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541查看
  • 15回复

[车门] 轿车关门比较费劲,开门时车门外弹严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2009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关门比较费劲,使劲摔才能关住;
2、开门时车门外弹严重。
经数模检查发现车门和侧围间隙不均匀,但80%的部位密封间隙在胶圈压缩范围内。
减小胶圈的硬度改善效果不明显,手工修整侧围钣金使压缩量大的地方间隙放大效果也不明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2009 15: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查一下车门密封条的排气孔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车内的空气循环通道是否通畅,另外开门时车门外弹主要和车门的密封条的硬度和压缩量有关,可适当减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2-2009 18: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车典型的问题。
LZ所说的数模检查间隙不均,其实国产车主要是制造精度不行,即使设计是均匀的,制造出来也会相差很多,导致关门力过大,所以除了排查设计外更重要是检查制造件的质量;
装在门洞上的密封条一周的间隙是否均匀很好查出来,但装在门上的密封条的间隙是否均匀就不好排查和判断了;
还有就是密封间隙的设置是否考虑到密封条的压缩特性,因为制造公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密封间隙设置是否在密封条压缩的非敏感区尤为重要;国内喜欢抄国外的经验值,其实不知道密封特性,结果总是做不好;
假如某局部密封泡被完全压死,那门的闭合力就非常大了,可能就关不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2-2009 11: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问题,本人建议分析一下几点:
1、检验多台样车密封间隙,看是否一致,即使有误差如果还是一致,那问题就好解决。测量密封间隙时将调整好的样车密封条拆掉,然后在门洞一圈测量点上均匀分布上几块橡皮泥,然后轻轻将门关上,然后打开测量,多测几台,然后就清楚问题在哪?
2、建议楼主确认一下是否密封条的压缩量过大,如果压缩量过大那只能修改钣金或密封条断面;
3、建议楼主在找原因的时候,可以逐个检查,每次拆掉一个密封条,在关门,这样可以看出到底哪一个密封条影响最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2-2009 2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将蜜蜂条取下,看是否还存在回弹,如果存在,检查限为位器、锁体是否对正。如果不存在回弹,检查密封间隙是否符合数据要求,是否均匀,密封条是否有排气孔,车内通气是否顺畅。适当的时候可减小蜜蜂条的压缩量和硬度(在保证不发生漏水的前提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2-2009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泡管内侧根部开一个小的缺口,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泄力点”,这可以降低密封条的压缩力。另外,需要测一下密封条的压缩负荷,这个值一般是在7~10N.M/100mm。再乘以整个门一周密封条的长度,就是密封条的挤压力,评定这个里是否过大。最后需要提一下,楼主所提到的如果是微轿,检查一下车后部的单向阀是否正常,这是用来确保关门时空气流通的,要知道,小空间内空气的压缩力也是很大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3-2009 15: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是 国产车(低端)比较严重,通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3-2009 19: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包含两个问题,1:车身焊接质量问题,符合规范吗?到底规范是多少?密封间隙的控制非常重要;锁扣的装配是否有问题。2:密封条的CLD曲线一定是抛物线形,这样设计既能减少关闭力又能有较好的密封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saiba + 2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5-2009 2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ucool 于 24-3-2009 19:33 发表
包含两个问题,1:车身焊接质量问题,符合规范吗?到底规范是多少?密封间隙的控制非常重要;锁扣的装配是否有问题。2:密封条的CLD曲线一定是抛物线形,这样设计既能减少关闭力又能有较好的密封性。


CLD曲线怎么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6-2010 0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是车门闭合力大的问题吧,目前小弟在调查现生产车型的闭合力过大的问题,现将经验分享。
车门闭合力跟许多因素有关:车门与侧围的内间隙、密封条、铰链、限位器、锁以及车内的密封性。汽车设计时,都会设立标准内间隙。楼主首先可以看一下白车身的内间隙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如果内间隙过小,就会影响到整车的闭合力,可以通过调整焊装夹具来恢复内间隙。密封条就是看压缩负荷曲线,这个检测手段主要在密封条生产厂家。上下铰链的同轴度、铰链的转动力矩都能影响到闭合力。如果开门回弹的话,限位器的因素更大一些,建议楼主查看一下限位器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11 2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门回弹:怀疑与限位器K1或K2段角度(坡度)有关,太大!关门费劲:1、怀疑限位器B1或B2段角度(坡度)太大,请检查限位器操作力值,也有可能密封条的问题,总之从问题描述来看限位器嫌疑较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3-2011 2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流程:
1.核对数模(在铰链调整到位的基础上,车门内板与侧围外板之间的间隙是否设计合理;依LZ提供,80%的部位密封间隙在胶圈压缩范围内,但是其余20%的间隙最大值为多少,这个数据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无法做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2.去掉现有密封条,采用油泥涂抹周全,然后调整铰链使车门外板与侧围外板面差不超过1mm
3.打开车门,查看最大干涉位置以及干涉量
4.找对位置后,校对实际干涉钣金处与数模是否对应,并确认能否通过调整模具解决此问题
5.若模具无法调整,则只有通过密封条来矫正
6.减小发泡的厚度,增加外径(减小阻力的同时,必须保证防水效果)或者对密封条做改型设计,调整压缩负荷
7.按照上述流程调整后,若仍无法解决,请核对门锁是否调整到位(此点务必将门锁调整与铰链调整匹配确认)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14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5-2011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问题基本上可确定是密封条反弹力过大引起的。原因可能是车门与侧围密封间隙设计过小,密封条压缩量偏大;密封条排气孔过少;密封条材质偏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5-2011 2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上可确定是密封条反弹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11 23: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项:质心抬高量
阻力项:车内空气阻力  密封条阻力  门锁关闭阻力 铰链阻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8-5-2024 00:03 , Processed in 0.90289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