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252查看
  • 13回复

国内EMS发展之我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2-2009 1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
从技术方面来说,简单的EMS功能就是电控版的理想化油器特性:通过曲轴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等得到发动机的基础运转状态,再根据实时的发动机温度、环境温度、负荷等情况,辅以闭环控制,就能得到具体的喷油控制参数;通过MAP图、查表法、实时发动机数据等确定好点火时刻后,基本的发动机控制就没有问题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说起来真的很简单,而且国内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以及林林总总的各色企业,估计搭个架子把发动机转起来估计也都不是难事;那,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一家国内的企业在EMS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呢?

二、
从系统集成来说,EMS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零部件选型、定型上,国内企图染指EMS行业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院校、个人,都没有能力、资本和国外发展了多年的航空母舰(BOSCHDELPHISIEMENCEMagnetiMarelli等)相比。在EMS匹配所需的外围零部件上,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与这些“大亨”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国内的这些企业、单位在EMS研发方面比起外人来有了一个不小的“短板”。


三、
从生存环境来说,国内EMS发展环境以及其他相对高端一点的汽车电子产业都面临一个信任危机。无论是EMSABS/ESP还是SRS等等,由于国内以前的基础比较薄弱,一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产品和国外品牌竞争,导致国内所有的主机厂潜意识就认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就是一片空白;再加上中国人固有的毛病――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国内的新兴汽车电子系统一概不接受、不支持,这就导致了国内这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得愈发艰难(当然,有点偏颇,主机厂也有很多其他顾虑因数的)。

四、
总的来说,无论是EMS,还是ABS/ESP等汽车电子系统,在技术开发、产品应用-系统集成配套、技术支持、售后市场支持、后期完善等方面都已经开始起步,也慢慢开始从国外那些“大佬”手中收回了一些“失地”;但是,总体的发展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这其中,既需要在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同时也需要国内的主机厂对民族工业加以关注、照顾,让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一片沃土。当然,如果国家政策能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进行更有力度的扶持;同时,这些关照也能落到实处的话,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大幸事!

五、
个人的一点愚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院校专家加蓝领工人,即“专家”加“泥腿子”工程。现在的汽车电子产业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连比尔·盖茨的微软都会经常出现些漏洞,汽车电子系统中难免也会有各个高高在上的“诸葛亮”所没有设计到的“小环节;而这些“小环节,也只能通过“泥腿子”们不断的测试、试用、试验,才能得到不断的发现、改进、完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2-2009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关注

部分同意,
部分保留意见。
这控制策略,
的确非常难,
不是一般的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2011 1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告诉我们:专家是靠不住的!只有民族资本能有希望来真正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2011 19: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研究出来的东西是无法通过繁杂的电控认证的,除非政府出钱大力支持,并要形成产品最终技术有能力加入AS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2011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道理 中国的行业环境不大利于自主研发,企业家大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潜心搞研究的少,都为温饱问题奋斗去了,还有谁耐得住寂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2-2011 20: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样的技术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3-2011 13: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ECU这块开发很困难,投资大,要求高,开发周期长,收益不确定,中国现在这社会对不能马上变成钱的东西不会感兴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11 16: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发动机控制说得太简单了。国内做电喷系统研发的我对比亚迪和奇瑞有一定的了解,比亚迪就是闭门造车,虽然创新精神可嘉;奇瑞是拿来主义,把供应商的ECU和底层软件拿过来在上面自己小打小闹做点文章,然后就是做做标定。虽然批判,但我还是希望中国目前的这些搞自主研发的能不断积累,最终能有所成绩。那些所谓的国企是没有希望的,一汽老总猪xx说自主造车还要30年。。。。。。nn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4-2011 18: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ECU制造商,在一款现有的发动机控制ECU上进行改进开发下一代ECU的研发周期一般都是2-3年,开发一个完全崭新功能的ECU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他们还是在几十年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ECU开发涉及的工程面很广,
系统面上,包括发动机的研发(汽车生产厂商的支持),进气喷射点火等相关控制参数的取得(大量的实验调试);
硬件层面上,包括前期开发:功能IC芯片的选取(IC厂商的支持),信赖性评价(EMC评价,热评价,元器件寿命评价);
中期开发:初期硬件搭配完成阶段的ECU整体性能评价,即整体性能的把握(测试平台上),基本动作是否满足要求,EMC是否达到相关标准,严格的外界环境下(比如-40~125度,高温高湿,进水,电磁波照射等环境)是否能够正常的工作。
后期开发:实际车辆上的性能评价,实际大批量生产流程中是否存在工艺问题。
正常情况下,上述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的从头重新再来进行开发。
以上还仅仅是硬件这一块,软件的那边同样会涉及到很多相关的问题。
一块板子上,实现理论的信号输入输出(包括开环和闭环)不难,但是让ECU工作在实际汽车中而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很难了。这项工程确实不是国内随便一个企业搞几年就能够搞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11 18: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幻雪神山 的帖子

恩。相当的有道理
ECU开发是一个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年的经验的积累,
硬件的开发相对频次少一点,但是开发周期大,投入高,
软件开发频次高一些,但是成本相对比硬件少一点。
国内ECU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开发我觉得都存在以下问题
1,经验数据库的积累
2,研发资金的投入
3,主机厂的支持
4,基础零部件厂商的支持,比如芯片等
5,缺乏有利于做研发的大环境。
6,缺乏好的团队,组织和项目管理,中国人单个体比任何国家都聪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0-2011 1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蓑笠翁 发表于 20-9-2011 18:05
回复 幻雪神山 的帖子

恩。相当的有道理

同意您的看法,
1.国内有经济和技术实力来做这个事情的公司不多;有能力的也看不到来钱快的希望,也不会投入,你叫万科来做是不可能,情愿盖很多房子剥削老百姓。
2. 团队合作太重要了,如何把国内的牛人聚在一起,是个问题。在ECU的行业里,窝里斗的现象依然很严重;
3. 实验设备的匮乏;做ECU是烧钱的活,很多设备动辄千万,一般人和公司承受不起,这个只能国家来支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11-2011 17: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国内EMS系统的问题主要出在团队整合上,国内优秀的人才没有聚集在一个公司团队里,如果中国能有一个乔布斯样的人才,EMS就肯定能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1-2011 07: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沉下心做技术的很少了,并且,也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自主ECU项目不是一个短期可以看到收益的,所以,很多领导一般不喜欢这也项目。团队工作也很重要:
1、分工细致,软件、硬件相互协调;
2、定期碰头会,探讨设计、试验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多步、同步发展。
个人愚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2011 2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一个合适的项目总监和一个无条件支持项目总监的公司老总 一切都是浮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7-10-2025 03:44 , Processed in 1.233522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