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41查看
  • 5回复

宝马电磁干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009 13: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款华晨宝马320i轿车,行驶里程800 km。据用户反映,该车在正常行驶中蜂鸣器突然发出“咣”的一声报警,同时仪表上出现车门未关的提示。



检查分析:接车后进行路试,约20 min后用户反映的现象出现,仪表发出车门未关报警信号,而且不是每次都报同一个车门未关,有时报前门,有时报后门,没有规律性,而报警的当时车门是关好的。试车过程中,用户告知前几天针对此故障维修过,因为当时车窗玻璃刚贴过太阳膜,维修人员怀疑贴膜时有水流进车门锁块,所以就更换了2个前车门的锁块,但并未排除故障。



              



该车的车门未关报警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由于是非接触式传感器,所以不易损坏,而且具有对油和水等物质不敏感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4个车门锁块中分别集成了霍尔传感器,各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脚部空间模块FRM上,FRM分析车门触点霍尔传感器的信号,以便随时监控4个车门的状态(图1)。当FRM和霍尔传感器连接的相应线脚为低电位时,FRM就识别该车门为开的状态;当为高电位时,就识别车门为关的状态。FRM把开和关的状态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发送到车身网络K-CAN上,与此同时车速的信号也会通过动态稳定控制单元DSC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发送到PT-CAN上,然后通过网关JB到K-CAN上。当KOMBI仪表模块在K-CAN上同时接收到车速信号和车门为开的信号时,就会发出车门未关的报警。



了解了上述工作过程后,连接故障诊断仪GT1进行检测,无故障码存储,此类提示性的报警往往是没有故障记忆的。接着进入FRM读取数据流,重点查看4个车门的开关状态。路试发现,当仪表不报警时,GT1显示4个车门的状态都是关,当仪表提示某个车门未关时,GT1显示的相应车门状态也是开。分析仪表接收门锁状态信号的途径是:霍尔传感器→FRM→K-CAN→KOMBI;GT1得到门锁状态信号的途径是:霍尔传感器→FRM→K-CAN→JB→D-CAN→GT1。也就是说,从仪表和GT1的显示是统一的可以看出,门锁信号的接收者KOMBI、网络总线以及信号传输都应该没问题,问题很可能出现在信号的发送者——霍尔传感器和FRM以及两者之间的导线上。但此车报警不是固定的报某一车门,4个霍尔传感器和FRM的连接是用不同的4根导线,接地点也不是公共的,所以导线和霍尔传感器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FRM了。于是更换FRM后试车,但是故障依旧。



正当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发现在后座区的点烟器插座上插着一个逆变电源充电器,难道是干扰引起的故障?



故障排除:拔下充电器试车,仪表报警现象不再出现,插上充电器则故障又出现,如此反复几次,情况都一样。又将此充电器插到同款的另一辆车上,该车刚行驶就报警了!由此可见,是充电器发出的干扰信号到达车门霍尔传感器和FRM之间的导线上,使FRM误认为行驶中车门被打开,于是造成误报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009 2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档车有点难,那有学(网关之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009 21: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楼主经验非浅啊 顶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10-2011 19: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11-2011 16: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霍尔式传感器是不是干扰较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1-2011 1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高档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9-7-2025 10:27 , Processed in 0.82571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