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33查看
  • 0回复

国际油价“过山车” 燃油税“时间窗口”来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11-2008 21: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酝酿十年之久的燃油税或许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实施时机。
  
  “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接近两年来的最低点,现在是实施燃油税的好时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欣认为。
  
  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内已确定了坚持拉动内需的政策方向。呼声已久的燃油税何时出台再次成为汽车业界关注的焦点。
  
  “国家出台燃油税等政策还要全盘考虑,根据目前的经济环境,在不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前提下,燃油税政策并不会抑制汽车消费。”张欣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一直希望等待燃油价格较低的时候出台燃油税,现在就是合适的时机。”汽车专家贾新光的观点和张欣一致,“目前国际油价已经降下来了,而且短期内国际油价可能会比较稳定。”
  
  为了消除养路费所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并且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1997年国家首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提出将养路费改为实施燃油附加费的建议;翌年改为“燃油税”。此后,2001年、2004年、2005年、2007年,相关部门都曾表示将在适当时候开征燃油税,今年,“择机开征燃油税”的说法更是被多次提出。但时至今日,何时实施、如何实施仍然扑朔迷离。
  
  两年前,国际燃油价格水平处于一个合理状态时,是燃油税出台比较合适的时机,但当时燃油税政策一直难产。随后,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直至冲破140美元/桶,“油价过高显然不是实施燃油税的合适时机,消费者增加的成本过高。”张欣说。
  
  现在,国际油价又下降到两年前的水平,贾新光认为:“现在不实施燃油税,也许时机稍纵即逝”。
  
  但有疑问的是,实施燃油税是否会抑制汽车消费?在全球普遍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时刻,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否合时宜?
  
  “在取消养路费的基础上,并制定合理的燃油税税率,不仅不增加消费者的负担,还可以节约成本。”据张欣分析,这不仅不会抑制汽车消费,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取消养路费的基础上,实施燃油税就只是存在税率定多少的问题了。”张欣说,“根据目前的燃油价格,在取消养路费的基础上,燃油税税率不低于50%才能够达到最初的目的。”
  
  根据张欣的分析,燃油税税率若低于50%,以30%为例,消费者的月度用车支出可有10%~20%的下降,此时即便基础油价再上涨10%~20%,节省的开支仍可达7%~17%的水平。所以,虽然较低的税率会有利于消费者,但对于道路维护者的交通部门却因此减少了养路费收入,将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30%的燃油税税率并不可行。
  
  如果按50%的税率征税,在油价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用车开支基本保持持平的态势还有可能更加节约;即便油价再上涨10%~20%,所增加的费用支出也不超过7.5%。所以,“如果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燃油税税率应该不低于50%。”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除“取消养路费实施燃油税”的方案之外,现在市场上还流传着养路费和燃油税并行,以及取消养路费实施燃油税但同时提高车船使用税的说法。
  
  贾新光认为,如果养路费和燃油税并行,这与计划征收燃油税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目前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取消养路费,征收50%的燃油税。看今后的情势,逐步将税率增加至100%。”他如是说。[/hide]


[ 本帖最后由 liu 于 11-11-2008 01:17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4-2025 08: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国际油价波动及即将到来的燃油税“时间窗口”,作为汽车工程师,我深知这对整个汽车行业及消费者均有深远影响。当前国际油价呈现不稳定态势,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并做好应对措施。同时,随着燃油税调整“时间窗口”的临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审慎考虑市场变化,科学决策,确保税收调整既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又保障消费者利益。车企亦需提前布局,提升燃油效率,研发新能源技术,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8-2025 06:11 , Processed in 0.48559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