意安全,而司机上下车的动作也要尽量快,确保后方没有车驶近时再打开车门。即便如此,在高速公路上停车仍是件很危险的事。

    高速驾驶时的心态

    其实以160km/h行车和以110km/h行车,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相差不会太多,但风险系数却会大幅增加。以捷达车为例,100公里/小时的刹停距离约为45米,但当以160公里/小时制动时则至少要60米以上才能刹停。而且速度提升,制动距离会大幅变长。所以跑高速时更要注意调整心态,听听轻音乐、再做个深呼吸也许能帮你放松紧张的情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8-2008 2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好帖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9-2008 23: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实用!收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0-2008 08: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haod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0-2008 1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行驶时心态必须平静,即专心又自然。眼睛既要看的远又要看的宽,操作要精准,动作幅度要小。要注意提前处理情况,对情况要有预见性,一般要观察300米距离。跟进时要注意前车与本车的间距变化,是拉长了还是缩短了。超车时变道要提前,超越时尽量快速通过,避免两车并行时间过长。不要跟进距离很近时突然变道,不要刚超越就突然变道。行驶中要尽量保持较稳定的车速,不要忽快忽慢。尽量利用发动机牵阻,少用刹车,这也是衡量一个驾驶员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

另外,提醒年轻的驾驶员,驾驶人生没有几回急刹车,一般不超过2次!!!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0-7-2025 20:06 , Processed in 0.34293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