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698查看
  • 41回复

如何应对中国的劣质汽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7-2009 15: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的原油普遍属于高蜡原油,原油中的腊含量基本上在15%—20%的范围。而伊拉克的优质原油需要在-30℃下才可测得0.9%含蜡量。
    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中国的国产汽油中,含有更多的不易充分燃烧的长碳链成份。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油品比较差。
    中国比较差的油品,会给我们的爱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1)汽油中的不易充分燃烧的长碳链成份——更容易形成各种积碳。
    中国的汽油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更细致的养车计划,来充分消除各种积碳对车况的影响。其中最简单易行的,就是定期的上高速去遛车。充分分利用更高的转速、更高的缸压、更高的点火温度,把长期市内顶距离低速行驶所残留的积碳,尽可能的烧掉。
    一般来说,每个月能有一次20分钟以上的连续高速行驶,对车况的养护是非常有益的。


(2)汽油中的不易充分燃烧的长碳链成份——更容易结挂在节气门上,形成凝胶,从而堵塞节气门。
    这一点,受气温的影响,表现会更强烈。
    冬天气温低,汽油中的不良长碳链成份更容易形成结挂。从而造成点火困难、怠速抖动、加速无力、油耗增加、积碳增加等一系列的车况问题。
    尤其是对汽缸顶门数越多、压缩比越高、进排气、点火时序要求越高的发动机,其影响越大。
    所以16V的发动机,要养成定期清洗节气门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入冬前,最好做一次清洗,对车况的养护更有好处。

    很多车托,用一些片面的发动机知识,恶意的攻击速腾、高尔夫、宝来、206等车为什么还配备八气门的发动机。
    其实,一个严谨认真的生产厂,在选用什么样的发动机上,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为什么神龙厂百万公里无大修的发动机都是那些无知的车托所恶意攻击的八气门的?
    最新一代的马自达六,也把它的发动机压缩比下调到了9.7。充份反映了生产厂,不再片面追求数据,真心为大家打造一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能让大家用起来更省心、更放心的好车的决心。


(3)汽油中的不易充分燃烧的长碳链成份——使汽油的实际做功值受温度影响剧大。
    有人做过测试,中国的劣质汽油,随气温的变化,用于考核汽油实际做功能力的辛烷值,变化范围高达0.4。
    也就是说,你加入的93#汽油,在恶劣地气温下,它的实际做功能力只相当于89#汽油(连90#汽油都达不到)。

    现在你可以开始知道,你的爱车为什么会随天气变化就有那么多古怪的现象了。
    我们也不难知道,为什么那些用着老古懂级的发动机的,网络“专家”和网络“大师”们眼里那些不入流的车,他们依然能长期盘踞着中国汽车销售榜的前几名了?
    老百姓可不管你那些天花乱坠的数据,几年后,谁的车耐跑,自然见分晓。


(4)油温——劣质汽油的变态影响之一
    头一天,车况良好,意气风发。第二天早晨却一次点火不成功。
    这是油温对车况表现最显著的的影响。已经有专门的文章讨论过了,不再复述。


(5)油温——劣质汽油的变态影响之二
    早晨上班,车况良好。可是在单位停车场晒到中午,点火后车车剧烈地抖动。是车的问题吗?不是,同样是油温玩的把戏。


(6)油温——劣质汽油的变态影响之三
    也许,很少有人碰上这样的故事,但我们的一位车友却碰上了。
.
    车友:那天跑高速,车到最后感觉明显没劲了。
    我:  是不是油快跑完了?
    车友:油表灯还没亮。
    我:  加了油就好了。
    车友:加了油又等了几分钟才再上高速的,觉得车又有劲了。为什么?
    我:  油温。

    我们了解一下更详细的原因,也许会对我们自己养车,更有帮助。
    (A)汽油箱里的汽油泵是靠汽油来散热的。汽油箱里的油越少,而汽油泵产生的热是一定的,必然把油温加热得越高。
    (B)高转速行驶,就要比平时低转速行驶时,发动机单位时间喷入的油量更多。也就是汽油泵在单位时间必须提供更多的油,其付产品必然是单位时间汽油泵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所以跑高速时,油温就会比平时更高一些。
    车友的“油表灯还没亮”,正好说明他是高速下油箱中的油不多了,所以油温必定很高。
    (C)发动机喷油,是按体积喷入的。
    热胀冷缩。必然导致同样体积的汽油,油温高时,它所包容的分子数越少。也就是它的总燃烧值越低。自然车就感觉没劲了。
    而加油站油柩里的油是凉的,凉油加进去以后,自然车就感觉有劲了。
    其实细心的TX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刚加完油后车明显感觉更有劲一些,这就是油温的影响。
    当然,还有更细心的TX提出了,晚上车比白天有劲。这都包含着油温的把戏。


(7)汽油中的不易充分燃烧的长碳链成份——带来的加油故事:
    长碳链成份的比重,比短碳链成份的比重大。所以在加油站油柜里长时间存放的汽油,长碳链就会发生沉淀。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柜底油不能加。
    因为,那些汽油中的,长碳链成份浓度远大于正常汽油中的浓度。

    还有就是:加油站刚加油后的汽油不能加。
    因为,加油时的冲击力,把油柜底部长期沉淀的柜底油给翻起来了,要等这些柜底油都沉下去了后,再加油。

    所以选择更合适的时候加油,不仅仅对车况有巨大的好处,而且油柜上面的更容易燃烧充分的轻质汽油,对百公里的油耗也会有极大的改善。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加油好呢?
    一般加油站,大多都是晚上十点到十二点上油。这样经过一晚上的沉淀,第二天清早的油品是最好的。
    当然,具体到你家门口的加油站,你只能自己仔细研究一下了。早、中、晚都可以试试,多试几次,就能试出什么时候加油最理想了。

(8)加入燃油添加剂
加入燃油添加剂可以改善汽油品质,提供汽油辛烷值。从而使汽油热效率得到提高。
       所以在中国买车开车,要牢记十六个字——
    学习油品、理解油品、适应油品、配合油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7-2009 18: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凡 于 10-1-2012 12:39 编辑

我家最近的加油站油品就不好
上次出去加了一回中石化的,感觉油耗下降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7-2009 0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铁要会议下好多我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7-2009 09: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我现在只在早上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0-2010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油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0-2010 20: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加的就是油柜上面的油?油柜的出油管在哪里?上面还是下面?
该怎么加就怎么加吧,这是中国国情,没有能力改变它就去学着适应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10-2010 2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时跑跑高速还是有些效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0-2010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中石化的油不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2010 1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站油泵应该也在底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11 2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11 2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地查了一下油站规范,加油机进口在油罐底部,故越往后加油越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1-2011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还等着想买马自达CX5呢,14:1高压缩比的,看来中国的油品没什么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1-2011 09: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早、晚加油比中午加油油量“多一些”,体积一样,油分子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12-2011 1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12-2011 1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现在我都是早上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1-7-2025 17:15 , Processed in 0.62471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