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65查看
  • 1回复

一千万辆背后的 自主品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10-2009 2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就在前两天,中国的汽车业界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第一千万辆汽车在北方某车厂下线,从此中国继美国和日本之后,进入了年产千万辆的制造大国俱乐部。

然而,作为真正的业界内的一分子,我是一点也没有觉得欣喜的。因为我们的这一千万辆只是说明了我们组装的生产能力达到了这个水平,但是我们的技术,设备,甚至整个汽车产销链,还远远没有达到美日同等的水平。

最深刻的问题在于,这一千万辆的成绩单中,基本都是合资车厂的汽车,真正的民族自主品牌少的可怜。
就是这下线仪式,也是在合资车厂举行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一千万辆只是证明了我们作为世界工厂的强大,除此之外的只有讽刺意味。

在外国设计的车身和动力系统,在中国建条线,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派几个技术专家来指导,关键零部件在中国找合资或者独资的零部件厂家来做,一些卡扣啊脚垫啊不重要的就找个中国的“自主品牌”大厂来做,最后就组装成整车。
这样总算是装到了一千万辆。

之前和日本一家汽车巨头的工程师在吃饭时,他说,在中国,可以看到世界各个汽车品牌的车,什么时候中国的品牌能在世界各地驰骋呢?我无言以对。

在更多的人对10,000,000万(打成数字也许更有冲击力)这个数字表示欣喜若狂的时候,在很多人感觉我们的汽车工业赶上了日美的同时,在大家都觉得“民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自主品牌”这一类的广告噱头很有卖座力的一刻,我却提醒大家要保持更多的警醒。

在这个行业的几年间,我对民族品牌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而这种认识加深的背后,却是越来越深的担忧。

现在的汽车最核心的部位是发动机,这是我们无法“自主”的,很多车厂所谓的自主开发的发动机,也多半是从欧美日引进的六七十年代的发动机,然后为了适应中国的汽油,做点小改动,就成了自主的了。因为在国外这样的发动机已经停产,所以也无据可查这是引用的哪一款哪一家。

至于变速器和传动系统总成,我们也是一抹黑,手动的变速箱自己生产还可以,开发那还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自主的。而自动的变速箱,别说开发,就是制造在国内也有难度。即便是能制造,也是外资的而且是独资的零部件厂商在华设立的工厂做的。为什么是独资呢,因为独资的话关键的技术和工艺就还是牢牢的掌握在母公司手里。我们学到的只是怎样操作设备,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原理和参数是什么,恐怕工厂倒闭了我们也不知道。

好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大家看不到,车厂也不会把宣传重点放在这上面,顶多就是欧几排放,搭载了这系统那系统的一大堆的英文字母大家都被忽悠着找不到北,其实呢,这些在国外是标配。环境保护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所以这些排放标准也是大家都必须遵循的,车厂一个劲拿这个来说事的话是不厚道的。

看得到的部分就是外形了,这个在我们国家真的很神奇,也很强大。在南方某市,我有次租车时对方告知我们是某日系品牌,等拿到手看前面也的确是日系的车标,等到我放行李走到后头时怎么的也觉得屁股不像,在将信将疑中车开出来了,那悬挂和侧倾根本不是所谓的日系品牌的水准,纳闷着无意中看到车窗玻璃上的字,原来是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的标志,恍然大悟又啼笑皆非。

我整个车抄你的,你会说我侵犯你的知识产权,但是我前面抄你的,后面抄他的,你总不能说我的车脸长的像你就告我吧,那大街上长的像的人也不少啊,眉毛眼睛长的像的更不在少数,你咋整?所以啊,我抄你的整个前脸是看的起你,至于抄抄你的眉毛眼睛,大灯啊格栅啊你就更不要吱声了。

何况现在的外资品牌也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反正只要不是直接用我的标志,你模仿我的外形叫你自己的名字甲乙丙丁都无所谓,因为真正的明眼人是知道只有我这个设计是正宗的,再说你光外形长的像也没用,我的车卖的好一样的会继续卖的好。

这样就很好理解了,大家都潜规则就好办事了。所以在每次的车展上,如果看到某某外资品牌的车跟合资品牌的长的像,你不要惊奇;如果是自主的跟合资的像,你更不要惊奇;当然,自主的跟自主的长的像,我们也不必惊奇了,天下汽车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了。

至于发动机舱盖和汽车车身下的动力系统,抄得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你怎么去一一分辨呢。有时看到自主品牌某厂说找意大利啊美国啊日本啊等等等等设计的车身,我一看的确是时髦哦,可是一看发动机,又是外国某厂早已停产的几十年前的设计,我真是心痛,那么好的车身套在一台旧发动机上,就感觉找了个又干又瘪的老驴子去拉一架新马车。

这就是我们的自主品牌。

在某个自主汽车品牌的大厂,一位朋友跟我说到“逆向研发”这个概念,就是说先买一些外国品牌的大厂的车,再分解,然后测量各个零件,作出图纸,形成自己的数据库,再用到自己的车上。我说这个概念是挺自主的,真有中国特色,搞那么玄乎干嘛,不就是买来车然后照着做吗?

我们唯一能自主的,就是这里抄哪家的,那里抄哪家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所以我要留点余地,不然某些愤青和某些车厂会说怎么会呢,我们都是自主的哦,这是污蔑。在要河蟹的今天,我不得不说“的确有些车厂有自己的设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其中滋味,诸君自己去体味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10-2009 22: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资深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4-7-2025 20:40 , Processed in 0.28615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