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128查看
  • 35回复

浅谈化油器的使用调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5-2009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普通摩托车中一般用的化油器主要是柱塞式和等真空膜片式化油器。其说明和功能等我不再赘述。
              先说一下其优缺点:
              匀速加速" 时基本上没什么不同,当然车的排量和扭矩、功率不同车加速不一样,但我说的是油门的响应灵敏度。
                   2. 适当急加速时柱塞式地要略占上风,是因为柱赛的强制上提,增加混合气浓度速度快。
                   3.
              过急加速时柱塞式不如膜片式的,因为过急加速时柱塞式的柱塞上提过速,造成瞬间油嘴供油不足,反而混合气瞬间过稀,甚至造成突然熄火。而膜片式的因为喉腔的控流阀片张大,也就是截面积气流流量增加,负压的增加是靠发动机的转速吸气冲程时产生,所以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负压增加,柱塞提高,增加油气量,增大混合气,所以一般不会造成发动机突然熄火。
                 
              现有带加速泵的化油器,如五羊本田125的化油器,此化油器就解决了柱塞式化油器的猛加速所带来的弊端,但并非有加速泵就能一定跑高速,他只是在急加速时能起到瞬间增加混合气的作用,正常行驶中基本上起不到什么增速作用。
                  
              膜片式的化油器的怠速量孔是和膜片室的气道共同连于化油器出气口腔,顺时针旋时是减小旁路增大膜片室的通气气量,可增加膜片室的过气量,喉腔虹吸作用大时能更大的使膜片室产生更大的负压,进一步使喉腔内的助塞上体,增加供油量,所以顺时针旋还是增加怠速供油量。
              因在怠速时化油器腔内的阀片(其外部与油门拉线连接,由顶丝控制其开度)只有很小的缝隙,供怠速的油气混合气(空气一者来自喉腔,二者来自旁路,与常说的风门是一通道)通过很小的缝隙进入气缸供怠速。缝隙小可减少化油器的通气量,可减小膜片室的负压,柱赛上提的少,供怠速,如此时逆时针旋转可增加旁路的供气量,使怠速混合气变得稀一些。如顺时针拧可减少旁路供气,增加膜片室的供气量,使负压增加,柱塞上提,在阀片缝隙不变得情况下相对混合气变浓。
              如果综合中低速混合气没问题,只调怠速混合气时可用一高一低调怠速法:
              首先说化油器的怠速量孔螺丝拧到怠速混合气最佳时怠速应该是最高的。

              把怠速量孔螺丝拧到底时因混合气过浓而熄火,外拧过程中混合气逐渐向最佳发展,但当过了最佳混合比时,也就是混合气逐渐变稀,怠速反尔又降下来,一高一底法说的就是怠速丛浓混和气的低转速经过最佳混合气,再外拧到稀混合气的怠速再变低,取中间的位置法。在柱塞式化油器上一般有两个调整螺丝:一个较突出的顶住柱塞的螺丝叫怠速螺丝,另一个与外部高低相同或略低于外部的螺丝是怠速量孔螺丝,控制怠速的空气进入量的。
              一些等真空膜片式的化油器的怠速量孔螺丝是拧到底为最稀,外旋时逐渐变浓,但不管是拧到底是浓是稀,都是拧到底外旋时达到怠速稳定,冷热车易启动,油门响应好,向中高速过渡好,松开油门发动机转速回落快,利落,不打咯放炮,不熄火,就是调整成功。

              膜片式的化油器一般在外部只能找到一个螺丝,较突出,是怠速量孔螺丝,怠速螺丝是顶在与油门线相连的扇形外部阀片上的,通过控制喉腔内阀片的开度来控制柱塞的高度供油。

              比如,先外旋不到1圈,点车后怠速可能不稳,可继续逆时针拧量孔螺丝,在1圈时怠速开始上升,逐渐变高,当拧到2圈时又开始变低,这时就可拧回中间位置-1.5圈。这只是大概。具体车型具体对待。一般是按标准参数为准,但可因气候标号不同的汽油等情况作以微调。
              在这样调整前把怠速调到1500转左右,而且是在发动机充分热了以后调整。
              怠速混合气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冬天时可微微内旋,稍浓一点点,夏天时可再向外旋一点点,不要旋多,1/4圈以内。
              调好后的发动机:
              一般是冷车用风门易点着(冬天要用风门),热车直接点着不用加油门。
              另外还要使发动机从熳到快加速,急加速都能顺畅,不打嗝,不放炮。
              油门快速回位,发动机转速也极速下降,不停顿,不迟钝。”

              怠速的稳定和油面也有一些关系,但在油面正常时关系不大,但如果油面过低过高都影响怠速的稳定。

              一般调综合混合气要看火花塞颜色,当然我个人喜欢混合气略稀的,就是浅浅的褐色略带微微发白。如调油针的卡环升高或降低油针法也可以,但中间性和灵活性小了。如提一格不够,提两格又过了,用调油面法就比较好了,油面也极简单,打开下面的四个螺丝,随着浮子便能见,把顶进油的俗称三角针的顶舌,就是把那个小舌向上弯上去1~2个毫米就行,就降低了油面,如弯的过度,超过2毫米,起到的作用相当于把油针下放了一格。

              如排除化油器本身质量的因素外如出现一些情况,如:
              车在怠速长时间运行中出现火花塞颜色深,(怠速混合器侬),综合混合气也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10-2011 1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很详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3-2012 21: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障排除:一辆:CG五羊型机车:车主说车子在更换:前大灯玻璃之后:说:叫我检查一下它的档位开关感应器:结果我拆下:结果上面都是油迹:证明是传感器损坏:更换传感器故障排除:结果我采用直接搭铁式:档位显示一切,在查电瓶正负线上铜壁子一定上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2012 20: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户的回头率是衡量服务质量的试金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012 21: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正好这几天摩托老闹怠速不稳的毛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2-2012 2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判断题:电动自行车:电机导线用粗线连接,其目的是电动机电流过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12 2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化油器故障,清洗;调试。行使过程中驾看一下火花塞燃烧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12 2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车要有不变的基本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12 2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驾驶摩托车出行囊中宝一,修车还是出门修车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12 21: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摩配大地商情。地址;广州市曾路松南街港13号首层邮编;5101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12 21: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车又要快;又要好。有个技术比较好长久,自认为。能在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2-2012 20: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懂得如何为人做事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地的重要标准之一,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智商与心态、,同时,更能展示一个人的品行与凶怀。会做人好办事在于它让你在自己的圈子里成为领头人,并逐渐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2-2012 21: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LIAES电喷系统原理以及部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2-2012 19: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性别:男:生日:1980年:3月15日。QQ号2605394986:联系地址: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涫渎村新进路80号:邮编:325204会员用户姓名:方新俊:个人介绍:从事摩托车维修。驾驶:1996年:从事湖北武汉华中技术毕业。1999年在摩托厂装车1年。2000年在湖北自己开店4年:现在浙江省温州雷贝尔机车工厂从事电子科技调试:写摩托车故障排除。和·电子科技方面及稿子。个人爱好:读书。摩托车。电子科技,医学。摩托车培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2012 0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拜访基础理论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6:04 , Processed in 0.39875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