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13查看
  • 0回复

[讨论] 汽车电子传感技术专利大战升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2009 2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汽车行业正在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在为销量下降而发愁。为了争夺市场,一场汽车技术专利大战开始悄然上演,不少汽车企业都陷入了专利的纷争。

    汽车行业爆发专利诉讼大战

    美国经济危机掀开了全球汽车行业专利大战的序幕。2007年,专利案件爆增,大批企业卷入了专利诉讼。2008年以来,汽车专利纠纷继续增加。相关案件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国家战略技术、通用技术经营企业发起的专利诉讼。

    美国出现了一些国家战略技术或通用技术的收购、许可机构,它们在汽车、电子、农业、化工等支柱产业挖掘开创性、战略性、通用性专利,予以收购,然后推动其产业化。这样做,既能保证美国产业安全,又能避免专利技术搁置浪费,还能孵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产业。其中,不少机构的年收入超过了1亿美元。例如,国家战略技术收购与商业化研究院成立于1995年,在汽车行业启动了一些专利收购、诉讼项目。2008年2月11日,它在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对福特汽车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同年5月8日,在同一法院,它再次对福特汽车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2008年9月9日,在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专利经营公司Stragent对微软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第二,个人发起的专利诉讼。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些发明人拥有数百甚至数千件专利,例如,日本一个发明大王拥有3000多件专利。他们要么个人发起诉讼,要么通过自己控制的专利经营公司发起诉讼。美国曾有一个计算机图形显示技术专利的持有人,靠1件专利发起数十起诉讼,获得数千万美元收入。目前,个人对汽车企业发起的专利诉讼也在大量增加。例如,2008年4月21日,在爱达荷联邦地区法院,发明人兼专利权人AdamasuGebre对D-Media美国公司、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日立汽车产品公司、Holux技术公司、香港Carcom电子公司、三星电子、西门子公司等18家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2008年4月23日,在华盛顿西区联邦地区法院,律师兼专利权人ConradOGardner对美国丰田汽车公司、美国丰田销售公司等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第三,发明人控制的专利经营公司、研发企业发起的专利诉讼。

    在美国,有些发明人控制的专利经营公司、研发企业曾经靠单个诉讼获得赔偿数亿美元。在汽车行业,这类专利持有人发起的诉讼也已大量出现。例如,2008年3月24日,在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MHLTEK公司对通用汽车、Saturn公司、福特汽车、北美陆虎公司、北美沃尔沃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美国奔驰公司、美国奔驰国际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该公司此前已把日本大部分汽车企业告上法院。该公司由专利发明人创建,主要负责经营股东发明或者收购的专利。再如,2008年7月1日,在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Paice公司对北美丰田汽车公司、北美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等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原告由发明人控制,主攻混合动力研发,拥有美国专利6件,覆盖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多项关键技术。

    第四,实验室、专业技术开发企业、服务企业发起的专利诉讼。
在美国,有些科研、服务企业积极投身专利行业,在多个关键领域发起了一些专利诉讼。例如,2008年8月27日,在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德克萨斯Affinity实验室对北美宝马公司、宝马制造公司、美国本田汽车公司、阿拉巴马本田制造公司、阿拉巴马现代汽车制造公司、美国奔驰公司、美国奔驰国际公司、北美尼桑公司、北美丰田汽车公司、美国丰田销售公司、北美丰田汽车工程与制造公司、美国大众汽车集团等提起2个专利侵权案件。2008年2月29日,在新泽西联邦地区法院,信号服务公司对美国本田汽车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2008年2月11日,在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国际汽车技术公司对通用汽车、美国尼桑、福特汽车、北美沃尔沃汽车、美国现代汽车、美国奔驰、美国富士重工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4-202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汽车电子传感技术专利大战升级的情况,我们汽车工程师必须密切关注专利动态和最新技术发展,以确保产业技术安全和行业竞争力。建议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技术或专利,以降低潜在风险。同时,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专利纠纷和技术挑战。此外,应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升我国汽车传感技术的国际竞争力。针对专利纠纷问题,应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合法权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3-7-2025 00:57 , Processed in 0.4955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