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840查看
  • 4回复

[讨论] [转] 讨论下国内汽车电子产品自主研发的情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2-2009 2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很无耻的转发一个自己在"工程师聊吧"版面发过的帖子,当时是开了多个窗口,本想发在本版的,咔咔咔写完了点了发新话题,于是帖子出现在聊吧版,于是无人问津,于是石沉大海,呵呵。这回把它转到电器版来,应该会有人出来说说吧,小弟很想了解一下国内相关现状,毕竟夏天就要正式的干这一行了。


---------------------------可爱的分割线---------------------------
以前净回帖了,今天头一次发帖,一介学生,井底之见哈,呵呵,有不对的地方就提。

动力总成管理,也就是EMS的ECU基本上还做不了,兴许有些个在研的或者处于实验阶段的,但是产品化的应该是没有,硬件上没啥说的,芯片都是外国的,国内是真做不了,做了也没人敢用,呵呵,软件方面的控制算法也很成问题,国内的控制理论不够成熟,简单的理论不好用,复杂理论好用是好用,但是一般单片机又很难跑得起来。另外,软硬件的稳定性方面也很难把握,毕竟西方二三十年的积累在哪里,西方把单片机引入到汽车电控领域的时候国内应该还在闹革命吧,呵呵。

底盘控制,就是ABS、ESP啥的,国内有做的,但是国内研发的具体有没有装车不清楚,我们实验室就在搞,已经能用了,还没有定型,倒数第二轮的硬件原理设计和PCB设计就是本人研一的时候、也就是去年做的,从03年到现在已经四五轮设计了,最初版本的飞思卡尔单片机型号都停产了,还在不停的改进、测试、分析,这种人命关天的东西大家应该都很谨慎。

要说国内与国外的硬件制作工艺,我觉得说差十年也可以,拆开博世的ECU塑封,当时就绝望了,PCB还没有一张信用卡大,上面除了有数的几个贴片滤波电容能认得出来以外,其他的东西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根本就没有平时我们看到电路板的黑色芯片,它已经把所有芯片里面的硅片直接做到PCB里面了,而我们的硬件铆大劲就是尽可能选用小封装的芯片,尽可能的紧凑布局布线,做出来的PCB也有一只手那么大,稳定性肯定不如国外产品,到现在我也很纳闷那么小的板子,还要有阀驱动和泵驱动,十几安的电流,它的热量都哪里去了呢,呵呵。

车身和仪表方面倒是问题不大,我们实验室设计的仪表已经批量生产了,装的是国产某腾轿车,呵呵,主机厂的癖好很怪,原来用的是日本仪表,贵的要死,我们设计的仪表很便宜,功能和性能也没有问题,但是用的软硬件完全和原装表不一样,人家肯定不会给你任何资料的,甚至到现在他们用的是什么单片机都不知道,型号根本查不到,主机厂不管我们怎么设计,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功能和外观要和原装表完全一致,连原装表的缺点也要模仿的惟妙惟肖,非常有意思,做起来也很费神。车身方面技术不成问题,本身含量就不高,主要就是复杂逻辑问题,国内很多在做。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诊断这一块,这个基本上就是个软件问题,但是也是不容易做好的一个环节。另外就是各种花样繁多的测试、认证,哪个标准通不过都别想卖出去,哪位爷伺候不好也不行啊,呵呵,比如说EMC/ESD这一块,没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根本就做不好。要说汽车电子研发,就是砸钱,不说发动机台架、底盘控制台架要花多少钱,就是搭建个C级车的车身台架,也要花上几台C级车的钱才行,还不包括里面的专用设备,dSPACE什么的;测试防夹车窗的防夹力,要我说就用弹簧秤测一下就行,但是标准不允许,只能购买上万美刀的专业仪器。自主研发,说的容易,做起来咋就这么难呢,呵呵,这方面奇瑞吉利比亚迪这些厂家做得不错,不过我猜可能是有取巧的部分吧,在没有成熟平台之前哪就这么容易出产品啊,传言比亚迪的工程师们要自己做仪器,测出来的结果自己都不敢信,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吧,一个字,难!

各位有什么知道的,在不损害自己、雇主的利益的情况下,也拿出来交流一下,大家能更好的了解一下国内汽车电子开发的形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09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考虑将来做汽车电子的,现在大三,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4-2009 2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rlt1860 的帖子

就是,不知国内的发展方向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3-10-2018 19: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8-4-2009 2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这样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4-2009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汽车技术发展缓慢和当前社会比较浮躁和急功近利是有关系的~
    没有人愿意为开发投资~~ 买家大部分在乎的都是低价,厂家在乎的都是降成本。不成熟的技术,只要用不了多少钱而且能称为噱头,一定会被采用;再成熟的技术,只要是妨碍降低成本,就必然被打进冷宫~
    本来就任重道远,这样情形下,还要白等很多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鼓励讨论【重在参与,不以对错论英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7-2025 09:14 , Processed in 0.50571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