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853查看
  • 12回复

[设计匹配] 无凸轮轴发动机基本不可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9-2008 22: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咱先计算一下打开气门需要多大的力啊:汽油发动机作工终了气缸内压力为3~5个大气压,排气门按照9cm2面积算,打开气门需要270~450牛的力!!而且排气门不是在做工终了才打开的,需提前40~80曲轴转角,也就是20~40凸轮轴转角,这样需要打开排气门的力就更大了,就这样还是没有算上气门弹簧的预紧力!!还有,在发动机6000转每分的时候,排气门需要没秒钟打开100次(实际上气门打开时间比这还要短暂),而且需要很高的时间精度!我没有算用多大的线圈、通以多大的电流能满足这样苛刻的要求~~~~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无凸轮轴发动机问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9-2008 2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电磁技术快点发展啊,争取早日把可变正时和升程都普及化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19-5-2019 14:43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7-9-2008 23: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能说得不对,不过听说宝马的几款发动机就拥有电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的技术,他的这种发动机应该不会需要凸轮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寻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9-2008 17: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hui同志,你可真是敢说话!

    什么东西要是能凭想象就能判断的话,那我们的发动机就不会落后了。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 System: First Steps Toward Mass Production
    Document Number: 2008-01-1360
    Date Published: April 2008
    出处:http://www.sae.org/technical/papers/2008-01-1360
    SAE的文章,明确说明法国的法雷奥公司已经将电磁可变气门应用于进气装置,并且做好了量产的准备。另外电液可变气门的研究也有不小的进展。
    您有句话得收回吧?要不然成诅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8-9-2008 2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回那句话~~谢谢楼上的兄弟指点

    是这样的,楼上的兵来将挡兄弟说的很对,是我孤陋寡闻了~~~~(实在汗颜)
    但是我仍然不太愿意相信他会用电磁直接控制气门的启闭,但用电磁阀控制油压进而控制气门启闭还是很有希望的~~~~
    谢谢楼上的兄弟啊!!
    下面顺便介绍一下宝马的Valvetronic系统
    Valvetronic系统是宝马的专利产品,其零部件由位于英国的宝马工厂加工组装。Valvetronic
    利用一只异型轴、一台小型配套电机和几条中间臂来控制气门的开启或关闭。当异型轴转动时,它可以驱动与之相连的中间臂往复运动。中间臂的下端形状很象“飞去来器”,凸轮推动中间臂,中间臂的下轮廓推动气门摇臂打开气门。总体来说,中间臂的位置和下轮决定了进气门的开启程度。假如中间臂压得深一点,进气门就会有较高的升程,相反压得浅一些,气门的升程也会变少。气门连续变化的距离在0至9.9毫米之间,而电机可以在300毫秒之内完成最大升程到最小升程之间的转换。当然,强大的独立电控单元为这种快速转换提供了保证。他不是控制气门启闭的,只是管气门升程以代替节气门来控制进气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9-2008 2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利,只是国内好像还没有会做这个的哦!看来只有我们这一代来研究一下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8 14: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菱生产的转子发动机是没有凸轮轴的,只是还没有量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积分鼓励【重在参与,不以对错论英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8 14: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凸轮轴技术很早就已经被论证是可行的,技术的突破点在电磁线圈的驱动。
    无凸轮轴技术可以真正的实现配气相位的柔性控制和气门升程的自动控制,对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无疑会有巨大的帮助。
    但是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不代表其实用性,其使用寿命、使用成本、可靠性都有待论证
    另外,先进的汽车技术都是被逼出来的,只要现在的技术能满足需求,汽车厂家不会再花钱去更新技术和设备,毕竟成本在那放着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8 15: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klop 于 5-12-2008 14:20 发表
    三菱生产的转子发动机是没有凸轮轴的,只是还没有量产

    转子发动机本来就不需要凸轮轴,其进排气都是连续式,不是活塞式发动机的间歇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2-2008 17: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楼 的帖子

    我记得转子发动机好像是马自达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2-2008 1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凸轮轴的技术是有的,不过目前为止量产的发动机并没有,主要原因是优点并没有和成本的增加有一个很好的比例,所以目前还没有汽车厂家愿意这么做。气门在开启的时候并不是靠电磁阀来驱动机构将气门打开的,通常采用的方式都是电磁驱动液压,现在的液压响应时间已经能够做到足够短,而对于控制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现在通常用到的ECU系统需要进行升级才能满足计算工作量。在研发的试验阶段也有更多的工作要来完成,因为要做更多的点的试验才能确定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时间,如果还是利用部分点来控制,其余点用差值计算的话,是很不准确的,就不能做到经济性和动力性和排放的优化,也就失去了可变正时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0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12-2008 0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ohui_637 于 7-9-2008 22:14 发表
    咱先计算一下打开气门需要多大的力啊:汽油发动机作工终了气缸内压力为3~5个大气压,排气门按照9cm2面积算,打开气门需要270~450牛的力!!而且排气门不是在做工终了才打开的,需提前40~80曲轴转角,也就是20~40凸轮 ...

    老兄:才这么一点缸内压力,是鼓风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2-2008 22: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这个标题也是大吃一惊,无凸轮轴发动机人家国外很久之前就在研究了,国内也有高校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本人亲眼看过无凸轮轴发动机的工作,气门响应很迅速,满足一般的发动机需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8-5-2024 04:23 , Processed in 0.58072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