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193查看
  • 5回复

在汽车电器用导线时如何选择线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12-2008 16: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在汽车电器用导线时如何选择线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2-2008 21: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线束设计基础知识

汽车线束设计基础知识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
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
裹胶带组成。
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
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
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6.0 等
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
以整车线束为例,0.5 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0.75 规格线适用于
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1.0 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1.5 规格线适用于前大
灯、喇叭等;主电源线例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2.5 至4 平方毫米电线。这只是指
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
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巨无霸”电线就
不会编入主线束内。
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
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
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
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线束厂的技术员根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定来截线排线了。
整车主线束一般分成发动机(点火、电喷、发电、起动)、仪表、照明、空调、辅助电器等
部分,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象树杆与树支一样。整
车主线束往往以仪表板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由于长度关系或装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车
的线束分成车头线束(包括仪表、发动机、前灯光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
总成、牌照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线束上各端头都会打
上标志数字和字母,以标明导线的连接对象,操作者看到标志能正确连接到对应的电线和电
气装置上,这在修理或更换线束时特别有用。
同时,电线的颜色分为单色线和双色线,颜色的用途也有规定,一般是车厂自订的标准。
我国行业标准只是规定主色,例如规定单黑色专用于搭铁线,红单色用于电源线,不可混淆。
线束用机织线或塑料粘带包裹,出于安全、加工和维修方便,机织线包裹已经淘汰,现在
是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联插件或线耳。
联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头和插座。线束与线束之间用联插件相接,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
连接用联插件或线耳。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
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因此先进的汽车就引入了CAN 总线配置,采用多路传输系统。
与传统线束比较,多路传输装置大大减少了导线及联插件数目,使布线更为简易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
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也
因此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汽车线束设计流
程。
1 原理图设计与计算
1.1 根据《电气设计任务书》要求的电气配置和技术要求绘制电气原理图。
1.2 根据各用电器功率确定保险容量及线径大小,同时对每个电气子系统进行载荷分
配,确定总保险的容量。
1.3 计算导线线径:依据公式(见图)
式中:I———电流,A;P———电器件功率,W;U———电压,V;
A———线径,mm2;ρ———铜电阻率(约为0.0185Ωmm2/m);L=导线长度,
m;Ud———允许最大的电压降损失。
同时也要考虑下列情况:
a.导线过长可适当将线径放大;
b.导线经多个插接件转接后连接到用电器的情况,考虑端子电压降较大,可适当将线
径放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2-2009 20: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楼上说的有问题

导线线径的选择 ,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涉及回路压降和用电器端对电压的适应范围。环境温度

需要通过详细的计算和试验来确定。并不能简单说每个用电器用多粗的线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8-2015 22:5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4-3-2009 17: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电瓶线的线径是怎么选择的呢?
    起动电流是短时工作的大电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4-11-2016 13: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4-3-2009 0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做个试验,测试下起动机的起动电流,然后才选择
    因为是短时工作,所以可按电流的100%来选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3-8-2015 22:5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4-3-2009 10: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般是通过发动机厂家提供的制动电流来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7-2025 16:16 , Processed in 0.36526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