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65查看
  • 0回复

汽车的哪10个装置在危机时可救你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8-2009 1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开车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所以千万别为了省钱将就着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车,及时修理。买车也一样。不要贪便宜,也不要只想炫耀,不要只看那车的基础车型,要把能对自己安全有益的功能尽量加上。通常我们常看汽车的音响系统是否好,坐椅是不是皮面的,却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买车想"物美价廉"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何况还关系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那么哪十种安全装置会在车祸时救你命呢



安全带

  安全带是所有的车辆安全系统中最基本的一个。散粉思考者在北京的时候发现路上很多人都不系安全带,司机不系,乘车人不系,真的是很危险,不知别的城市是不是也这样。司机和坐在前排的人一定要系安全带。坐在后排的也最好系上。美国大多数州都有法律强制系安全带,特别是司机和坐前排的人。否则会被警察罚款。我看国内也该这么做。我个人就是系安全带的受益者,详见《在美国租车遭遇车祸后的几个意想不到》。所以建议你为了自己的安全不要怕麻烦或报侥幸心理。据统计高速公路上车祸的受害者有55%没有系安全带。

    现在很多的新车都会发出各种声音或光信号,提醒人们系好安全带,最好有这样的装置来提醒你。安全带的技术进步包括预紧器、力道限制器,以及三点式或四点式的组合等。在撞击的时候,预紧器可以把安全带拉紧,防止由于松懈而带来会造成身体伤害的位移。撞击结束后,力道限制器可以使安全带略微松弛以减轻对车内乘员的压力。

  三点式安全带可束住乘客的胸腔和大腿前部,在微型轿车中可以将对前座乘客的严重伤害减少44%(与不系安全带的乘客相比),而对后座乘客的严重伤害可以减少44%,如果跟横向安全带相比,对后座乘客的严重伤害可以减少15%。更重要的是,前座乘客使用三点式安全带而不是横向安全带,对乘客腹部和头部的伤害将分别可以减少52%和47%。

  典型的四点式安全带包括两条竖向的吊带,可以束住车内乘员的胸腔,并在底部与横向安全带扣接。四点式安全带已经在赛车上使用了很多年,现在一些客气制作厂商,比如沃尔沃,正尝试将其应用到微型轿车上。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汽车发生滚翻时,四点式安全带可以将撞击力更均匀地分散掉,同时还可以将乘客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



门锁

  高质量门锁、插销和铰链在关键时刻也可以救命。有些车的门锁不够好,在受到来自后部的撞击时,其后背箱盖很容易被打开,如果载有儿童,车门出乎你意料而被打开,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的导火索。有些车在发生翻车时车门会突然打开,把乘客从相对安全的车里弹出来。别看这些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元件在很多时候能挽救大量的生命。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

   要注意看看你买车花的钱买到哪些安全保障,未必贵车就自动有了足够的安全设施。就拿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来说,它在豪华车品牌如宝马和美洲虎中是标准配置或选配组件。然而,一些相对低价位的车辆品牌上,也可以见到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比如起亚AManti、现代图森和丰田花冠。如果他们不是标准配置,那最好加钱买这个功能

  简单来说,ESC由一些传感器组成,它们可以衡量车辆对于驾驶员方向盘控制的反应敏感度。如果ESC检测出车辆的反应不正确,系统会在必要的时候向单个或全部四个车轮施加刹车压力进行调解,以保证对车辆的正常控制。有些运动型多功能轿车还另外增加了一个翻滚稳定控制系统,当可能发生翻车时,该系统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来并相应地自动激活ESC。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数据显示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将单车撞击事故降低了56%之多。他们还估计,如果所有在路上行驶的车辆都安装了ESC,大致以2003年的14000件单车撞击事故为标准,每年至少可以多出7000人能死里逃生。

   安装有防锁死刹车系统 ABS的车辆实际上未必能增加安全性,更可能发生单车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比较多,比如不正确使用该系统(点踩刹车),感觉到防锁死刹车系统已经产生反馈所以过早地松掉了刹车踏板,或者错误地认为ABS能够弥补由于粗暴转动方向盘而造成的车身打转。

吸能转向柱

    说起来恐怕很难让人相信。据散粉思考者看到的资料,与前座安全气囊相比,吸能转向柱拯救了更多人的生命。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透露,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些充满氮气的尼龙袋子,2002年将有2473名事故受害者早已丧失了性命。吸能转向柱首次被使用是在1968年,其设计的目的是减轻对驾驶员胸腔的先期打击力度。在2005汽车年度,福特汽车公司制造出一种新的转向柱,它可以依据一些标准变换吸附等级,比如是否使用了安全带、乘员的重量和撞击的严重程度等。而2006年最新款的道奇Charger车型使用的转向柱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它可以让转向柱移离驾驶员以在撞击中吸附更多的能量。  



前排安全气囊

  发生撞击后,碰撞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给引爆器,然后引爆器点燃气体发生器,于是安全气囊在转瞬之间迅速膨胀。安全气囊可以吸附撞击时产生的能量,并防止驾驶员或乘客与挡风玻璃或A立柱发生接触,从而起到保障乘员安全的作用。

  近年来,两级安全气囊和智能安全气囊已经研发出来。它可以根据撞击的剧烈程度进行两个级别的膨胀,如果是非常严重的撞击,安全气囊会完全膨胀,如果是轻微的撞击,气囊的膨胀程度就会小一些。智能安全气囊包括一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出乘员的重量或者位置,从而决定是否点燃前排的乘客安全气囊。

侧面安全气囊和侧面气帘式安全气囊

  对头部施加保护的侧面安全气囊每年使数不清的人侥幸死里逃生。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透露,每年至少有9000名驾驶员和乘客死于来自侧面的撞击压力,其中的大部分死于头部外伤。事实证明,对头部施加保护的侧面安全气囊能够将由驾驶员一边的撞击造成的驾驶员死亡率降低大约45%,而不对头部施加保护的常见侧面安全气囊也可以将对驾驶员的严重伤害降低11%左右。

    侧面安全气囊从座椅或者门板位置展开,以对乘员的身体躯干提供保护。对头部施加的安全保护来自侧面安全气囊的延伸部分或者来头顶的气帘式安全气囊。两者都是为了防止乘员的头部与立柱或窗户玻璃发生全力瞬间接触而设置的。

   买车时注意一下这是不是你车的标准配置,如果不是最好配上。如果你带孩子坐车,要么让儿童坐在车辆的后座椅上,要么关闭乘客安全气囊,这是因为安全气囊的膨胀速度和方向都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严重的伤害。在没有后座椅的车辆中,比如跑车和小卡车,往往会设置乘客安全气囊控制开关。如果你有孩子,最好配置这样的设置。



轮胎

  车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不想在高速路上飞奔时,由于汽车爆胎导致车子失控。最好买那种自密封防爆轮胎(self-sealingtirES)和零压防爆轮胎(run-flattires)。

    自密封防爆轮胎和你使用多年的传统轮胎没太多不同,只是在在内部加了一层密封剂,当轮胎上出现小孔时,可以立即自动修复,这样就避免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胎,不过,如果小孔的尺寸太多,比如超过了1/4英寸,内层的密封剂就不起作用了。

  零压防爆轮胎对轮胎的边侧进行了额外的加固,以保证在爆胎后没有空气压力的情况下轮胎也可以承载车辆自身的重量。一般来说,零压防爆轮胎可以保证车辆在爆胎的情况依然能以最大时速55英里继续在道路上行驶50到100英里,这个距离应该可以保证大部分的驾驶员能够找到最近的服务站或轮胎商店。

  此外轮胎压力不足可能对车辆的操纵和油耗状况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汽车上最好有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在轮胎压力不足(75%或以下时)的时候对驾驶员发出警示信号。美国现在要求所有的新车都安装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如果国内还没有此要求,最好买安装了这样系统的车。



车门防撞梁

    这些钢结构或铝结构的部件被安装在车门内部,从外面并看不到。有些采取的是垂直布局,还有一些采用对角线式,也就是从底部的门框一直延伸到窗玻璃的底部边缘。无论其具体位置如何,车门防撞梁都是作为一种额外的吸能保护层而设计的,它可以降低乘员可能遭受的来自外部的力量。事实证明,车门防撞梁在车辆撞击固定物体(比如树木)时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

碰撞缓冲区

  撞击缓冲区的概念是梅塞德斯·奔驰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其设计为在发生撞击时车身发生逐渐变形,以吸附事故中产生的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撞击能量。车身改为这种可以变形的设计后,乘员所承受的强烈的撞击力就可以大大减小。现代的撞击缓冲区设计不仅仅可以吸附撞击能量,而且还可以使撞击能量发生偏转。比如某些车身前部的组件可以在发生前后撞击时在乘客座舱下部向后移动,从而进一步减小乘员可能需要承受的撞击能量。

驾驶技巧

  有了好的安全设置,归根结底还要你自己安全驾驶。对自己负责,对乘客和路人负责。不要超水平驾驶,要注意道路状况。转弯使用转向灯。最好不要边打手机边开车。现在有那种蓝牙的无线系统,可以不用你占用手就可以进行电话谈话。最好买汽车上用的手机充电器,这样即便你手机没电了,也能及时充电报告自己的情况。酒后不要驾车,开车时不要玩自动打火机,不要边看镜子化妆边开车,也最好不要在开车时吃喝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4-2025 0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的十大关键装置在危机情况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保障行车安全。这些装置包括:

1.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确保刹车时车轮不会抱死,提高制动稳定性。
2.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协助驾驶员控制车辆,减少侧滑和翻滚风险。
3. 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BA):检测紧急制动情况并迅速响应,降低碰撞风险。
4. 车身稳定系统(VSC):增强车辆稳定性,避免失控。
5. 安全气囊系统:为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
6.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
7. 倒车雷达和摄像头。
8.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
9. 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10. 黑匣子(EDR)。

这些装置在现代汽车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有效减少潜在风险并提高行车安全。在汽车制造和驾驶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装置的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9-7-2025 10:26 , Processed in 0.432446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