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994查看
  • 0回复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机油区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6-2009 16: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机油区别

1 柴油车不能使用汽油车机油
    机油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之分。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同样在高温、高压、高速和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柴油机的压缩比是汽油机的2倍多,其主要零件受到高温高压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不同。例如,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质较软、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来制作,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来制作,但这些材料的抗腐性能较差。为此在柴油机机油的炼制过程中,要多加些抗腐剂,以便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并提高其耐磨性能。由于汽油机机油没有这种抗腐剂,如果将其加入柴油机,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麻坑,甚至成片剥落的不良后果,机油也会很快变脏,并导致烧瓦抱轴事故发生。
    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大,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故在柴油机机油炼制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抗氧化的添加剂,使机油呈碱性。若有酸性气体窜入,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不致于使机油过快地氧化变质。而汽油机机油则不加这种添加剂,因为呈中性,若将其用于柴油机,会因上述酸性气体的腐蚀很快变质失效。因此,一般别用普通汽油机机油加注柴油机用。
    那么,柴油机油可以替代汽油机油使用吗?过去对于低档的汽油车,有人这样替代过,但是现代高档的汽油机低温油泥问题比较突出,故加入的分散剂比例比柴油机油的大,而这是普通柴油机油所不具备的。

2 国产车不能盲目使用进口机油
有些车主认为进口机油一定比国产机油好,因此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车上使用进口机油。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会有许多弊病。例如,进口机油大都黏度较低,不能适应国产车对机油黏度的要求。加上国产发动机各种配合部件的材料受热膨胀系数及配合间隙较进口车大,而且大多数国产车发动机没有装置机油散热器,若盲目采用进口机油,会因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过稀使油压偏低,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

3 高档车不一定要用进口润滑油
有些车主认为,高档车造价高,而进口润滑油质量好,使用进口滑油更安全、更保险。其实不然,评价滑油质量好坏不是看其广告宣传的力度,而是要看其质量指标以及实际使用效果。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润滑油大多数是国外公司同我国合资生产,这些润滑油大多使用国产基础油、复配进口添加剂在国内调合生产的,而国产高级润滑油使用国产优质基础油、复配进口添加剂在国内调合生产,其产品质量通过了1S09002国际质量认证。因此高档车应根据其工作条件和技术指标、技术性能选用相应质量的国产润滑油或进口润滑油,而国产和进口润滑油的价差是不言而喻的。

4 机油发黑不等于机油变质
发动机机油是在较苛刻的高温条件下工作,容易氧化变质,产生酸性物质并叠合成高分子沉积物,以致破坏润滑。另外,燃烧的废气窜入曲轴箱也会促使机油氧化变质。因此,使用一定时间后,机油通常会发黑变质,失去其应有的润滑作用。但随着润滑油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稠化机油的推广使用,机油变黑并不一定意味着机油变质。这是因为稠化机油中加入的洁净分散剂使机件上的沉积物分散于油中,使机油颜色变黑。是否变质,应进行各项指标的化验,实行定期按质换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如添加发动机保护剂的机油,使用一定时间后,同样也会发黑。因此机油发黑不等于就是机油变质。

5 不要盲目选择润滑油
润滑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不要盲目选泽发动机机油。新型汽车对润滑油要求十分严格,选用什么润滑油、何时更换、如何更换等都应按照厂家的规定进行。选用发动机机油时,既要重视质量等级,也要注意黏度等级。首先应按压缩比、排量等进行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然后按照气温、负荷进行黏度级别选择。在选用机油质量时应宁高勿低。质量好的机油能保证发动机润滑良好、减少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换油周期、减轻维护和修理的频率及难度。在选择机油粘度时,除气温条件外,应在保证发动机润滑与密封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黏度机油,以便节约燃料。

6 不能混用发动机润滑油
各种润滑油,其基础油除黏度等级不同外其余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其添加成分的品种和数量。因此一般根据添加成分的品种和数量来划分润滑油品种和质量等级。添加剂种类不同的润滑油不能混合使用,否则就可能使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损害润滑油应有的效果。随着添加剂及其配方的不断改进,已研制生产了一些通用油。如汽油机和柴油机用的QE/CC、QF/CD 等润滑油。它们可在标明的级别范围内通用。因此,润滑油能否混用,应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全面对照油的名称、品种、牌号,合理选用使用级别和适当的牌号,不能盲目凭经险使用,更不能混合使用。

7 润滑油不可只添加不更换
有不少车主只注意检查润滑油的油量,并按标准添加,而不注意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忽视了对已经变质机油的更换,从而导致一些发动机的运动机件总是在较差的润滑环境中运转,加剧了各润滑机件的磨损。因此,一般地说,汽车在行驶3500~5000km时,就应该更换发动机的润滑油。

8 润滑油黏度不一定越高越好
    为了防止运动零件间接触面磨损,润滑油必须有足够的黏度,以便在各种运转温度下,都能在运动零件间形成油膜。但润滑油的黏度不得高于影响发动机启动的程度,并要求在持续运转条件下产生的摩擦最小。使用黏度过大的润滑油会增加机件的磨损,这是因为发动机润滑油黏度过大,流动缓谩、上流漫、油压虽高,但润滑油通过量不多,不能及时补充到摩擦表面;由于润滑油黏度大,机件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增大,为克服增大的摩擦力,要多消耗燃料,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润滑油黏度大,油的循环速度也就慢,其冷却与散热效果就差,易使发动机过热。由于润滑油循环速度慢,通过润滑油滤清器的次数就少,难以及时将磨损下来的金属末屑、炭粒、尘埃从摩擦表面中清洗出去。因此,不要使用黏度过大的发动机润滑油,更不能认为黏度越大越好。在保证润滑的条件下,根据使用时的气温范围,尽可能选用黏度小的润滑油。但对磨损已比较严重、间隙已比较大的发动机,可适当选用黏度稍大的润滑油。
------------------------------------------------------------------------
    对于既有汽油车又有柴油车的大型混合车队和军用车队,为了简化用油品种,避免因用错油造成的发动机故障,使用通用机油是最好的选择。通用机油的润滑性能要同时满足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的性能要求,其配方组分之间更要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平衡,其组分的选配就复杂多了。由于通用油的添加剂用量比普通汽、柴油机油要多一些,价格也要高一些。但是通用机油的加剂量大,换油周期也比普通汽、柴油机油要长一点,机油消耗也相对低。因此,通用机油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欧美发达国家,通用机油已占内燃机油的80%;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出高品质的通用机油,如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就生产多种通用发动机油。
-------------------------------------------------------------------------
为了使机油能发挥其主要的功能--润滑--它的粘度(用于测量它的浓度或防流动性)必须做到即使在发动机处于极端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油品加热时变稀,冷却时变稠。因此根据你居住的的地理环境周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油品是十分重要的。
       单级是针对那些无论温度高低,粘度只确定在一个温度上的油品。复级必须同时满足高温和低温不同的粘度要求。 复级对于要经历严寒和酷暑的驾驶员来说是一个简单而方便的选择。油品的双重粘度很容易辨认(例如,10W-30,10W代表低温,或指为冬天使用,而30代表高温)。正是粘度调节添加剂使得油品在高温下变厚,而在低温下不发挥作用。
       关于油品的性能、粘度级别和保存特性的信息可以在API服务手册内找到,它也被称作"Donut"。这个标志代表了API(美国石油学会) 的评级,由两个字母定义的级别,表明了机油的质量水平和适合的车型。第一个字母"S"代表其适用于"火花点火"也就是汽油发动机。第一个字母"C"代表其为"压缩点火"即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第二个字母代表了在不同类别中的性能。在"S"开头的分类中,性能水平是根据字母表的顺序递增的。但是"C"开头的分类中的排序却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因为柴油机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变化很大。因此根据用户手册的推荐相当重要。
       手册的中心是SAE(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分类。手册的后面是介绍经标准化测试确定的油品的保存特性。如果油品达到"S"类最新的标准以及目前的保存标准,它就可以使用被称作"Starburst"的API证明标志。Starburst的标志始终出现在标签的正面。
-----------------------------------------------------------------------------------------------------------------------------
机油-基本知识

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定时更换油品是十分重要的。干净的油品对于车辆发动机的平稳运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您可能仍然不太清楚机油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
       让我们先从基本知识开始。车辆所使用的油品有两个基本成分:基础油和添加剂。基础油使机油可以发挥其基本的润滑发动机运动部件的功能,从而防止发动机因摩擦而受损。添加剂则是通过防止机油在发动机处于极端温度条件下失效而为发动机提供辅助保护。
       基础油是从原油中精炼而来(原油是指从地下抽出的天然状态的石油)。原油必须经过好几道工序的精炼才能用于生产机油。诸如白油、硫磺和氮化物等不需要的成分都要去掉。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必须提取出来或转换成更稳定的分子。原油先是经过真空蒸馏分离成一系列的分馏物或粘性分子。这些用于生产基础油的分馏物将通过各种联合精炼过程做进一步处理,如:

1. 溶解提取 -自然的分离饱和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2. 加氢精制 -将氮化物和硫化物清除, 增强色彩、氧化性和耐热性
3. 加氢处理 -在溶解提取之前,将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转换成饱和碳氢化合物以加快分离。这个方法也同样可以帮助清除一大部分的硫和一些氮化物。
4. 氢化裂解 -这是一个将原油中的分子重新排列组合成需要的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的复杂过程。这种方法所产生的饱和分子要比加氢处理和溶解提取产生的多得多。
5. 加氢异构 -与氢化裂解同时使用,可使原油中的分子转换成最稳定的形态。

仅使用基础油并不能完全保护发动机。机油要在不同发动机运行条件下发挥其各项功能。因此在配方中要加入多种添加剂:

1.        清净/分污添加剂- 用于保持发动机的清洁,使各种不同的污垢悬浮,防止其沉淀以堵塞发动机的零件
2.        防腐防锈添加剂-防止发动机受到燃烧副产品--水和酸性物质的侵袭
3.        抗氧化剂- 抑制会导致油料浓化和形成淤积的氧化过程
4.        抗磨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金属之间的摩擦
5.        改粘剂和倾点下降剂-帮助改进机油的流动性。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机油,它是怎样炼制的以及它的作用,这里引出一个最易混淆的概念:等级。为了让机油能发挥它最主要的功能--润滑--它的粘度(测量浓度或流动性的方法)必须使其即使在发动机处于极端温度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油在加热时会变薄,冷却时变浓。根据所处的地理的气候状况选择合适的粘度显得尤为重要。


理化性质
       柴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多环芳烃与少量硫(2~60g/kg)、氮(<1g/kg)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以燃料油为例:白色或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0.85。熔点-29.56℃。沸点180~370℃。闪点40℃。蒸气密度4。蒸气压4.0kPa。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0.7~5.0% 。不溶于水。遇热、火花、明火易燃,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分解和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避免接触氧化剂。

机油的性能差异与正确选用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对机油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映在机油配制工艺上,便形成了各自的配方体系。虽然添加的添加剂中都有清净剂、分散剂和抗氧抗腐剂等,但由于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加入的比例就有差异,汽油机低温油泥比较突出,故加入的分散剂比例比柴油机的大,而柴油机的高温清净及抗氧问题突出,故其清净剂比例比汽油机油大,特别是负荷大的CD级柴油机油复合添加剂配方中还要加一些硫化烷基酚盐(如LZ6499、LZ6500)来解决高温抗氧抗腐蚀问题。 
  单级油与多级油的选择 
  单级油如5W、30、40,只符合SAE发动机油粘度分类(SAE J300 Apr.84)中的某单一级别,对适用的环境温度有严格要求,如SAE40适用的最低气温为0℃;多级油则能同时满足多个粘度级别,如SAE15W/40,系指其低温性能可满足15W,高温粘度可达到40的指标,其间跨越5个粘度级别,因此多级油可四季通用。 
  由于多级油既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及泵送性能,又具有高温润滑能力,因而选用多级油是最佳之选,如北方地区选用SAE5W/30,中原地区选用SAE15W/40,南方地区选用20W/50;但多级油的价格要比单级油贵很多,从经济性考虑,在某些季节也可以选用单级油,如在北方地区春秋季使用SAE30,夏季使用SAE40;在中部地区除冬季外都使用SAE40;在南方冬季使用SAE30,春秋季使用SAE40,夏季使用SAE50(单、多级油的粘度级别与适用温度的关系见图1)。对于行驶区域遍及南北的汽车则必须使用多级油,如SAE 15W/40。 
  机油粘度级别的选择 
  从汽车制造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发动机的制造越来越精密,其输出向高功率高负荷发展;从汽车使用环境变化的角度看,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汽车在高温高速环境中运行的时间不断加长,这些都对机油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从保养的经济性看,高中档机油的润滑性能优良,机件不易磨损,修理费用下降,且高中档机油的换油周期可达8000~10000km,合成机油更是高达15000~25000 km;多方面综合,选用中高档机油还是合算的。因此,建议汽油机选用SF、SG级,柴油机选用CD、CE级,或选用SF/CD、SG/CD通用机油。目前市场上伪劣油品甚多,最好选用长城、壳牌Shell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机油。另外,在使用中,要勤于检查、及时添补,养成定期换机油的良好习惯。
---------------------------------------------------------------------------------------------------------------------------------
柴油机机油变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动机机油具有冷却、润滑、清洁、密封4大功能,机油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增加,机油由于高温氧化、机械零件的磨损物和燃油蒸汽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污染,另外,发动机机油在正常使用中还含有一定的消耗量。所以要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其受污染的程度,保证发动机在良好的工况下工作。
1、机油变质的原因分析
  (1)水份渗入机油
  当柴油机出现湿式缸套(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般5~9mm)穿孔、汽缸套阻水圈损坏、机油散热器损坏、汽缸垫损坏、汽缸盖损坏等原因时,冷却水就会进入机油中,使机油乳化而变质。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冷却液是否异常消耗过多、机油是否因含水乳化等现象来判断。
  机油中含有水份,会加快油泥的形成,机油玷污变质(俗称老化),此时添加剂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能减弱,又促使泡沫的形成,机油变成乳化液,破坏了油膜。试验证明,当水份达到1%时,机件磨损率将提高2.5倍。
  (2)曲轴箱通气孔不良或产生气阻。
  柴油机工作时,总会有一部分可燃气体和废气经活塞环和气缸壁的间隙进入曲轴箱内,若活塞环严重损坏,此现象将更为严重。进入曲轴箱内的燃油蒸汽凝结后将稀释机油,废气中的酸性物质和水蒸气将侵蚀零件,同时导致机油逐渐稀释、老化和结焦,使机油性能变坏。另外,进入曲轴箱内的气体将使箱内温度和压力升高,造成机油从油封、衬垫等处渗出;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曲轴箱内的气体压力周期性变化,影响发动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使曲轴箱内的机油上窜至燃烧室和汽缸盖罩内。为此,柴油机特设有通气管(呼吸管),使曲轴箱内外压力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延长机油的使用时间。当曲轴箱通气孔不良或产生气阻时,将会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
  (3)柴油机过热。
  使柴油机过热的主要原因为冷却水不足、冷却系内水垢过多、水泵发生故障使冷却水循环中断,杂物堵塞散热器、散热器盖和节温器不良、风扇皮带过松或断裂,炎热时节大负荷长时间运行,燃烧室积炭的影响及润滑油系统机油不足等导致。当柴油机过热时,将会引起机油温度升高,从而加速机油的老化变质。
  柴油机的机油在高温、高压下工作时,其抗氧化安定性变坏,加剧了热分解、氧化和聚合的过程。在高温的情况下,机油与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凝结的水蒸气以及进气中夹带的灰尘混合,将导致机油变质速度加快。
  (4)柴油机保养不当。
  在更换机油时,若不清洗润滑系统或没有认真清洗曲轴箱,若机油滤清器或机油散热器清洗不彻底或漏装机油滤清器的密封垫圈,则柴油机在加入新机油后,即使使用时间较短(只有几个小时),也会使机油重新被残留污染物严重污染,从而加速机油的变质。
  (5)柴油机使用汽油机机油。
  柴油机的压缩比是汽油机的2倍多,其主要零件受到的高温高压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不同。例如,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质较软、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来制作,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来制作,但这些材料的抗腐性能较差。为此在柴油机机油的炼制过程中,要多加些抗腐剂,以便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并提高其耐磨性能。由于汽油机机油没有这种抗腐剂,如果将其加入柴油机,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麻坑,甚至造成成片剥落的不良后果,机油会很快变脏而加速变质,并导致烧瓦抱轴事故发生。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大,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就会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故需在柴油机机油炼制过程中加入一些抗氧化的添加剂,使机油呈碱性。而汽油机机油则不加这种添加剂,若将其用于柴油机,会回上述酸性气体的腐蚀很快变质失效。因此应注意不能用汽油机油加注柴油机。
  (6)混合使用不同牌号的柴油机机油。
  各种不同牌号的机油,除了其黏度等级不同外,其组成的化学成分也有所区别,主要是组成机油的添加剂品种和数量不同。一般情况下,机油的品种和质量等级是按照其添加剂成分的品种和数量来划分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其化学性能不同,所以添加剂种类不同的机油不能混合使用,否则就可能使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使机油的使用性能急剧下降,加速变质。
  (7)机油牌号使用不当。
  由于各种不同型号的柴油机在工作时技术状况和性能要求不同,要求选用的机油牌号也不相同。如果柴油机所使用的机油不符合规定,就会造成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机油变质加速。
2、预防机油变质的措施
  (1)经常查看机油的油位。
  此项检查应在柴油机起动之前或停机10min以后进行,待10min后再次检查油位。补充机油时应严格注意清洁并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2)经常检查机油的质量。
  在检查油位时,应注意检查机油的污染程度,机油尺上的机油不应有变色(机油变黑现象除外)的现象。当机油达到使用的间隔里程或达到换油指标时,应及时更换机油。多级油在使用时容易变黑,属于正常现象。检查机油质量的常用方法有:油迹对比、黏度比较试验和化验法等几种。
  用油迹对比法检测机油质量时,可在洁净的白纸上分别滴下同种新机油和正在使用的机油各一滴,比较二者变化情况。如果在用的油中间黑点里有较多的硬质沥青及炭粒等,表明机油滤清器的滤清作用不良,但并不说明机油已经变质;如果机油中间黑点较小且色泽较浅,周围的黄色印迹较大,油迹的界线不很明显且逐渐扩散,说明机油中洁净分散剂尚未耗尽,仍可继续使用;如果黑点较大,且油呈黑褐色、均匀无颗粒,黑点与周围的黄色油迹界线清晰,有明显的分界线,则说明其中洁净分散剂已经失效,表明机油已变质,应及时更换。
  (3)适时更换机油。
  机油虽然有规定的换油周期,但因柴油机磨损程度不同,机油质量有差异,再加上地区、气候与作业条件的不同,都会影响机油的更换周期。换早了造成浪费,换迟了又会因机油老化而引起柴油机的其它事故。
  更换机油时,应起动柴油机使之运转达到正常工作温度(80℃以上),然后将柴油机熄火,在热车状态下放出油底壳和滤清器内的旧机油。有些柴油机的油底壳放油螺塞为磁性螺塞,待机油放净后,应将放油塞吸附的铁屑清除干净后拧上。如果有条件,更换机油时,最好使用真空换油设备,该装置可以将旧机油吸得比较干净。
  当放出的机油较脏时,应清洗润滑油道内的旧机油。操作时,向柴油机加入标准容量60%~80%的清洗油(稀机油或掺入20%柴油的机油),起动柴油机,怠速运转3~5min(切不可高速运转),最后放净清洗油,加入清洁的新机油即可。
  (4)选用合适的机油。
  选择合适的机油是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延长机油使用寿命根本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以下要求来选择机油。
  ①严禁柴油机使用汽油机机油。只有在发动机制造厂有代用说明或标明是汽油机和柴油机的通用机油时,才可代用或在标明的级别范围里使用。
  ②在保证柴油机可靠润滑的前提下,机油黏度应尽可能小些。黏度大的机油除在南方夏季使用外,仅适用于一些严重磨损的发动机。高黏度的机油会使柴油机运转时的阻力增加,从而使燃料消耗增加。选用黏度太低的机油,又可能使机油压力过低,润滑油膜强度不够,密封不严。所以要根据柴油机工况、季节来正确选用机油。
  ③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高级机油过多降级使用不经济,把级别较低的机油用于要求较高的柴油机中会造成柴油机早期磨损和损坏。
  ④应尽量使用多级油。多级油的粘温性能好,在柴油机中使用的时间长、节省燃料,而且四季通用,便于管理。使用多级油时,油色容易变黑,机油压力也比普通机油小些,这些都有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使用。
  ⑤应优先选用国产名牌机油。国产机油质优价廉(仅为进口机油价格的50%~60%),而且国内的大型炼油厂均能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级润滑油,可以放心地选用。
  ⑥关于机油的混合使用。单级机油和多级机油不要混用;不同牌号机油必要时可临时混用,但不要长期混用。
  (5)避免机油温度过高而氧化变质。
  保证水冷式柴油机冷却系统工作状况良好,避免过热。当冷却系统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检查并排除;保证曲轴箱通风装置工作状况良好,定期清洗通风管、通风阀;保持机油温度在70~80℃;适时打开机油散热器开关;保持正常的机油油面高度。
  (6)把好清洁关。
  防止脏物杂质进入润滑系;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彻底清洗润滑系,定期更换机油;检查机油中是否混入水份;更换或添加机油时也应防止雨雪或其他进入机油;当汽缸盖、机体有裂纹,缸套阻水圈老化失效或缸垫冲坏时,应及时维修;拆卸缸盖时一定要先将水放净,以防水流入油底壳。
  (7)避免柴油流入机油。
  柴油机喷油泵的供油量过大、供油压力过低或喷油器滴油、雾化不良时,会使喷入缸内的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其中一部分将沿缸壁流入油底壳,致使机油变稀,黏度下降,过早失去润滑作用。因此要定期检查或调整喷油泵与喷油器,及时更换磨损超限的柱塞、出油阀与喷油嘴偶件。
  (8)避免缸内废气对机油的侵蚀。
  当活塞与缸套、气门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过大时,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废气会由此窜入曲轴箱,加速机油的老化变质,并形成胶质、积炭及酸性有害物质。因此,要及时更换磨损超限的上述配合件,恢复其正常配合间隙,保持良好的密封作用。
黄老师您好:
  我听人说柴油机的机油汽油机也可以用,我想是不对的,因为柴油机的机油比较稠,而汽油机的机油比较稀,还有柴油机的机油和汽油机的机油成分不一样。
  请您帮我解释一下
  谢谢
  二者均由基础油以及添加剂(包括清净分散剂,抗氧剂,抗磨损剂,防腐蚀剂等)调和而成。由于柴油发动机和气油发动机结构以及原理上的一些的不同,对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的要求有一些差异,简单来说,一般的,汽油机油更注重其抗磨性能,以便更好的减少高速下阀系以及各部件的磨损,并具有良好的抗剪切能力;而柴油机油则要求更好更持久的清净分散性以及酸中和能力,以便更好清除缸壁的烟炱等杂质,最大限度的减少积炭的产生,并且及时中和柴油燃烧生成的酸性物质产生的酸性,从而延缓氧化形成油泥的速度,从而更好的保护发动机。壳牌喜力系列汽油机油均是汽柴两用,柴油机油劲霸C也可以用于API SF级别的汽油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4-2025 0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机油主要区别在于其适用的工作需求和发动机性能的差异。由于柴油发动机运行时对机油的抗磨保护要求更高,特别是在高负荷工况下,其柴油机油的抗磨保护性能更佳,以应对高温高压环境。而汽油发动机则更注重机油的清洁性能,以维持发动机内部清洁,防止沉积物生成。因此,两者的机油在设计配方上有所不同,不能混用。请按照发动机类型选择合适的机油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05:20 , Processed in 0.47966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