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86查看
  • 0回复

利用STAR-CD对重型柴油机SCR系统进行布置优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0-6-2015 19: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7-12-2008 18: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jpg
    图1  SCR系统原理图



    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是未来降低重型柴油机的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方式。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来模拟混和管中尿素水溶液的喷雾情况,通过计算优化排气管道形状以及喷射位置和喷射角度,避免尿素水溶液撞壁出现沉积,堵塞管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法规,2010年1月1日将要实施国Ⅳ排放法规。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型柴油机厂大都通过机内净化降低碳烟,然后利用SCR系统降低NOX排放的方法来满足国Ⅳ排放法规对碳烟和NOX的限制。



    2.jpg
    图2  SCR系统网格和边界条件位置图





    SCR系统包括:尿素水溶液储罐、输送装置、计量装置、喷射装置、催化器以及温度和排气传感器等。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见图1):尾气从涡轮出来后进入排气混和管,在混和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喷入尿素水溶液,尿素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应后生成NH3,在SCR系统催化剂表面利用NH3还原NOX,排出N2,多余的NH3也被还原为N2,防止泄漏。一般情况下,消耗100L燃油的同时会消耗5L液体尿素水溶液。在SCR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尿素水解:(NH2)2CO+H2O→2NH3+CO2

    NOX还原:NO+NO2+2NH3→2N2+3H2O

    NH3氧化:4NH3+3O2→2N2+6H2O

    在SCR系统中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包括:尿素水溶液的喷射、雾化、蒸发、尿素的水解和热解气相化学反应以及NOX在催化剂表面与NH3发生的催化表面化学反应。利用数值模拟研究这些过程,可以优化混和管路的设计和尿素喷射装置的布置,从而优化SCR系统的布置,预测催化效率,减少试验成本。



    3.jpg
    图3  在某一位置不同的喷射方向





    本文介绍了在某重型国Ⅳ柴油机的开发过程中,利用CFD工具对管道的几何形状、尿素喷射装置的位置及喷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在混和管路不出现粒子撞壁后的结晶。通过对SCR载体入口速度均匀性和整个载体的压力损失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保证载体入口速度分布均匀,整个系统产生较小的压力损失。

    计算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整个SCR系统的网格特点和边界条件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管路采用六面体和O-grid网格,SCR载体内部采用四面体网格,SCR系统中的载体和插孔管利用多孔介质来模拟。



    4.jpg
    图4  水平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





    尿素水溶液喷雾模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液滴的雾化、破碎、蒸发、液滴与气体能量动量交换、粒子撞壁过程及液膜形成等。一般采用DDM方法来描述离散液滴分布,它不考虑全部液滴,而只处理其中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每个样本都代表一定数量的、大小和状态都完全相同的液滴。用拉格朗日方法跟踪这些液滴样本的运动,即求解描述其运动轨迹和传热传质过程的一组微分方程。Reitz/Diwakar的破碎模型用来模拟破碎过程。尿素水溶液的特性按照SAE上提供的物理特性来设置。本次计算没有考虑尿素水溶液的水解、热解等化学反应特性,以水蒸气的分布来代替NH3的分布。



    5.jpg
    图5  向下偏5°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





    计算结果分析

    SCR系统混和管的布置设计对SCR载体内的化学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在国Ⅳ柴油机的开发过程中,相当多的工作是对混和管进行优化设计,包括管道的几何形状、尿素喷射装置的位置和喷射角度等。本文主要利用CFD工具对两个喷射位置不同喷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在混和管路不出现粒子撞壁后的结晶。图3中的红色线条代表喷射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蓝色线条代表喷射方向向下偏离水平方向5°,绿色线条代表喷射方向向下偏离水平方向10°。



    6.jpg
    图6  向下偏10°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





    优化后粒子轨迹

    图4~图6为位置1优化后粒子的运动轨迹,图7为位置2优化后粒子的运动轨迹。



    7.jpg
    图7  向下偏5°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





    计算表明在低负荷时,粒子轨迹受排气流的影响较小,粒子沿着喷射方向运动,与壁面碰撞的粒子数量少。但是在大负荷下,粒子受排气流的影响较大,粒子被吹向管道的一侧,容易在壁面形成液膜。由于喷射的粒子大小不一,体积较小的粒子最容易被吹偏。



    8.jpg
    图8  质量流量百分比分配





    结晶主要出现在小负荷的情况下,此时排气流量速度低,对粒子的运动轨迹影响小。如果安装角度偏差,粒子就会与管道壁面碰撞,出现结晶现象。而对于大负荷,虽然气流对粒子轨迹影响大,尤其是对小直径的粒子,但是由于排气温度高,粒子溶液蒸发,就是碰撞到管道壁面,也会很快蒸发,而不会结晶。高温管道壁面对粒子起到加速蒸发的作用。但是如果粒子沉积后降低了壁面温度,则壁面对粒子起到冷却的作用,更容易发生沉积结晶现象。


    9.jpg

    图9  速度均匀性系数





    载体入口的速度均匀性及压力分布

    催化载体入口的速度分布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率。流速不均匀会在载体中心区域产生过高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加剧催化剂的劣化速度,缩短其使用寿命。另外,流速分布不均匀还会导致载体径向温度梯度过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梯度,产生热疲劳破坏。通常利用速度均匀性系数来评价入口的速度是否均匀。速度均匀系数越大,入口的速度越均匀;系数越小,速度分布越不均匀。通常需要速度均匀系数在0.8以上。图8为流过不同载体的气体流量分配,图9为速度均匀系数。通过各个载体的气体流量基本相等,避免了局部过热和流速过高的情况,保证了载体的运行环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样板主题【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4-2025 12: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重型柴油机SCR系统布置优化,采用STAR-C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在该过程中,我们将首先对现有SCR系统布局进行深入评估,识别潜在问题。接着,借助STAR-CD软件的强大仿真功能,对系统气流、温度场及催化剂活性等进行精细模拟。通过优化布置,可以确保气流均匀分布,提升催化剂活性,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此外,我们还将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确保其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总之,借助STAR-CD软件,我们能够实现对重型柴油机SCR系统的高效优化,提升柴油机的性能并降低排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7-2025 05:20 , Processed in 0.45655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