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欧Ⅲ柴油发动机的普遍应用,其配套使用的燃油滤清器的国产化设计制造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某欧Ⅲ柴油发动机共轨系统配套使用的恒温型燃油滤清器的设计方案;该滤清器系发动机燃油系统保持恒温效果的核心部件,产品上首次应用了温控记忆弹簧装置;滤芯上应用了“M”型波纹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了更大的过滤面积的滤材。
关键词:欧Ⅲ柴油发动机、滤清器、还流阀、记忆弹簧、螺纹定位
Key Words:
EuroⅢ diesel engine、Filter、Refluence valve、Memory spring
前言:随着欧Ⅲ柴油发动机的普遍应用,其配套使用的燃油滤清器的国产化设计制造也逐渐提上日程;而针对欧Ⅲ燃油滤清器的基本功能:1、很高的过滤效率(见图1)
2、完善的滤水能力(水含量为2%时,按ISO4020试验方法试验,分水能力应大于93%)
3、具有加热功能或恒温功能
其中1、2两点均靠滤材的选择或加工的过程来保证;而加热功能或恒温功能则是在结构上区别于欧2发动机用柴油滤清器的主要特征。也是欧Ⅲ型柴油过滤器设计的重点部分。目前,国内诸多的欧Ⅲ柴油滤清器均采用电加热模块来保证发动机启动时排放实现欧Ⅲ标准;而此过滤器则是巧妙的利用了高压泵的高温回油还流到主油道,使整个供油系统的燃油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即供油恒温),从而保证发动机启动时实现欧Ⅲ排放标准的。
图1
一、匹配此燃油滤清器的发动机燃油系统工作原理
图2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油从油箱流过手油泵;经过过滤器的过滤;再经主油道被吸至高压泵;燃油在高压泵的作用下油压升高,油温度也会迅速升高(油温分布在70~85℃);在发动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少量的被高压泵加压燃油喷入燃烧室燃烧,而大部分的高温高压的燃油分别从高压泵、共轨管、喷油偶件回流到油箱。而此部分回流的燃油在通过燃油滤清器时,受滤清器还流阀的控制实现还流。
我们知道液体的温度和黏度是反比的关系,即燃油的温度越高,其黏度就会越小,燃油的温度越低,其黏度就会越大,燃油的运动黏度过高或过低,对欧Ⅲ排放发动机的燃油系统都不是好的状况。若其黏度过高,则燃油的流动性不好,可能会导致供油系统流阻过大,发动机出现供油不足的工况;若其运动黏度过小,则喷油系统精密部件就会加速磨损或导致燃油泄漏故障,从而影响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因此燃油过滤器上游的燃油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根据发动机公司提供的试验数据,过滤器上游的燃油温度一般控制在20℃~32℃,发动机开始工作后,若过滤器上游的燃油温度低于20℃,则还流阀的控制单元将分流阀门完全打开,将高温回流燃油的29±3%直接分配到滤清器的上游,与此处的低温燃油相混合,使此处的燃油温度迅速升高到20℃以上32℃(以-10#柴油为例,此时粘度约在4.188×10-6m2/s~1.6×10-6m2/s之间);为避免过滤器上游燃油的粘度过低,在过滤器上游的燃油温度高于32℃时,则还流阀的控制单元将分流阀门完全关闭,所有的高温回油直接进入油箱。故此燃油滤清器的控制单元在过滤器上游燃油温度低于32℃时工作,其工作的曲线如图3。
图3
从而保证了发动机在低温启动和低温工作过程中燃油的充分过滤,有效的保护发动机的高压泵、共轨系统及喷油偶件。
一、
燃油滤清器主要结构原理
如图示,此燃油滤清器主要由以下Ⅲ大部分组成
1装有还流阀控制单元的上壳体组件
2粘接了M型波纹高效过滤滤纸的滤芯组件
3带有水位报警装置的下壳体组件
1、
装有还流阀控制单元的上壳体组件的结构设计
装有还流阀控制单元的上壳体组件上有四个油管(图5),主进油管与油箱以及还流阀控制单元的下游连通;主出油管则是经过滤清器过滤的燃油被吸向高压泵的通道;两个回油管分别与高压回油的几个单元(喷油偶件、共轨管、高压泵)以及油箱连通。而在两个回油管的中间就形成了还流阀控制单元上游。
如图6所示为还流阀控制单元在过滤器上壳体组件中的安装位置,O型圈将还流阀的阀腔分成上下游,在发动机工作时,上游的一侧
充满了高温回流的燃油,而下游的回位弹簧、阀芯及温度记忆弹簧全部浸泡在过滤器上游的油液中。阀芯在回位弹簧和温度记忆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工作,当滤清器上游的燃油温度高于32℃时,温度记忆弹簧刚性完全恢复,利用自身的推力推动阀芯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使阀芯向右移动,完全将回油阀上下游连通的油孔堵住,使高温回流的燃油直接进入油箱。而当过滤器上游的油温低于20℃时,温度记忆弹簧的刚性完全消失,记忆弹簧失去弹力,阀芯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阀门打开,使高温回流的燃油进入过滤器的上游与低温的燃油混合,致使其温度逐渐升高,黏度下降;而当其温度逐渐升至20℃以上时,记忆弹簧也逐渐恢复刚性,直至32℃时,阀芯完全关闭,还流阀控制单元如此反复(记忆弹簧的工作曲线参见图3),使得过滤器上游的油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控制燃油的黏度,保证了欧Ⅲ燃油系统有效正常的工作。
2、“M”型波纹的设计
此燃油滤清器在发动机设计时预留的位置有限,而根据实际状况,过滤面积的要求不小于0.4m
2。滤层高度不高于93 mm,而其滤层的波纹最高为26.5mm。
根据公式S=2h×N×L
S-------------有效过滤面积
h-------------波纹高度
N------------波纹数
L-------------波纹长度
则至少需要在滤芯上布置82个波纹,而其滤芯的内圆直径φ32mm,即要在内圆周长100.48mm布置82个波纹。而滤层的厚度 ,因此无按传统的波纹制作法无法布置。 而采用了“M”型波纹的设计后(图7),同样的波纹数则会增加1/3的过滤面积。即原需布置82个传统波纹的滤芯采用了“M”型波纹后,只需55个,根据滤纸的厚度δ×55= <100.48mm,既解决了此问题。
综上所述,该恒温型过滤器在结构设计时结合了用户的需求,在相应紧凑的空间内设计了“M”型波纹的滤芯,应用了还流阀控制单元,使得过滤器上游的燃油温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满足了欧Ⅲ排放发动机的匹配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