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082查看
  • 4回复

悬架结构型式的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4-2009 16: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悬架的弹性元件的种类较多,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等。弹性元件主要靠材料变形来储存能量。单位质量储能量大的弹性元件,其材料利用率高、质量小。钢板弹簧单位质量储能量( )值最小,材料利用率差,但由于钢板弹簧在悬架中可兼作导向机构,使悬架结构简化,而且保养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所以目前应用广泛。为了克服多片弹簧质量大、性能差(由于片间摩擦及本身特性影响)的缺点,近年来发展了一种由 片变厚断面构成的少片弹簧。这种少片弹簧利用了变厚断面来保持等强度特性,使材料大为节省,质量减少。据统计,若采用它,在同样寿命的情况下,其质量约比多片弹簧节省 。同时又减少了片间摩擦,可改善行使平顺性,故在国内、外采用逐渐增多。
   悬架导向机构的型式很多,在双轴汽车上常有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在三轴汽车的后悬架上常采用平衡式悬架,近年来,在新颖的轿车上又出现了交联式悬架和主动式悬架等新型式。新式导向机构的出现虽然使设计工作更为复杂,但却对现代汽车日益提高的性能要求更为适应,所以是有发展前途的。
    悬架的导向机构和弹性元件的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非独立悬架,常见的弹性元件是钢板弹簧,但也有用螺旋弹簧和空气弹簧。在选择导向机构型式时,不仅要考虑到与弹性元件的配合,还要考虑整车性能的要求、工艺的复杂、维修的方便性等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 刚性轴连接起来,并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其典型代表是纵置板簧式悬架。与独立悬架相比,其优点是:
1)        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经济性好;
2)        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3)        车轮跳动时,轮距、前束不变,因而轮胎磨损小;
4)        转向时,车身侧倾后车轮的外倾角不变,传递侧向力的能力不降低;
5)        侧倾中心位置较高,有利于减小转向时车身的侧倾角。
其不足之处在于:
1)        由于车轮与车轮一起跳动,因而需要较大的空间,影响发电机或行李箱的布置。用于轿车或载货汽车的前悬架时,一般需要抬高发动机或是将车桥做成中间下凹的形状以利于发电机布置,这将增加制造成本;用于轿车后悬架时,会导致行李箱容积减小,备胎的布置也不方便;
2)        用于驱动桥时,会使得非悬挂质量较大,不利于汽车的形式平顺性及轮胎的接地性能;
3)        当两侧车轮跳动高度不一致时,整根车桥会倾斜,使左右车轮直接相互影响;
4)        在不平路面直线行使时,由于左右车轮跳动不一致而导致的轴转向会降低直线行使的稳定性;
5)        用于驱动桥时,驱动桥的输入转距会引起左右车轮负荷转移。
因此,现代轿车的前悬架来代替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轮不在一根轴上,单独通过悬架和车架相连。其优点是:非簧载质量小,悬架所受到的并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小,由于弹性元件只承受垂直力,可采用刚度小的弹簧,使车身振动频率低,改善了行使平顺性。前轮采用独立悬架,可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质心也下降,从而提高了行使稳定性。由于左右车轮单独跳动,相互影响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如正确选择导向机构的型式和参数,有助于消除前轮摆振的不良现象。但其结构复杂,维修不便,常用于轿车上。越野汽车上也有采用独立悬架的,因为它能保持车轮与不平路面的接地性和提高离地间隙,从而改善了通过性。
    本设计为等厚断面渐变刚度钢板弹簧悬架,板簧纵向布置,兼起弹性元件和导向机构的作用,可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并可利用片间的摩擦起减振作用。与减振器构成非独立悬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2010 16: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10 12: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容易理解,谢谢提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4-2010 19: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我觉得楼主没有深入分析各种悬架的特点,而且并没有按照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来进一步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4-2010 22: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17:03 , Processed in 0.40760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