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917查看
  • 8回复

宝典:防御驾驶教战手册.pdf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09 14: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local]1[/local]台湾人写的驾驶手册,非常值得借鉴。

    影響交通安全的環節很多,基本上可由教育、工程與執法三方面來談,而其中「教育」是最基礎、最上游的一環,駕駛教育訓練則是藉由一個可操作可學習的導入,教育駕駛人正確的車輛操控知能,形塑其良好的交通行為模式。可惜國內駕訓課程多以考照為目的,對於交通環境互動中相當重要的防禦駕駛觀念與作法,鮮少重視與推廣。
    基本上防禦駕駛的理念,在於建立駕駛人的危機意識,並預為自己多保留一點安全空間和籌碼,以免自陷於危險的情境中。同樣的理念不僅適用於機動車輛駕駛人,亦適用於一般用路人。例如步行穿越馬路時,若不能確定眼前綠燈時間是否足夠穿越時,正確的作法是等待下一個綠燈,否則行至路中燈號變換,會使自己夾在來往車陣中進退兩難,相當危險;同樣地,駕駛車輛不搶黃燈也是類似的思維。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資訊、通訊、偵測、控制等智慧型運輸系統(ITS)技術也應用到車輛安全防護方面,車輛e化、智慧化成為當今車輛工業發展的新趨勢。然而,套句廣告的用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即使是適應性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車輛防撞系統等先進安全車輛技術與產品,也只能扮演輔助的角色,車輛操控安全的主體最後還是要回歸到駕駛人本身的修為與態度,也就是以尊重生命、關懷生命為起點,以安全駕駛、秩序和諧為終點。
    本書深入淺出,以駕駛人觀念為主探討防禦駕駛,輔以對車輛機械性能之說明,可讓駕駛人充分了解人、機配合之需求,達到安全駕駛之目的。透過情境式的說明,使用路人易於了解防禦駕駛的內涵,並與生活經驗對照,最後並以防禦觀念的導入,提醒諸多可能潛藏危機的不良駕駛習性,相信用路人必能從本書中能獲得相當寶貴的知識與經驗。最後也期望用路人能將防禦駕駛的觀念,落實於交通行為中,則對於交通安全的提昇,將有莫大助益。

附件有5M 多,怎么突破限制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09 15: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叫防御驾驶教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3-2009 14: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SB骟子,不要理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3-2009 1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该类垃圾贴应该坚决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6-3-2009 16: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carlun_shi 的帖子

骂我骗子的人,我可以理解你。
请留下邮箱,看我是否把文档发给你。
如果我没有发给你(我不经常在线,可能过1、2天才发给你邮件),你再骂我不迟。

这是台湾人写的手册,PDF文档,5M多,我的级别根本传不上这么大的附件。

[ 本帖最后由 carlun_shi 于 16-3-2009 16: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3-2009 13: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理解楼主!
zhangzy.john@gmail.com
发给我吧,
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16: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发邮件给你,收到后请在此处回复一下,为我正名啊,呵呵!

已经发邮件给你,收到后请在此处回复一下,为我正名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3-2009 13: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件收到,
多谢兄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2-2015 2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这个有所了解,只是不太深入。麻烦你发到我邮箱:514072193@qq.com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7-2025 13:24 , Processed in 0.28843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