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803查看
  • 0回复

"中系车概念"粉墨登场 国产车用掉旧标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0-2008 0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什么叫“中系车”?顾名思义,就是和德系、日系、韩系……同样并列的“中国车系列”的简称。

  要想拥有这个称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称呼国产的车为“自主品牌”,而这个标签除了代表MADE IN CHINA以外,还同时难免给人一种低价低质的印象。

  今年,国产车持续发力,从年初上市的中华骏捷FRV,到前段时间的比亚迪F0,再到10月份最新亮相的奇瑞A3,都是今年国产车打出的好牌。在采访奇瑞A3上市的时候,奇瑞厂家华南区的销售主管首次强调了“中系车”这个提法,随之带来一系列我们关于国产车的思考……

  自主品牌 低端产品的旧标签

  在采访奇瑞华南区负责人对“自主品牌”的看法时,他告诉记者,尤其对靠5万元以下经济型轿车起步的国产车而言,初期都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价格的低廉和市场定位的准确让以奇瑞QQ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已经不买“低质”这个账,这就意味着一开始推动并促进国产车发展的“自主品牌”留下的原有印象已经开始制约国产车发展。

  华晨汽车福建闽神的总经理李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应该更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其实自主品牌并不一定意味着低质低价,目前就有很多自主品牌开发了很多国际化的技术和产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还没有能够很快地跟上步伐,所以现在陷入一种‘走进自己布的棋局却走不出来’的困境。”

  中系车 回归专业的开始

  第一次听到强调“中系车”的概念,也是在奇瑞A3的上市发布会上,对于这一款定位B00,定价却8万多元的车型,奇瑞显然是寄予厚望,说得直白一点,能否借力这款车进军更高端的市场,改变消费者原有的印象就在此一举。

  在不少汽车厂家看来,“中系车”相比较“自主品牌”的称呼,虽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这表明了一种更专业、更商业、更先进的态度和实力。在谈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奇瑞华南区负责人和华晨汽车福建闽神的总经理李龙都表示,“中系车”应该是一个放在世界范围内讨论才有意义的词语,也就是说只有当中国制造的车辆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可并且具有相当的事情影响力的时候,才会有这个词应运而生。

  李龙同时认为,目前谈“中系车”更多是一种概念的引进,而到真正让市场接受并认可的“中系车”时,则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

  走向世界 任重道远的必然道路

  谈到走向世界的问题,很多国产车品牌都已经试水,东南汽车、比亚迪、奇瑞、华晨、吉利……在伊朗、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其中比亚迪和奇瑞的海外销售量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已经日渐增高,有逼近甚至超过国内销售量的趋势。

  比亚迪汽车公关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比亚迪就在尝试汽车发展的多重可能,坚持不懈在混合动力上的努力已经使得比亚迪在国产车中独树一帜,而在电池方面领先的技术也是它能够长足发展的基础。

  “中系车”,只是一个先行提出的概念,它是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必然,也是目前所有国产车努力的方向。

  车友观点———

  海都车友:海棠

  目前座驾:日系车

  观点:

  在我看来两者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有点玩文字游戏的意思,如果非让我区分的话,我觉得“中系车”更国际化一些,毕竟“自主品牌”是我们自己称呼国产车,在国外,他们总归还是要说“中国造的车”。

  海都车友:狂爱车轮

  目前座驾:国产车

  观点:

  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先行的东西,毕竟中系车与否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要国际上认可才可以。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的国产车发展得很快,但是在产品质量和配套的服务方面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努力地追赶世界的脚步,我相信中国造的汽车将来必定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还需要假以时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4-2025 0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系车概念”的崛起,国产车正在逐步摆脱旧有的标签,展现全新的面貌。这一变革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系车概念不仅仅是设计上的创新,更在性能、安全、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我们团队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汽车技术,推动国产车走向高端市场。未来,国产车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展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8:17 , Processed in 0.41233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