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44查看
  • 0回复

变速器之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4-2009 14: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节能、环保、舒适、廉价是广大汽车消费者对汽车整车的要求,作为汽车动力总成关键部分之一的变速器,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一趋势。更高的传动效率,更舒适的驾乘感觉,更小的体积和更加简易可靠的控制模式应该成为新型变速器技术的追求目标。AMT/CVT/DCT技术近期的快速发展,正是各个厂商不断追求上述目标的自然结果。  

    不论是J.D.POWER还是STRATIGICANALYSIS的长期预测,都没有让这三种新型  

变速器技术占据市场主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2013年),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和6档/7档自动变速器仍将占据市场的大部分(85%以上)。

    AMT的局限性

    在剩余的有限空间内求发展的AMT/CVT/DCT,也因地域、消费者观念培养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势。与专注于传统自动变速器技术不断向多速发展的北美汽车市场不同,欧洲和新兴的亚洲汽车市场,特别是中国,对新型变速器技术有着很高的接纳和认可程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进入技术、市场都很成熟的传统自动变速器市场门槛高、投资风险大,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手动变速器结构的AMT/DCT,最有可能将中国现有的变速器技术、设备和先进的新型自动变速器设计、生产接轨。

    AMT由于仅仅解决了手动变速器换档时的不便,目前被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商定位于适用经济型小车的自动变速器的低成本替代版,极大的局限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而DCT则完美地解决了变速器升档过程中的动力中断问题,驾乘感受的提高可以和CVT比拟,但  

    CVT在降档时的表现则又高出DCT一筹。加之CVT已经成功的解决了不适合大排量发动机(3.5L)的扭矩低的问题,从技术的完美程度来看,CVT无疑是这三种新技术中的首选。

    CVT/DCT之争

    在对节能环保效果的宣传上,CVT和DCT的拥趸也互不相让。如大众称在1.8TSI发动机匹配DSG变速器后还可以再提升2%左右的燃油经济性,而东风日产则宣传搭载CVT的车型油耗性能比搭载传统的AT节省约15%。由于对比条件不同,很难得出CVT和DCT谁更节能的结论,但对节能的事实,没有任何厂家提出异议。所以,如果传说中的低版本DCT($1000)真的能如期在国内投产(2013年),而同时国内现有的CVT研发生产厂商和Jatco广州工厂在短期内(2010年)达到批量经济规模,CVT和DCT在中国汽车新型变速器市场中应该会二分天下,而不会出现CVT在日本汽车新型变速器市场一枝独秀,欧洲汽车市场只推崇DCT的情景。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中,至少有3家企业仍然坚持进行CVT的研发生产,小批量的产品已经装车试用,所以CVT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已经不再是障碍。但在DCT上,我们还处于以市场换技术的状态,能否真正掌握DCT的核心技术,对DCT在中国未来的增长至关重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4-2025 2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变速器在汽车技术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在竞争环境中的差异,从技术上说是直接反映了汽车的效能和动力表现。关于变速器之争,我认为这是一个技术进步的体现。不同的变速器设计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关键在于它们是否能适应汽车的需求和市场的趋势。从专业的角度看,我们要深入理解各种变速器的特点,关注其性能和效率,以确保最终选择的变速器能在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保持可靠性。此外,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也是确保变速器竞争的关键。总的来说,变速器的竞争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7-2025 20:09 , Processed in 0.44742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