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524查看
  • 7回复

拉深模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08 0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因     素                 注      意      事      项

拉深件高度               拉深中间工序的高度不能算得很准,故模具结构要考虑安全“留量”,以便工件稍高时仍能适应
气     孔                拉深模应有气孔,以便卸下工件
限位装置                 弹性压边圈要有限位装置,防止被压材料过分变薄
控制材料流动             对于矩形或异形拉深件,可利用不等的凹模圆角、设置拉深筋等方法控制材料流动以达到拉深件质量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0-2008 1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拉深模具的机构方面的设计,本人觉得相对于后续模具而言设计比较简单简洁.
1, 顶杆分布要均匀合理,靠近分模线周围布局.另外,对于中心厂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常设顶杆布局,那么模具结构方面就要考虑干涉问题.
2, 是否需要导柱,往往拉深加切边的采用.
3,掏空是否合理.
4,一体化顶杆脚不能过长
5,受力是否直达床台,例如:闭合块底部是否有肋条支撑,是否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6,压料板顶杆脚部位是否有肋条支撑
7,吊耳强度是否足够,很重要.关系工人生命的要素.
8,压料板行程是否足够,不能未压先触凸模
9,平衡块调整模面间隙.
10,导板导向面的长度是否足够.

[ 本帖最后由 zerl 于 3-10-2008 10: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4 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 14 精彩回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0-2008 1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对一楼的观点做以下我个人的看法:

(气     孔                拉深模应有气孔,以便卸下工件 )
-------气孔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说要卸下工件的作用,而是为了提高拉延模具产品的表面质量,避免因模面间有空气而产生压力造成板件表面突起,鼓包.也影响模具的寿命和减轻冲压机台的负荷.
气孔其实就是透气,避免模具腔内有压强产生.一般在钳工阶段作出.图面设计示意大小即可
一般分外板大小不同.内板直径为6MM.外板直径为4或者5MM
气孔的位置尤为关键, 不当会造成制件表面凹坑,严重的会形成破裂.一般打在造型凹模位置.而且上下模须错开.不能打到模具背面有肋条的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09 2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6-2020 15: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5-7-2009 2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孔钳工知道怎么打的  都不用设计的考虑  只需表示要打气孔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5-2012 13: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8-2012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BU CUO Y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8-2025 14:27 , Processed in 0.38701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