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573查看
  • 15回复

哪位内燃机专家可否介绍一下国4排放试验的ELR和ETC的规定和方法?不要说什么看标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0-2008 08: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哪位内燃机专家可否介绍一下国4排放试验的ELR和ETC的规定和方法?不要说什么看标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0-2008 22: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4机不用做ELR试验了,ETC试验你不用了解规定和方法,必须要用程序控制自动完成试验,(瞬态试验,1800秒1秒变换一次工况)规定和方法都是程序设定好的,试验完成后也是由程序来判断是否合格。ETC试验必须要有瞬态电力测功机,全流排放设备。试验过程大体分为600秒的城市道路工况,600秒的乡村道路工况,600秒的高速公路工况。排放污染物的限值跟国4的ESC限值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0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 10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11-2008 18: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上国四为什么不需要做ELR试验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1-2008 12: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楼上所说:
第Ⅲ阶段进行型式核准的传统柴油机,包括那些安装了燃料电喷系统,排气再循环(EGR),和(或)氧化型催化器的柴油机,均应采用ESC和ELR试验规程测定其排气污染物。对于安装了先进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NOx催化器和(或)颗粒物捕集器的柴油机,应附加ETC试验规程测定排气污染物。第Ⅳ、Ⅴ阶段或EEV的型式核准试验,应采用ESC、ELR和ETC试验规程测定其排气污染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1-2008 1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ELR:(都是利用试验程序来完成的,可以利用AVL的PUMA测试系统重点标准程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完成编程,一般而言自己编程容易出错,而且都开环,没有闭环修正,也就是中间一旦出现程序错误,可能试验就白做了)
发动机在A、B、C 三个转速(注:A、B、C 转速为ESC中的A、B、C转速)下按顺序进行加负荷循环。
注:
(a) 发动机应在转速A 和10%负荷下运行20±2s。规定的转速应保持在±20r/min 以内,规定的扭矩应保持在该试验转速下最大扭矩的±2% 以内。
(b) 前一部分结束后,油门控制装置应快速移动并停止在油门开度最大位置处10±1s。测功机也应将负荷加至100%,使发动机转速在最初3s 保持在规定转速的±150r/min 以内,余下时间保持在规定转速的±20r/min 以内。
(c) (a)和(b)所述程序应再重复两次。
(d) 完成第三次加负荷后,应在20±2s 内将发动机调至转速B(规定转速的±20r/min 以内)和10%负荷(该试验转速下最大扭矩的±2%以内)。
(e) 发动机应在转速B 下运行(a)至(c)程序。
(f) 完成第三次加负荷后,应在20±2s 内将发动机调至转速C(规定转速的±20r/min 以内)和10%负荷(该试验转速下最大扭矩的±2%以内)。
(g) 发动机应在转速C 下运行(a)至(c)程序。
(h) 完成第三次加负荷后,应在20±2s 内将发动机调至检验机构选择的转速和10%及以上的任意负荷。
(i) 发动机应在检验机构选择的转速下运行(a)至(c)程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1-2008 1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ETC为逐秒变化瞬态试验循环,规定为1800s(600s的城市道路工况、600s乡村道路工况、600s高速公路工况)逐秒变化,通过试验程序来完成的。ESC、ELR可以用分流稀释系统来代替全流稀释系统(除了在国家形式认证中),但是在ETC试验循环中必须采用全流稀释系统,通过分析仪的积分方法测量整个循环中的NOx 和HC 浓度;CO、CO2 和NMHC 浓度(排放物有点区别的),可以通过分析仪的积分方法或袋取样的方法测量;颗粒物通过用适当滤纸按比例收集样品。应测量整个循环过程的稀释排气的流量,用于计算污染物的质量排放值。而且还有一个区别:ESC、ELR中的NOX、CO、CH(ppm)湿基浓度来计算的,但是TEC试验循环的NOX、CO、CH(ppm)利用干基浓度来计算的。
我所见到的完成试验的,是这样的;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大家交流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 12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2009 11: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ETC不可以用部分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5-2009 18: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了个材料,希望有点借鉴价值。

一个小附件--重型车用发动机排放的欧ⅢⅣ法规及检测设备.doc

重型车用发动机排放的欧ⅢⅣ法规及检测设备.doc

34.5 KB, 下载次数: 66, 下载积分: 积分 -1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6-2009 1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ELR测的是加速过程中的最大烟度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8-2010 2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说一下ESC测试中的13中工况是那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9-6-2015 14:4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8-8-2010 22: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8万国三和10万国四耐久试验能不能合并?对同一车,同一发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30-7-2015 11:41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6-12-2010 16: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voertcqf


       idle A100  B50  B75  A50  A75  A25  B100  B25   C100  C25  C75  C50 主要就是你要确定好A B C 三个转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1-2011 13: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旂朩鉲鉲徆


        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30-7-2015 11:41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3-1-2011 13: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panjan


        idle  是怠速   A100  是 在A转速全负荷状态下  B50 指在B转速50%负荷状态下 依此类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2011 19: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uran4444 的帖子

    从严格意义来说,一种发动机型的冻结,即包括硬件冻结,也包括软件冻结,因为不同的喷油时刻和条件也会影响耐久性
    不严格的话,国三和国四对于对于发动机本体部件的可靠性考核是一样的,但是有几个区别
    1.后处理的可靠性,因为国四会增加后处理
    2.排放劣化试验考核,显然因为排放指标不同,实现方法有差异得再来
    这仅仅是在硬件冻结的基础上,事实是,国三到国四不是那么简单的,有可能涉及的硬件更改有:气道涡流比优化,增加器重新调整,喷油器喷孔特性,共轨系统压力提升等等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9-2025 06:33 , Processed in 0.449636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