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403查看
  • 1回复

[分享] 汽车电气布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2-2008 0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线束一般可以根据车的结构来划分成一些分线束,比如发动机线束,发动机转接线束,前舱线束,仪表板线束,顶棚线束,地板线束,门线束等等。针对不同的车型布线的走线方式有些不同,这里主要讲轿车的布线,轿车按车体结构主要分三厢车和两厢车,它们的布线区别主要是在车的尾部布线不同,别的地方基本一样,当然还要看车的大小。
前舱布线前舱因为空间小,环境恶劣而布线困难,布置在发动机机体上的线束固定和保护特别重要,因为发动机的震动很剧烈,而且温度很高所以在走线上要尽量避开发动机排气管这些高温件,固定上要用专门的固定卡子,有些地方要专门设计一些机械结构来固定线束或者加保护支架。前舱的过孔一般是从前围板或者是从翼子板内板过孔,一般车体较大的轿车都是从前围板过孔,因为其舱内空间较大,前围板有走线的空间,而车体较小的轿车及商务车一般是从翼子板内板过孔。从前围板过孔一般是左右各过孔一处,因为从一处过孔可能会使开孔过大,不便于钣金加工。从翼子板过孔一般都是走一边即可,但要注意的是翼子板过孔不象前围板过孔只要穿一层钣金件就可以了,翼子板内板因为结构方面的要求会有2到3层钣金件,线束从翼子板内板过孔后向前走还要再穿一层到两层钣金件回到舱内。所以这里的布置要特别注意线束保护,尽量每个过孔都用橡胶件保护,翼子板内板必须要用橡胶件,但是其他过孔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把线束用卡子进行固定,但是钣金要做翻边处理,而且要在线束和钣金件间用卡子固定,防止线束因为震动而磨损。
乘客舱布线:
乘客舱内的布线因为环境相对较好,空间大而相对容易,只要线束尽量沿着钣金件走,避开破坏线束的地方就可以了,比如地板走线从仪表板线束从地板向后走的时候要注意乘员上车踩到线束,要用保护支架保护或者是避开脚踏的地方。仪表板走线要沿着仪表板管梁走线,必须考虑线束的安装简易性问题,不能在装配的时候出现难装的问题。
车门布线:
商务车的中滑门中控锁的供电利用门和门框对接处的特殊接插件进行供电,当车门关上时通电,门开后断电,不影响中控锁的使用。三厢车因为一般没有掀背门所以布线容易,沿着钣金件走线,需要过孔的就过孔保护就可以了。而两厢车或有掀背门的三厢车因为背门的关系布线较难,一般高位制动灯是放在后风窗上部开空宜选择在背门的铰链中间,如果放在下面则可以在两铰链之外。4 ?7 ]$ f: B4 a: \3 ?/ O- }% N5 Y
背门整个装有内饰板的话尽量把线束布置在钣金件和内饰板之间,如果后风窗一圈没有内饰板就要把线束从背门腔内,考虑到安装的简易性要在背门上开穿线工艺孔。在顶棚后横梁上的内饰板和钣金件之间一定留有足够的走线空间。线束固定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300MM。
线束固定:
线束卡子的固定孔一般是在钣金件上开直径为7的圆孔,上偏差0.2MM,下偏差0.2MM。线束固定孔不能开在焊接件上,斜面上,应该开在单层平面钣金件上,圆孔所在的钣金件面积要尽量大些,一般固定孔所在的钣金件面积以固定孔中心为圆心,直径是固定孔的两倍。因为如果面积太小回造成钣金加工困难,结构强度可能满足不了要求。)
搭铁线束一般从主线束伸出长度在100到200MM,不能太长,采用M8的螺栓固定,孔径上偏差0.2MM,下偏差为0。现在车上一般都会配备风窗清洗系统,这样必然要有水管的布置,本来水管是不属于电气或者线束方面的,但是有不少的厂家会把水管和线束做在一起供货,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和线束一起布置和固定,这样给装配和成本都带来好处,所以建议在做线束布置时候一并考虑水管的布置,一般两厢车的背门水管大的方向是和线束一起走的,只是到了背门布置时因为开孔大小的问题会各走一边。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要和其他相关人员如车身和总布置的人员沟通好,前期沟通好了就会给后期的工作做好铺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008 10: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太拢统了,还是看是什么车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4-5-2024 17:50 , Processed in 0.3683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