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211查看
  • 0回复

[工具手段] 科技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2009 16: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科技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1  一般格式的介绍
自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信息量成倍增长,给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更经济更有效地贮存、交流信息,科技论文的格式越来越统一,这是为世界范围的一种趋势。从60年代起,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统一科技文献格式的方案。我国1987年公布了国家标准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按照这一标准,科技论文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⑴ 题名(即文章标题)
⑵ 署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
⑶ 摘要
⑷ 关键词
⑸ 引言
⑹ 正文
⑺ 结论(讨论或建议)
⑻ 致谢
⑼ 参考文献
论文各部分的内容和写作要求将在以下各节中分别予以介绍。
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论文的章、条、条、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书写的格式是靠左顶格,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数字的末尾都不加点,空一格再书写各级题名。请年看示例:
1
2
3        2.1
2.2
2.3        2.2.1
2.2.2
2.2.3        2.2.2.1
2.2.2.2
2.2.2.3
(章,一级题名)(条,二级题名) (条,三级题名)   (条,四级题名)
    这样划分编排的优点是:
⑴ 节省篇幅,减少空白,有利于缩微处理:
⑵ 可使各章节的次序、重要性及相互关系一目了然;
⑶ 可简化对文章中某些段落的查寻、检索与引用。
2  题名
题名,又叫题目、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2.1  题名的作用
2.1.1  对读者起吸引和指导作用
     论文题名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集中了论文的精髓,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读者窥见全文的窗口。它向读者提供直接的信息和明确的说明,读者可以从题名中看出作者的观点。一般读者有选择地阅读最感兴趣和最需要的文章,因此,题名直接影响到论文的传播效果。
2.1.2  便于论文的分类和检索
    科技文献检索,主要是根据论文题名分类编排的,以便于读者进行检索和查找。科技论文的作用和任务是反映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的推广应用,而这些交流主要是靠论文的题名进行传递的,因此如何用题名表述论文的内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2  题名的形式
    论文题名一般是论文的总纲,常用的有三种形式。
⑴ 主题名。是标明论文中心内容的句子。一般而言,题名是论文中心论点的标志。
⑵ 副题名。是对主题名内容的说明和补充,一般在主题名不能完全表达论文主旨时,或主题名太长时采用。如:
1+2 系数估计的进一步改造
——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⑶ 分题名。是论文的段落标题,也是论文的内容提纲。
2.3  题名的写作要求
2.3.1  准确专指
“题好文一半”。题名的关键在于“切题”、“得体”,一定要紧扣论文的基本论点,准确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既避免过于概括,模棱两可,也不能过分夸张,华而不实。所用的词必须考虑到为二次文献检索提供实用信息,起到“提挈全文,标明特点”的作用。
科技论文在这方面的常见弊病或是过于笼统、空泛,使人不得要领;或是“大题小作”。如《新能源的利用研究》,“能源”本来是一个笼统概念,“新能源”的“新”也并无统一的解释。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等等是不是新能源?如是的话,是论述其中某一种呢还是几种都涉及。总之,这样的题名提供给读者的信息过于笼统,使人有不得要领的感觉。再如有一篇论述汽车行业部分金属切削刀具的文章,题名是《我国刀具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明显属于“小题大做”。
2.3.2  简明精炼
题名是论文内容最集中,最高度的概括,它的文字要“少而精”,切忌庞杂繁琐。题名只有简明精炼,惜墨如金,力求做到“字惟其少,意惟其多”,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便于记忆和引用。
按国家标准(GB 7713-87),题名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还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如有一篇论文的题名是《关于钢液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其文章的内容就是介绍一种新的钢液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经过分析推敲,觉得“钢液中所含化学成分”中的“中所含”是多余的字,删掉以后成为“钢液化学成”,显得简明清楚。另外,既然只是一种新方法的介绍,那么后面的“的研究”就是多余的,“的研究”不存在了,那题名开始的“关于”也没有存在的必要。经过精减,最后文章的题名成为《钢液化学成分快速分析方法》字数减少9个,表达的意思也更集中明确了。又如有一篇论文的题名《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字数多达30个,阅读理解很吃力,但欲想精减却很难下手。经过重新调整,配上副题目后成为《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切具调整计算新方法——按大轮具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主副题名都很明白易解。
2.3.3  逻辑严谨
科技论文题名除了表达准确和文字简练外,在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不能出现错误,如有一篇论文的题名是《煤、电能、劳动力的合理转换》。在此题名中,“煤”、“电能”、“劳动力”在本质属性上是三个没有共同点的不同概念,不能把这三种内涵、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组合在一个题名里。该论文的内容是研究能量的转换,经过修改,成为:
热能、电能、机械能的合理转换
“热能”、“电能”、“机械能”三者都是能量的一种,具有同位的概念。这样改动后逻辑错误消除了,题名意思自然就明确了。
2.3.4  醒目鲜明
题目是论文的“眼睛”,居于全文之首,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题名使人一望即知,引人入胜。但科技论文不能象文艺作品,过于追求形式的新颖,别致;主要是内容、观点、见解新。如有一篇论文的题名是:
电动汽车——新世纪的宠儿
文章主要是介绍电动汽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的,但题名却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由于过于花哨,看了倒象是篇科普作品文题似的,后来改为:
电动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虽然文句平实,但提供了足够的信息,而且意思明确,不会误导读者。
要使论文的题名醒目鲜明,首先应突出新观点,突出独特见解,努力反映论文的标新之处;其次尽量少用没有特色的词语,如“漫谈”、“浅谈”、“……的研究”、“……的初探”。象下面这些题名虽然字数不多,但都突出了文章的新的内容。
一种新型抛物线钻头
新型等角速万向节——环叉式万向节
汽车转向器零件的激光表面强化
这些题名的文字朴实但却含有读者感兴趣的新的科技成果,因而显得醒目鲜明。
2.4  题名的写作方法
题名的写作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使用最普及的仍是以下两种:
⑴ 开始写作论文时先拟一个,在写作过程中和对初稿的修改中随着认识的深化对题名的考虑也可能随之改变,这时再最后修改定稿。
⑵ 一篇科技论文列出几个题名,将它们排列在一起,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佳者。
另外科技论文的题名由于字数关系往往也会分两行排列,转行处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不能把完整的词、词组或专用名词拆开排列,这也是一个容易疏忽的问题,应引起注意。
3  署名
    科技论文必须署作者的姓名,一般只写真实姓名而不用化名或笔名,并写明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包括邮政编码)。这是科技论文不可少的内容。
3.1  署名的作用
⑴ 表明作者对成果享有的优先权,对文章享有的著作权。
⑵ 表明作者的责任,“文现自负”。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包括观点、数据、社会效果等,作者要负全部责任。
⑶ 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或商榷某一观点,或邀请讲学,全作进行科研。
⑷ 适应文献检索的需要——作者索引。
3.2  署名的原则
凡是直接参加本论文的全部或主要工作,做出主要贡献,能对论文负责者,都应署名。
论文署名合作者应具有下列条件:
⑴ 在选定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
⑵ 参加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和数据处理、理论推导工作的研究人员;
⑶ 参加论文撰写的构思、讨论或执笔,了解并对论文全部内容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其他曾为本研究作过贡献的人员,可作为参加人员在“致谢”栏内加以说明,表明其责任和贡献。
3.3  存在的问题
⑴ 名不符实。不是以贡献大小排序,而是以职称高低、资历的老新、分工的不同来排列。
⑵ 多名。为了怕影响关系,署名从各级领导到实验员,保管员,无论工作多少和贡献大小,统统列上,有时多达十几人。
⑶ 借名。有的作者借名人的牌子来抬高自己的身份,把与论文毫不相干的知名人士也列入名单中。
⑷ 争名。把集体研究成果化为已有,或不实事求是是对待各人的贡献。
合作研究已纪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因此,每个科技工作者要善于尊重每一个合作者,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用,真正实现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才能实现集体协作的健康发展。
4  摘要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论文的标题和署名之后。在二次文献中(如文摘类刊物)摘要是独立于科技论文的完整的短文,又称为文摘。根据国标GB 6447-86《文摘编写规则》,文摘(即一次文献的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只有极短的论文才能省略摘要。
4.1  摘要的内容
    摘要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⑴ 目的——研究本课题的前提、目的、任务、范围与重要性,研究对象的特征,与其他科技人员研究的不同点。
⑵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
⑶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⑷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实际写作中并不是每篇论文的摘要都具备以上各项,应视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定,但研究对象(目的)和研究结果(结果)则是必不可少的。
4.2  摘要的特点和要求
⑴ 简洁性。篇幅要短,否则就失去摘要的浓缩作用。为保证摘要的简明扼要,除文字必须简洁外,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题目已表明的内容在摘要里不必重复。
⑵ 独立性。摘要应结构严密,囊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即包含了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并且语义连贯,独立成文,可以单独使用。在一次文献上,它是论文的一部分,与论文同时发表:在二次文献刊物上,它是以独立的一篇文章(文摘)刊出的。
⑶ 客观性。摘要只对论文作客观、忠实的介绍,无须对正文作评价或解释。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创”等应该避免。
⑷ 特殊性。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一般只用标准科学术语和命名。
4.3  摘要的作用
⑴介绍内容和吸引读者的作用。
⑵报道作用。在文摘性刊物上发表,为科技工作者了解动态,借鉴经验,制订计划和开展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
⑶检索作用。读者通过这一线索,迅速和准确地从资料的汪洋大海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4  摘要的分类
4.4.1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公指出论文论述了什么,即简短陈述论文的内容而不涉及研究方法、过程和讨论,因此也称简介。一般中文50字左右,英文约30个实词。
指示性摘要的作用是为了点题。如介绍文章的性质,主要论点,探讨范围,研究对象,结果、结论等。通常不涉及论据、数据等实质性内容,只是给读者一个指示性的概括了解。主要起检索作用。
指示性摘要主要应用于论文内容较多,即使300字也难以概括;或是内容难分主次又不能漏掉的。如数学论文或以数学解析为主的论文、综述、科研总结等,大都作成指示性摘要。下面是指示性摘要的一个例子。
寿命试验要领及处理数据方法
以切削刀具为例,分析了某些文献中数据不可靠的原因,指出了进行寿命试验的要领。为获得可千百数据,推荐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4.4.2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论点、研究过程和实验结果,是原文最完整的浓缩。又称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内容比较详细、完整,向读者基本上提供原文全部创新内容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即除概括论文的主要论点、诊所和结论外,还要列举关键性的数据、材料、步骤、方法等。
根据GB 7713-87的要求,报道性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外文一般不超过250实词。如遇特殊需要,被除数可以略多。
报道性摘要应用于具有独创性和前沿性的科技论文。如新理论的探讨,新材料的研制、新设备的发明、新工艺的采用等等。它可以部分地代表原文独立使用。即读者不看原文,也能了解论文主要的实质性信息和明确的概念,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到研究或生产中去。
下面是报道性摘要的一个例子。
新型淬火介质的研究与分析
介绍了以无机盐和聚合物为基础的新型水溶性淬火介质——WGY。(对象、范围)分析表明,(过程、过渡)调节WGY介质的浓度可使冷却速度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既可近于水,又可近于油,从而适用于做碳钢或合金刚的淬火冷却剂。(结果、新的发明和发现)使用WGY淬火介质可减小变形、开裂倾向。WGY淬火介质无毒,不腐蚀工件,易清洗,价格是油的1/6。(对结果的分析评价,例举关键性的数据)
4.4.3 报道——指示性摘要
    它是报道性和指示性摘要的综合形式,其行文长短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在论文摘要的长短受到限制,或因文献、文体的限制,有必要仅对文献主要内容作报道性介绍,而对其他次要成分只作扼要简介时,可采用这种摘要形式。
4.5  摘要写作注意事项
    摘要虽然位于论文的前导位置,但它的写作往往在成文之后,。这为作者回过头来仔细琢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炼自己的科学思想,提供了一个机会。摘要还能影响读者对是否阅读该论文作出明确的判断,所以定作摘要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⑴ 根据论文性质、内容、长短选择恰当的摘要形式.
⑵ 防止过简与过繁.即防止不对全文进行提炼和加工,或过于简单,表达不具体,不准确,不清楚;或过于冗繁,不分主次,不区别重点与一般,泛泛而谈,逐一说明, 不能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关键部分,评议拉杂、重复。
⑶ 摘要不分段;不摘图表、公式等内容;不举例证,不讲经过,不与其他研究工作对比,不作自我评价。可使用标准科学名称、术语、惯用的缩写和符号,尚未规范化的、以文章中采用的为依据。
⑷ 要用第三人称。可以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述方法。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文摘开头也不用“本文”作为主语。
5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了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例如:“汽车”、“数控机床”、“空气动力学”、“球墨铸铁”、“焊接”等。
表达主题的词有多种形式,目前在科技论文中标引的关键词包括叙词(或称主题词)和自由词。叙词和自由词都是一些词和词组,但从取词的方式看,它们是有区别的。叙词取自于词表,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表达同一主题的叙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完全一致的字面形式。自由词则不然,它直接从文章中抽取,这个词在文章中是什么自然字面形式,它就是什么字面形式。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可以采用非规范的自己词标出。
5.1  标引关键词的作用
⑴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中心内容。因为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重要信息点,也可以认为是一篇论文的主题精华。如果说文摘是一篇论文的内容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词则好象是文摘的“文摘”。关键词的信息浓度比文摘更高,它对于读者常常可以起“一目了然”的作用。
⑵ 便于二次文献的编制和有利于文献进入计算机检索系统,帮助读者又快又准地检索到所需的资料。
5.2  关键词的标引方法
    对于论文作者来说,关键词的标引一般有这么几个步骤:分析需要标引的主题概念,把分析后的主题转换成叙词(或主题词),标引结果审核。
5.2.1  分析需要标引的主题概念
对主题概念的分析,不仅仅是从论文标题出发,还应对论文的“文摘”甚至全文进行分析,只有正确分析主题,才能做到正确标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般可以拟定一个合适的论文主题分析提纲。这一提纲一般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⑴ 论文从什么观点出发,论述了哪些研究对象?它们的性质、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
⑵ 论文中新的观点、新的论据、新的条件、新的方法、新的设备、新的过程、新的结论或新的产品是什么?特点如何?
⑶ 论文中是否存在隐性主题概念?其涵义是什么?
⑷ 论文中论述了哪些重要数据,自变量和因变量?其关系如何?
⑸ 论文中论述的每个主题是由哪些主题要素、主题面和主题中心所组成?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
以上是论文主题分析提纲的主要内容。但由于论文的学科、专业不同,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作必要的修改、补充。
5.2.2  把分析后的主题转换为叙词(或主题词)
    转换为叙词时必须查词表上的规范形式来进行标引。如果是词表上尚未收录的新概念、新名词,则呆以按论文中词的字面形式抽取标引。不管是标引叙词还是自由词,都应该遵守以下基本规则。
⑴ 专指性规则
所谓专指性规则是指转换标引概念时,要用专指度相符的词,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如标引“数控机床”,不能标引为其下位概念“数据机床”或其上位概念“机床”。
⑵ 组配规则
很多标引概念不是单一概念,而是复合概念,往往很难用一个词反映出来,当用多个词的概念逻辑关系来反映一个复合主题概念时,称为组配。组配应遵循以下的规则。
① 主题词的组配应符合概念组配原理,避免用字面组配。
如“东风载货汽车”这一主题,如果选用“东风”(气象名词)和载货汽车,就是一种单纯的字面拼合式的组配。国为二者在概念上没有任何的内在联系。正确的组配应该是“东风汽车“和载货汽车”。不然,按前一种字面组配标引检索出来的文献,就把有关“东风”这一气象上的文献和载货汽车的文献混杂在一起了。
② 用组配方式表达词表中未收录的复合词时,优先考虑使用交叉组配。
如“大模数弧齿锥齿轮”这一主题,就是一个词表中未收录的复合词,通过交叉组配,可以标引“大模数齿轮”、“弧齿锥齿轮”来表示这一主题。又如“半自动磨床”这一主题,用“半自动机床”、“磨床”来组配。
③ 对于待组配的概念词,如果在词表中找不以相应的主题词进行交叉组配时,方可用限定组配。
限定组配又有两种:甲、特称限定组配。如“柴油机连杆”,用“柴油机”和“连杆”组配。“球墨铸铁曲轴”,用“球墨铸铁”、“曲轴”组配。乙、方面限定组配。如“汽车转向性”用“汽车”、“转向性”组配。“铬钢的电渣焊”,用“铬钢”,“电渣焊”组配。
④ 无论用交叉或限定组配,必须选用最专指的关键词进行组配,不得用更泛指的词组配,除非查不到合适的专指词。
如“工程结构设计”应该用“工程结构”和“结构设计”来组配。如用“设计”来代替“结构设计”就违反了这一条规则。又如“高温氧化应力腐蚀试验”,用“高温氧化试验”和“应力腐蚀试验”来组配是正确的。改用“高温试验”、“氧化试验”、“应力试验”、“腐蚀试验”来组配就错了。
⑤ 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词,相互之间不得用于组配。
如“磁性材料”与“非磁性材料”;“向心力”与“离心力”;“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等。
⑶ 上位标引规则
当某一主题概念过于专指时,可用其上位词标引,称为上们标引。
如“扫雪车”可以标引为“清洁车”,“无环流可控硅调速”可以标引为“可控硅调速”。
5.3 关键词标引的注意事项
⑴ 论文有几个关键词,就提供了几条检索途径,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论文的主题。科技论文一般要求选用3-8个关键词标引的关键词过少,标引深度过浅,检索时会造成有价值信息的遗漏,影响查全率。标引关键词过多,标引深度可以提高,对查全率有利,但可能会增加误检率。
⑵ 除已普遍使用的缩写词外,一般缩写词不能作关键词。英文缩略词应该由相应的中文关键词来标引。
⑶ 尽量将主题概念转换成词表中的叙词,只有在标引词表中尚未收录的新学科、新名词、新概念时,才能使用自由词标引,但标引的自由词必须是词和词组,而有能是短语。
6  引言
    引言,也称导言、绪言。在长篇论文中也称导论、绪论、序论等。它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
6.1 引言的含义和作用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语,任何一篇科技论文都有一段引言,以向读者揭示论文的目的、主题和总纲。有的论文,如理论性、综述性论文,也可以不专门写引言,也不标明引言,只是用简短几句话引出正文即可。
论文的引言与通常排在一部论著前的序或前言不同。引言是论文的开篇,目的是引出正文。它是论文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离开正文而独立成篇。而序或前言,则可以对全书主要内容进行评介、说明和补充,也可以用以说明成书的经过,以及修改出版等情况,它是独立于论著之外的短文,自成一篇。如排在文后就是“跋”或“后记”了。
引言的主要作用是:使读者了解论文研究的缘起、背景、目的,明确讨论的问题、选题的意义及论文的重点,导引读者进入“角色”,激起兴趣,搞清思路,并为正文的论述奠定某些基础,然后转入正文。
引言好比是乐章的序曲,长剧的序幕。如果说阅读全文是一次旅游的话,引言则是一幅清楚明了、引人入胜的“导游图”。
6.2 引言的内容
    引言的内容包括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任务、范围、结果与结论等。
⑴ 本课题的缘起、性质、重要性和来龙去脉;
⑵ 本项研究的理由、目的、作用、意义和在相关领域的地位;
⑶ 前人研究的进展及评价,现在的知识空白和没有解决的问题;
⑷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任务;
⑸ 采用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⑹研究涉及的范围、规模、工作界限;
⑺ 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或结论,成果的价值或意义。
以上是引言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有关内容,具体定作时可根据论文的性质、篇幅和论述的需要,有选择、有侧重地进行表述。
6.3 引言的写法
    引言作为一篇文章的开头,由于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和学科专业各不相同,作者的写作目的、要求各有侧重,因此引言的写法也变化多端。科技论文经常采用的开头的写法基本有以下几种。
⑴ 表明目的开头法
表明本文研究什么课题,解决什么问题,使读者了解定作意图。
⑵ 点明主题开头法
把论文所要论述的中心论点向读者介绍,有利于读者从一开始谅围绕论文的主旨进行分析、思考,加深理解和认识。
⑶ 提示纲目开头法
即在文章的开端就将全文内容作提纲挈领的介绍,使读者一下子就把握文章的精髓。
⑷ 开门见山开并没有法
直接阐述研究的对象,引出课题的研究内容。这种开端简洁、有力,能增强文章的节奏感。
⑸ 交代背景开头法
通过叙述事实,交代背景,说明所论述问题的来龙去脉,使读者明确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心。
⑹ 明确范围开并没有法
在引言中把论文讨论研究的范围向读者阐明,对读者起正确的引导作用。
⑺ 强调重要开头法
引言强调所论述问题的重要性、必然性及其意义。特别是对人们比较生疏的课题的解释和强调,引起读者注意。
⑻ 提问式开头法
把作者论述的中心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在文章的开头向读者交代,引起读者的思索。
⑼ 定义式开头法
作者在引言中对论文所提出主要内容中的新概念下定义,补充了标题及摘要中对其名词的说明。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中内容,也便于在正文中采用缩写术语。
上述几种开头法,是论文引言的一些基本写法。此外还有立论驳论开头法,描述性开并没有法等等。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综合利用各种开头法为主,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
6.4 引言写作的注意事项
⑴ 不应与论文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不要注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基本公式,不要介绍基本方法,不要重复一般教科书上已有的内容,不要加入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内容。
⑵ 引言写作客观、求实,不说废话、大话、套话,尤其是对成果的价值、意义,既不拔高,也不用自谦的客套话或贬低别人的词语。
⑶ 引言写作要言简意赅,容易理解。尽量用直截了当的非技术性语言,不仅本领域的科技人员,其他读者也能看懂,感兴趣。
7  正文的构思安排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和主体,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要在这里进行论述,论文的“新意”和“创造性”也主要在这一部分表现出来。它反映了论文所建立的学术理论,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所达到的水平,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水平和高低,也反映着作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7.1 提纲法的优点
由于提纲拟定简单,变动方便,不费大的时间力气,因此有利于寻找最佳结构方案。
提纲拟成后,既是写作的依据,又是修改的标准。因为列提纲时大脑思考的是作品的全局,起草时大脑思维往往局限于笔下正在写的内容,将提纲作依据来进行起草和修改,可以避免跑题,或文章各部分不平衡。
对于全作写作或者经常中断写作的作者,提纲是十分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作者为一个目标写作或及时恢复写作。
7.2 提纲拟定方法
⑴ 先围绕中心,思考全文应分几个层次,然后用文字写下这几个层次的标题;
⑵ 接着再看每个层次中可以分成多少个子层次或段落,写出各子层次或段落的标题;
⑶ 将收集选取的材料插入相应的层次、段落,用简单的短语写在标题之下。就写成一份提纲初稿。
7.3 提纲的调整和修改
    提纲初稿拟定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改,一般按以下的顺序来进行。
7.3.1 中心是否鲜明和突出
    先看提纲反映的中心和自己确立的中心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不一致的地方在哪儿,是什么原因,中心不鲜明,不突出主要表现在提纲的哪一部分,怎样进行修改。思考后作出改正。
7.3.2 层次划分是否恰当和相称
层次划分应先看大层次,再看子层次和段落。层次划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 各层次概念的外延之和要等于作品中心的外延;一个层次内,各子层次的外延之和要等于母层次的外延,既不能超过,也不能小于。
⑵ 各层次、子层次的划分没有位置上提或下降的越级现象,且内容上没有包容、重复和交叉。
⑶ 每一次划分(层次或子层次)只能用一个标准。
7.3.3 材料有无遗漏和冗余
插入提纲下的材料是否能说明层次标题所示的内容,能否表现作品的中心。遗漏的应补上,冗余的应删去。
7.4 常用的几种层次安排方法
    科技论文的结构和层次安排,因所涉专业、叙述方法、写作目的等的不同而有很多差别,但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7.4.1 按时间顺序
按时间先后,年代的顺序来描述事物和安排程序。
如《世界商用汽车产销形势回顾》一文,就是按年代顺序来安排层次的,先叙述80年代,再叙述90年代,显得有条不紊。
又如《大平面镜面铣削的试验与研究》一文,第1节“引言”,第3节“结论”,第2节是“研究试验过程”,也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按试验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安排的。请看:
2.1  刀具材料(陶瓷刀具)
2.2  刀盘设计
2.3  切削试验
如果将前后顺序互换一下,先“切削试验”后“刀盘设计”和“刀具材料”,则文章的层次安排显得不符合事实也不合情理了。
7.4.2 按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反过来,一项一项地写。
如《EQ Fw140-47长头卧铺驾驶室造型设计》一文,在总叙之后,就是按四周(前后左右)顶篷(上),座椅(下)的空间顺序来叙述的。
又如《国内外汽车涂料发展概况》一文,就是按先国内,再国外的顺序来叙述的。
7.4.3 按逻辑关系
按逻辑关系安排层次,一般分以下三种。
⑴ 原因和结果。将材料按因果关系组合,可以由原因到结果,也可以先结果后原因。
如《高压油管中杂物颗料的分析》一文,是通过对康明斯发动机的高压油管中的杂物颗粒的分析研究,找到了产生这些杂物颗粒的原因,这是按照结果至原因的逻辑关系来组合文章的。
⑵ 一般和特殊。可以由一般到特殊(由结论至论据);或由特殊到一般(由论据到结论),这在理论性的文章中使用得较多。
如《国外轿车进入家庭的历史与现状》一文,先是概述了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论,也就是一般),“不管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制度如何,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适宜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人们必然要求普及使用轿车,呼吸轿车进入家庭,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然后再分段叙述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法国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轿车进入家庭的情况(论据,也即特殊),来支持和证实前面结论的正确可信。
⑶ 按分析问题的步骤和理论推导的顺序来安排层次。虽然有时也时间顺序吻合,但更强调的是内在逻辑关系。
如《钢板弹簧冲孔冲头的失效分析》一文,就是按照分析问题的步骤来安排层次,看似随意自然,其实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请看文章的层次安排:①外形观察,②尺寸测量,③硬度、金相组织检验,④电镜观察,最后分析讨论。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工作过程,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7.4.4 按重要性
按重要性组织材料,可按重要性上升的顺序或重要性减少的顺序,或是两种顺序的混合。
如《发动机缸体铸件开裂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文,就是按重要原因到次要原因即重要性减少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请看:①产品设计,结构因素(曲轴上无平衡块,缺扭振减振装置);②材质原因(强度、硬度未完全达到要求);③铸造工艺因素(型内冷却时间不够,落砂方法不尽合理);④操作不当(工人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样的安排,能使读者对主要的问题留下较深的印象。
7.4.5 按复杂程序
按内容的复杂程序安排顺序,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来组织材料。
如《PC-1500微机车辆排放测试装置》一文,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所介绍的内容,就是由简单到复杂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文章的主体部分的标题是这样的:
2 传感器及其转换曲线
3 计算机及其接口电路
4 大屏幕LED数字显示电路
5 计算机软件技术
将较简单的传感器部分放在最前边介绍,将最复杂又有一定深度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放在最后,就是体现了作者的由简单到复杂安排层次的思路。
7.4.6 按熟悉程度
按读者的熟悉程度来安排层次,组织材料,使读者逐渐由熟悉的事物过渡到不熟悉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来阅读文章。
如《渗碳质量与缺陷分析》一文,就是按照这一构思来安排层次的,请看文章的标题,第1节引言以后:
2 渗碳层不均匀
3 渗碳层过薄或过厚
4 渗不上碳
5 硬化不良
6 表面腐蚀
7 碳层中网状碳化物
以较常见的“渗碳层不均匀”,“渗碳层过薄或过厚”起始,以较少见的“碳层中网状碳化物”作结尾,就是按由熟悉到不熟悉的方法来组织材料的。
7.4.7 按接受程度
按读者的接受程序来安排材料,由容易接受到较难接受,提高文章的可信程序,使读者更易于接受文章的观点。
如《国外超百万辆汽车企业发展介绍》一文,作者从国外“汽车制造均主要集中于若干百万辆级和超百万辆级的大型企业”的现实出发,提出创建中国百万辆级大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观点。在介绍国外汽车企业时,先是文化背景,发展水平与我们相仿的韩国企业;其次是短短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东瀛邻国日本企业;再次是与中国同为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俄罗斯企业;最后是我们较熟悉的美国、德国企业和我们虽不熟悉但发展水平较接近我们的西班牙企业。作者的安排独具匠心,对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服读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7.4.8 按职能、类别
在其他的层次安排方法较难使人满意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按材料的职能、类别来安排层次的方法。
如《减少金属切削毛刺的基本措施》一文,面对纷繁的各种措施,既无法从空间、时间上来分层次;又难以从熟悉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上来安排层次;重要性的确定也有待研究。作者就是采用按材料的职能、类别来安排层次的方法除了前言和结束语,文章正文的标题如下:
2 零件设计中的基本措施
2.1 选择合适的工件材料
2.2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状
3 工艺设计中的基本措施
3.1 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
3.2 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3.3 合理选择走刀方向
3.4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3.5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
4 刀具设计中的基本措施
4.1 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
4.2 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
4.3 采用适宜的刀具结构
层次安排方法不只是这8种,还有其他方法,在写作实践中也可能混合采用两种或几种层次安排的方法。这儿只是给论文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希望大家在论文写作实践中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好文章构思安排这一写作的基本技艺。
8  结论
    结论又称结语,结束语。它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或讨论。
8.1 结论的主要内容
⑴ 阐述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在理论或实际方面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⑵ 阐述本研究结果对前人的工作做了哪些检验、补充、修改、发展、证实或证伪。
⑶ 阐述本文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处和努力方向等(留待后人去研究解决)。
8.2 结论的表达要求
⑴ 抓住本质,归结全文的关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
⑵ 结论不是正文中各分论点的简单集合,不要重复前面的结果和讨论,而是要突出重点,观点鲜明,准确、完整地总结作者的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如果文中导不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但要进行必要的讨论。
⑶ 评论成果要公正、客观。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评价要恰如其分;对他人的观点不要简单地或轻易地否定。如要否定,必须论据充分,推理可靠。
⑷ 措施严谨、逻辑严密,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不用“或许”、“可能”、“大概”一类的词,也避免使用会产生歧义的词语。
⑸ 结论内容较多,可分条列出,编上序号,每一条单独成一段,由一句话或几句话组成。
9  致谢
    现代科学研究往往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越来越向复杂性和多极性发展,需要不同人员多方位,多侧面的协助、合作和支持。因此,当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时,必须对他人劳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感谢。一是尊重合作者劳动的表现,同时至谢所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价值也具有参考作用。
9.1  致谢的对象和范围
    ⑴ 指导或协助本科研工作的实验人员。
⑵ 参加讨论或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⑶ 对提供实验材料、仪器及给予了其他方便的人员。
⑷ 对被论文采用的重要资料、文献、数据、图表、照片的提供者。
⑸ 对为科研工作提供物资、资金赞助的学会、合同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或个人。
⑹ 对撰写论文过程中提出建议甚至批评,以及提供各种帮助(如收集整理资料)的人员。
⑺ 对提供过某种信息,研究思想和设想,但又非论文的共同全作者,且不对论文负责的人员。
但是对没有参加具体研究工作,没有对研究提供过重要帮助和指导的人(包括名家、领导),不要为抬高自己身份,或为了搞好“关系”而在论文中弄虚作假,大书谢词。
9.2 致谢的写作方法
致谢的文字一般都比较简练,态度诚恳,措词恰如其分。如提供帮助的人数过多,不必一一提名致谢,除直接参与或作过较大帮助者列名外,一般可笼统地表示谢意即可。如:
本研究曾得到×××、×××等的帮助,谨此致谢。
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博士对研究工作给予了很大帮助,×××老师对论文初稿提出了定贵意见,谨表谢意。
对致谢中被感谢者,可直书其名,也可以写敬称(采用此方法较多),如××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尤其注意不可把他们的工作单位(如有需要写出)和姓名写错。
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是为撰写或编辑科技论文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是科技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不但是创造性,还有继承性,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继续。写科技论文也常常需要引用前人文章中的观点、材料、数据和研究成果等。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10.1 参考文献的作用
⑴ 反映出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即表明该课题研究的提出和设计、研究的方法,结果的讨论,都是以前人有关工作为依据的。
⑵ 反映出作者的科学态度和道德素养。既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说明自己的工作是在前人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也实事求是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和成果。
⑶ 便于读者进行追溯性检索,以及查核、阅读、理解原始资料,也便于作者自己进一步研究进作必要的查核。
⑷ 参考文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程度,便于审查者读者评价论文的总体水平,并从中了解结论的可信程度。如从参考文献的引用量了解作者对本学科的发展善的了解深度;从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了解作者对当前本学科 研究现状的掌握程度;从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远近,了解作者的知识领域及所掌握知识的新颖程度等等。
10.2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⑴ 只著录最新近的最重要的文献,且是作者直接阅读和在文中引用过的。
⑵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书籍上发表或其他类似形式)。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虽也是一种发表形式,但因交流范围小,别人难以查阅,一般不著录。
⑶ 不要从他人文献中转引文献、或罗列教科书中的陈旧资料。
10.3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0.3.1 参考文献表
按照国家标准(GB 7714-87)的规定,参考文献表可以按“顺序编码制”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
⑴ 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论文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⑵ 著作—出版年制
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首先按文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笔画、笔顺排列,也可以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目前在科技论文中使比较普遍的还是“顺序编码制”。
10.3.2 文献著录格式
常用的文献主要是“专著“和“连续出版物”,现分别将著录格式介绍如下:
⑴ 专著文献的基本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       书名              出版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关西普,汤步华. 科学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项间用“•”隔开
注:① 著录项目中的版本项(在出版者后面),第1版不著录;
② “著者—出版年制”,著录时将出版年放在主要责任者(著作)之后,以“,”分开,年后用“•”。
⑵ 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原文献题名     版本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年     卷  期

陶仁骥. 密码学与数学. 自然杂志,1984.    7 (7):527.

                        项间用“•”隔开
注:① 原文献题名可用标准缩写的刊名,中文QIKAN一般用全名;
②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可以起始页码,也可以是起止页码。
10.4 注意事项
⑴ 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中。
⑵ 引文如写出原著者,序号应放在著者姓名的右上角;如未写著者姓名,序号应放在引文之后,如:
薛社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2]。
⑶ 如参考文献序号作为文句的组成部分,则不作角码排印。如:
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3] 。
⑷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如遇连续序号,可用浪纹号“~”表示起止,如:
铝在一辆轿车的总质量中只占5%[1,2,4] 。
塑料在轿车的总质量中已占到12%左右[1~3] 。
⑸ 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顺序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也不在右下加圆点。


附录1  科技论文范文示例

风冷柴油发动机烧瓦抱轴故障原因分析
山东省三山岛金矿    孙天日    张乐奎    王可军
【摘要】烧瓦换轴是风冷柴油机的常见故障,经分析认为主要是由高温、润滑油劣化和修理不当造成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风冷柴油机各散热片通道畅通和一定的风室压力,使用生产厂家指定的润滑油和采用合理的轴承修理装配工艺。
关键词:风冷发动机    柴油机   轴承   故障
1  引言
近年来,风冷柴油发动机广泛地应用在汽车上,有些用户由于使用、维护和折装检修中的失误或不当,造成发动机烧瓦抱轴故障频繁发生,使发动机机体和曲轴受到不应有的损伤,甚至毁坏。
为了减少和防止这类故障,提高风冷柴油机的使用维护技术水平,根据西德道依茨公司提供的B/FL413FW型风冷柴油机使用说明书所提供的一些资料,结合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秘积累起来的经验,对风冷柴油机由于温度及维修不录而产生的烧瓦抱轴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预防措施和建议。                                5
2  故障原因分析                         4
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对以下几个问题    3
进行讨论。                              2                1
2.1 最小油膜厚度与油温、轴承间隙        1          2
之间的关系                              0
一般情况下,柴油机曲轴轴颈与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轴承之间的最小润滑油膜厚度,中低                   发动机油温(℃)
速柴油机为5~10μm,高速柴油机和汽        1——轴承间隙为15μm
油机为2~5μm,其中连杆轴承可低至         2——轴承间隙为20μm
1μm,而轴颈与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6~0.013㎜。
图1示出了连杆大端上最小油膜厚度与油温、轴承间隙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发动机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连杆大端上的润滑油膜厚度大多数是在1μm左右,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机油温度随之上升,相反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润滑油膜厚度却随着机油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机油温度高于150℃时,油膜发生断裂,而油膜的断裂,导致曲轴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滑动面固体接触,使滑动面的温度急剧升高,当滑动面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序时,最后发生粘着烧结,从而造成烧瓦抱轴的故障。
2.2 油温与轴承寿命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油温过低时,润滑油粘度过大、流动性较差;特别是在冷机起动阶段使进入曲轴轴承的油量较少,容易造成滑动面直接接触,加快了轴承的磨损和损坏;而油温过高时,润滑油粘度过低,油膜强度减弱,导致油膜厚度变薄,同样容易造成轴承的早期磨损和损坏,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一般认为,内燃机的润滑油温度最高为120~125℃,但是为了充分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常用油温应保持在100~120℃范围内。
油温对轴承寿命的影响很大,与油温100℃时的轴承寿命相比,油温120℃时寿命几乎下降20%,油温135℃时大约下降50%,油温145℃时实际上下降80%以上,,油温150℃以上时就达到轴承损坏的程度。
2.3 润滑油的劣化与轴承寿命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燃机气缸套、活塞环的磨损,以及活塞环开口间隙和开口位置的变化,使社会秩序曲轴箱内的高温、高压可燃混合气不断增加,这不仅造成润滑油温度升高,而也加快了润滑油的氧化、聚合反应;同时加之内燃机燃烧生成物的混入,外部灰尘、金属磨屑的混入,以及润滑油中添加剂的消耗等原因,使润滑油的劣化、变质速度大大加快,这不仅使发动机润滑部分摩擦副磨损增大和产生腐蚀,而且也是造成烧瓦抱轴的主要原因。
2.4 修理装配工艺不当给烧瓦抱轴提供了条件

图2示出了轴承的高出量。
从图2可以看出,轴承钢背与座孔之间的最小摩擦自销力主要是靠轴承在座孔中的高出量V来保证的,高出量过小或过大,都会使自销力减少。
修理中,常常用锉边法(即锉削轴承和轴承盖分界面)来减少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以达到缩小轴承与轴颈配合间隙的目的。这种工艺导致的必然结果是:轴承的合理高出量得不到保证,因而钢背与座孔之间的最小摩擦自销力小于它们之间的滑移切向力,使轴承在座孔中有相对运动。这种异常的相对运动,不仅造成钢背与座孔的磨损,而且也加速轴承合金的损坏,这就给烧瓦抱轴提供了条件。一般内燃机轴承的合理高出量为0.02~0.05㎜。
综上所述,柴油机高温及维修维护不当是造成风冷柴油机烧瓦抱轴的主要原因。几年来,通过对F6L413FW风冷柴油机先后达十几次的烧瓦抱轴故障的检查和分析,整理和总结出了由于温度、油劣化、修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烧瓦抱轴故障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烧瓦抱轴故障统计
项目        高温        油劣化        修理不当        其它
烧瓦抱轴次数        4        3        2        1
所占百分比(%)        40        30        20        10
3  处理措施
    下面以F6L413W型风冷柴油机为例提出几项处理措施。
3.1 保持柴油机各散热片通道畅通和一定的风室压力
     F6L413W型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是通过柴油曲轴齿轮、正时齿轮、风扇传动小齿轮的啮合,来带动偶合器风扇高速旋转,冷却风从风扇前端进入风压室,经气缸体、气缸盖散热片以及机油散热器排出,带去发动机热量,实现冷却。因此,保证冷却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各散热器片通道始终畅通无阻;保持一定的风室压力。保持气缸体、气缸盖散热器片的清洁尤其必要,因为积附在气缸体、气缸盖、机油散热器上的灰尘,特别是含有柴油和机油的“油泥”将严重降低冷却效果,尤其是气缸盖垂直散热片通道要始终保持畅通。许多用户往往对散热器片清洁重视不够,使柴油机无法工作在最佳散热状态,因而酿成高温烧瓦故障。
3.2 正确选择润滑油
    严格按照厂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用指定牌号的润滑油(推荐使用SAE15W/30,国产牌号推荐选用14#中增压机油),按照规定的换油间隔期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芯。详细资料可参阅西德道依茨公司提供的B/FL413FW使用说明书。
3.3 合理制订轴承修理工艺
维修中,应注意下列三个问题:
a. 必须保证轴承钢背在轴承中的贴紧度不当,将造成轴承的早期损坏,所以修理时必须保证轴承在座孔中的紧度适当。
b.轴承螺栓的拧紧规程及拧紧数据,应严格按照道依茨公司提供的规则和数据要求进行。
c.轴承工作面不能用刮配法达到75%~85%的接触印痕来作为衡量标准,应当在不刮削的情况下,使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符合要求。
4  结束语
a.风冷柴油机在维修保养中,对所选用的润滑油及换油周期应严格按照原厂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
b.应认真地、经常地对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检查、清洗,并做到管、用、修齐抓共管,烧瓦抱轴故障是可以预防的。
c.建议科研部门或有条件的用户对风冷柴油机润滑系统在积油盘内设计安装油温超标指示装置,使风冷柴油机的保护设施更完美。
参 考 文 献
1 张庆荣.现代柴油机修理新工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 于连臣等译.汽车润滑入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4-2024 21:40 , Processed in 0.2499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