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073查看
  • 7回复

关于柴油机的几种喷射系统的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3-2009 15: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最近,公司准备开发一款新型的柴油机;现正处于方案筹备阶段。我想了解一下关于单体泵、泵喷嘴、共轨系统的控制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优劣性对比。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先谢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4-3-2009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高手讲解一下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3-2009 15: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言两语是揭示不清楚的,底下引用了一些说明资料。如果想研究清楚的话,还应该找书去看。就我的体会来说,高压共轨是市场的主流,也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是开发新发动机,起码要有5--10的换代周期,而共轨技术可以保持同样的系统,仅通过更新部分部件,提高轨压,就可以满足欧三,欧四,欧五。(当然对于欧五来说,后处理是必需的) 相似的系统可以减小开发规模,技术的积累和延续更容易,所以早日研发和应用高压共轨才符合长远利益。而单体泵则是一种过渡产品。
[以下为引用的一些技术简洁]
  高压共轨与单体泵这两种技术各有长短,是实现国Ⅲ排放的普遍方式。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用高压供油泵,将高压燃油贮存在油轨内,依靠喷油器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的轨道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压力值,便于实现喷射的灵活控制,能持续高压喷射,容易实现单循环多次喷射。当前,国外已经使用的共轨系统最高压力可达200MPa。高压共轨可以实现欧Ⅲ标准,还具有达到欧Ⅳ及欧Ⅴ标准的能力。
  单体泵每个缸配装一个高压泵,最高喷射压力可以达到200MPa。它的优势是结构相对简单,性能可靠,故障率低,寿命长,维修方便。单体泵系统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产品价格也低。另外,单体泵对油品的清洁度不太敏感,尤其是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喷射压力更大,在当前国内油品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使用单体泵具有更好的保障。
  两种技术各有长短,有各自的市场。高压共轨系统多用于轻型车,而单体泵系统则多用于重型柴油车。欧洲市场上85%以上的重型柴油机采用电控单体泵技术,而美洲重型柴油机市场则偏向于高压共轨技术。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8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8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2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3楼的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09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公司啊,这么厉害,说开发就可以在这么多技术方案中任意选择,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09 2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厂家看不上单体泵,直接上共轨机型。听说现在共轨机型很不好卖啊,估计一台机器就会亏好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3-2009 1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做组和单体泵,也是有很多困难,批量装机的可能性很小,设计问题不大,但国内的工艺水平实在难以满足要求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09 12: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而言,能达到欧3排放水平的柴油机,基本上采用三种技术路线。
1.高压共轨技术。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采用高压供油泵,将高压燃油储存在轨道内并保持一个高压环境,依靠喷油器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轨道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便于实现喷射的灵活控制,容易实现单循环多次喷射。独特的技术使其更容易达到欧Ⅲ标准之后更高的排放要求。其特点如下:
(1)共轨喷油器高速电磁阀一次喷射最多可进行5次脉动,要求响应速度更快,对电子控制要求较高。
(2)共轨轨道压力较高(一般为150~180 MPa),焊接和铆接工艺水平要求高,一旦发生漏油,可能会危及到人员的安全。
(3)轨道和高压油管始终处在高压环境下,对密封材料和金属材质的要求更高。
(4)对燃油品质比较敏感。油品中会对燃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是燃油中的水分、杂质和芳香烃等,杂质会加速运动副磨损甚至使其卡死,芳香烃会使橡胶失去弹性从而影响密封。
2.单体泵。单体泵技术是在每个气缸装配1个高压泵,最高喷射压力可达200 MPa。它的优势是结构相对简单、性能可靠、故障率低、寿命长且维修方便。单体泵系统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产品价格也低。另外,单体泵对油品的清洁度(即杂质和芳香烃类)不太敏感,尤其是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喷射压力更高,在当前国内油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单体泵技术具有更好的工作保障。其特点如下:
(1)结构相对简单,凸轮轴同步驱动,无需独立的高压泵。
(2)喷射高压在泵体内形成,由高速电磁阀控制,可以实现提前和延时的高压脉冲。
(3)喷射高压只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存在,对密封材料和金属材质要求相对较低。
3.机械泵,采用不同出油阀(等压阀、阻尼阀等)的机械泵,通过更改凸轮轴的型线、优化燃烧室、重新匹配燃烧室等一些技术措施,同样可以达到欧三的水平。其特点如下:
(1)结构简单,直接在与那里欧2的结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
(2)相对与高压共轨与单体泵成本很低。
(3)实用,操作简单,比如调节供油提角度等。
几种技术的应用与对比:目前,高压共轨和单体泵两种技术都有各自的市场,高压共轨系统多用于中小功率的柴油机,而单体泵多用于大功率的重型柴油机。欧洲市场上85%以上的重型柴油机均采用电控单体泵技术。
  从排放功能的实现来看,电控单体泵由于增加了与柴油机缸体同等数量的外置泵,使最高喷油压力可达200 MPa。正是较高的喷油压力使得燃油能够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排放水平。因此,在达到欧Ⅲ标准之后对更高排放标准的追求中,电控单体泵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使用看,电控单体泵对油品的要求不高,而电控共轨技术要求油品必须达到欧Ⅲ或以上排放所需要的标准。在我国油品质量普遍难以达到欧Ⅲ或以上要求的条件下,电控单体泵技术不挑剔燃油的优势已被公众普遍认可。
  而机械泵的路线,属于“非典型路线”,中国重汽的产品已经投放市场,目前玉柴也在积极的研究机械泵欧三的发动机,目前的排放水平已经达标,通过国家认证。中国用户更倾向与使用机械泵,第一,发动机本身的价格相对低廉;第二,维修简单;第三,国三的车上并没有排放检测装置,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自己调节共有提前角度来减少油耗,当然随着角度的增大排放是不会达标的。但是机械泵达到欧三的水平,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油泵的泵嘴断压力过高,会使油泵的负荷增加,寿命降低,可靠性下降。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1 + 6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7-11-2025 04:31 , Processed in 0.77048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