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蛋糕"论
最近一朋友感慨:为什么大家不一起把公司搞好,可以多分一点蛋糕,而非要在这么小的时候,为小利益就争个你死我活呢?我的回答是:走了这么多企业,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80%的企业搞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斗争.
历经风风雨雨,我只是一个小兵,可以随时放下,哪怕付出了也无所谓,可是当上了领导的人就完全不同了.见到太多的所谓"好人",在权利斗争中,丑恶嘴脸完全暴露;见到太多的企业,一直有XX帮和YY派不和的声音;看到太多的领导,上任第一大事,就是争权夺利,而不是考虑先把事情做好;哪怕企业明天就关门了,今天斗争的领导们绝对不会坐下来解决问题,宁愿关门了大家一起走路,最后苦的只有投资方.最典型的一件事情就是:WX某新企业,传说2,3年就亏掉了4000万,按人均算,该企业员工的月工资都在2W以上,最终投资方不得不出面干涉,却又被说成是争权夺利,最终很有前途的一个企业被活活拆散,投资方也损失惨重,但是在行业人员眼中:该企业的领导层劳苦功高,该企业效益非常好,是投资方的原因造成企业倒闭.我个人保守估计,该企业平均700多台车的年产,单车利润至少在5万,出口更高,加上返税等,赢利应该在5000万以上,即使去掉样车,出口认证等,根本不可能亏本.
中国人的劣根性,在今天已经全民形成了,那就是权利=金钱,企业也一样.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根本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权利监督,很多企业的关键岗位往往只有一两个人负责,如果这两个人一旦有了私心,企业就会很惨.
做企业就象做蛋糕,谁都知道做大了可以分的多,但是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超现实,更多考虑的是以我现在的权利,做大后我能分多少,如果我多抓点权又能分多少.而企业在对权利的监督上,基本靠的是自觉,这一点让我感觉很可怕:企业就是在赌博,赌一个个关键人物是个高尚的人.销售、配套、质量、技术和生产,无论哪个负责人赌错了,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了大希望。在此我比较欣赏西方的法律法规,无论是措施还是目的都具有时代性: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不让犯罪行为有任何空子可钻,也就是制定法律是为了防止犯罪,而不仅仅是为了犯罪后惩罚你,并且你一旦违反了法律,代价就是要让你的付出远远高于你违法的收益。
企业也一样,任何权利都必须有相对应的监督和惩罚措施,并且要保证惩罚力度,才能保证关键岗位的人不出问题,也才有可能把蛋糕做大.而现在的很多企业,一旦拉到一个关键人物就当成了宝贝,忽视了对他的监督,或者害怕监督过严,造成人才流失。在此,我要强调,一个企业的好坏,是流程的好坏,是管理的好坏,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的好坏。宇通的成功就是在于流程非常完善,而三龙虽然是强调人,可是目前的制度也基本朝宇通看齐,人的作用性也随之降低,只不过弊病不可能一朝解除,特别是崇拜人性化的老一代还在,改革的阻力必然很大,而且不是谁都能有老汤那种强硬的手腕和绝对的支持。
企业文化灌输中,一定要强调员工和企业共成长,工资体系也必须与效益挂钩,而很多企业目前仍然是固定工资制度,特别是关键人物,最终造成可笑的现象:一个企业上千万的亏损,人力成本却处于行业的中上,这是绝对不正常的,造成的结果就是员工在混日子,混到企业关门走人,而没有把心放在提高企业效益上.企业的管理必须参照"蛋糕"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弱化人的作用性,将重心移到产值和利润上,忽视掉一切内部纷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