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至今全球都没有什么评价标准。
就我所知道的,看过三菱、丰田、大众的几款发动机的缸孔网纹参数,找不到一致性。应该也是长时间以来经过试验验证的经验值。像表面粗糙度这种宏观表面评价标准对于缸孔来说远远不够。
以下为评价缸孔网纹的一些参数介绍,楼主可参考一下:
a. 简约峰高RPK 是指粗糙度核心轮廓上方的轮廓峰的平均高度。表面轮廓顶部的这一部分,当发动机开始运行时,将很快被磨损掉,其减低的高度将影响气缸套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磨合时间,及实际材料磨损量。
b. 核心粗糙度深度RK 在分离出轮廓峰和轮廓谷之后剩余的核心轮廓的深度为RK。这一部分是气缸套长期工作表面,它影响着气缸套的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是粗糙度轮廓的核心部分。
c. 简约谷深RVK 是指从粗糙度核心轮廓延伸到材料内的轮廓谷的平均深度。这些深入表面的深沟槽在活塞相对缸套运动时,形成附着性能很好的油膜,在提高孔的耐磨性、缩短发动机磨合时间的同时,能大幅度降低油耗。
d. 轮廓支承长度率Mr1 以百分数表示的轮廓支承长度率Mr1是为一条将轮廓峰分离出粗糙度核心轮廓的截线而确定的。Mr1值是气缸套进入长期工作表面的上限,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气缸的加工水平和使用性能。
e. 轮廓支承长度率Mr2 以百分数表示的轮廓支承长度率Mr2是为一条将轮廓谷分离出粗糙度核心轮廓的截线而确定的。Mr2值是进入长期工作表面的下限,其数值的大小不但决定了磨损量,还决定了工作表面以下深沟槽的贮油、润滑能力。
f. 存油量V0 粗糙度核心轮廓向下延伸到材料内的轮廓谷的横截面积实际上就是深沟网纹的存油量V0,它是tp(c)曲线与右边纵轴及Mr2对应的截线构成的阴影部分面积,它对缸套的润滑性能无疑有重要意义。它近似为三角形面积:V0≈(100-Mr2)×RV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