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306查看
  • 0回复

关于產品的拔模角度的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0-2009 0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產品的拔模角度
•    產品的拔模角度(Drafts)主要幫助從模具中取出成品。拔模角度的多寡必須考量產品深度與產品的功能。
•    拔模角主要是平行於模具的開關動作方向。
若是可能拔模角應該要儘可能大。正常的拔模角度為1~2度,而肋則可選擇0.5度的拔模角,若深度不超過12.5mm(0.5inch),且將需要拔模角的地方拋光,則可以使用很小的拔模角。若有咬花時每千分之一深的咬花加上1~1.5度的拔模角。咬花時所需的最小拔模角度與成品的材料收縮率,壁厚與咬花種類有關。
•    若是需要完全沒有拔模角則要考慮使用側向移動開模,如滑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4-2025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产品拔模角度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素。拔模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工艺及后续使用性能。在实际设计中,拔模角度的选择需结合产品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及注塑工艺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通常,较大的拔模角度有助于脱模,但可能增加产品收缩和变形风险;较小的拔模角度则可能使脱模困难,增加生产中的不良品率。因此,建议在设计初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模具设计和拔模角度分析,以优化产品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1-7-2025 00:43 , Processed in 0.39128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