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857查看
  • 3回复

中国汽车的三个跨越理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2009 19: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汽车的三个跨越理论
ABR记者 黄大路  第0901期

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就做强中国汽车产业从企业战略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中国汽车总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如何解决中国汽车产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做强中国的汽车产业,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是张房有对自己或者广汽集团提出的要求。

    问题在于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还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资本运营能力不强;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仍然不够大。张房有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他的解决思路是实现“三个跨越”。

由生产基地向产业基地跨越

    在成熟市场状态下,整车制造业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而整车制造业的上下游业务的赢利性明显好于整车制造业。因此,努力实现由生产基地向产业基地的跨越是做强中国汽车产业,提升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为此,张房有认为首先需要着力提升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他说:“我们只有独立地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管理和自己的产品,积极探索和建立包括合资企业自主研发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自主创新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个跨越。”

    要完成这第一个跨越,张房有认为,还要实现汽车产业上下游互相促进、互相配套和联动发展。这包括建立强大的零部件供应和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以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等关键部件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自制率和本地配套率,还包括培育和壮大汽车后市场,这是中国汽车业未来的“蓝海”。

由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跨越

    由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跨越是做强中国汽车业的第二个跨越。中国汽车业的整体资本运营能力薄弱,张房有认为一定要加快树立资本运营的理念,要把重“职工”轻“股东”的思想转变到两者并重,再转变到将资本的价值增值放在重要位置的方向上来。

    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只有围绕股东利益开展企业经营活动,让资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张房有同时指出,要实现由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跨越,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深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实施多元化产权主体,强化所有权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管理风险。

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跨越

    在张房有的“三个跨越”理论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跨越。

    经营产品是企业围绕具体的产品而发生的生产和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它主要关注产品本身,往往是经济比较落后、商品短缺时代的经营方法。而经营品牌则是将品牌视为独立的资源和资本,并以此为主导来关联、带动、组合其他资源和资本,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经营品牌或许并不新鲜,但是张房有的清醒之处在于他认为一定要坚持打一场经营品牌的“持久战”。他说:“只有正确认识了品牌经营长期性这一特点,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实际特点的品牌规划,才能保证我们的品牌经营工作不走过场,不求冒进,才能最终实现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跨越。”

    向经营品牌跨越,张房有的另外一个独到观念就是并非要放弃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而是要充分学习和借鉴跨国汽车巨头的品牌经营理念和思想,建构合资企业品牌和自由知识产权共同经营,协调发展的品牌经营体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09 07: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汽车要想发展,要先改变中国人的购车观念,不要总是以为国外的车好,只有都买我们自己的车,中国的汽车行业才能更好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09 13: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跨越还可以.后面两个我认为是不可能的,第三个痴人说梦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7-2009 1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asfasdf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01:13 , Processed in 0.35153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