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75查看
  • 1回复

车企并购整合当心大而全成包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1-2009 1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汽车企业乘风破浪,掀起了国内外汽车也的整合重组并购浪潮,也从新形成了一些国内巨无霸的汽车企业。从吉利海外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器企业,到吉利希望并购沃尔沃等,以及国内的广汽和长丰的重组、长安和中航的重组等,都诞生了一批新的大而全的汽车企业。对于如此的并购,新诞生的企业将来的前景是否看好,被并购的企业是否成为将来发展的包袱?

海外车企并购并未从中获利最终易手

这些汽车企业之所以要被并购,从国外的汽车企业来看,不管是通用旗下的悍马、欧宝和萨博等品牌,其主要原因还是经营不善,才导致了被并购,而这些品牌之所以被通用并购,也是由于前期经营不善,但是在通用并购之后,通用并没有为此而获得太多好处,而是成为了自己发展历程上的包袱,终究落得再次被甩卖的厄运。

国内汽车企业并购海外品牌,不管是藤中并购悍马,还是吉利希望收购沃尔沃,为什么悍马和沃尔沃会甩卖?主要还是经营不善,整车销售利润不及成本投入,并且是年年亏损,哪家汽车企业都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来赔钱。也就是说,通用都不能玩活悍马,福特也不能玩转沃尔沃,难道腾中和吉利有这能耐不成?并购并没有帮助福特和通用赚到钱,反而是亏本,这样的并购买卖其实不做也好。

其实,这些都是大而全的思想在作怪,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全,可能是很多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毕竟数字之大,也很风光,但是每款产品的盈利能力有多大呢?真值得怀疑。谁都希望做NO.1,但是做老大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做的。通用曾经的老大位置,也只是所谓的销量全球第一,但是每款车的利润水平有多高,或许还赶不上当初的丰田和本田的单车盈利能力。尽管做大只有能把利润总额也做大,但是最终的单车或者每款产品的利润空间又有多高呢?只有企业内部最清楚。

国内车企在政府指挥下并购是否会成为将来发展的包袱

与国外汽车业的并购和整合不同的是,国内汽车企业的并购浪潮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其实说白了,国内国有企业的并购更过的还是政府在幕后操控,不管是广汽并购长丰,还是长安和中航的重组整合,这些可能是企业的愿意而导致的并购,但是背后都有政府的摆布,这种片面地为了做大做强国内汽车企业的做法,前景并不一定看好。

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都一样,都希望是做大做全做强企业,这很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毕竟,中国古话说得好,船小好掉头。一首巨大的轮船,如果遇见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别说掉头了,只能是死磕了。一个庞大的企业企业,敢说每一个部分分支都是很赚钱的,敢说每一个部分的利润能力都是行业的NO.1?不敢说,企业大了,什么获利能力的分支都有;就如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长安和中航的重组,除了做大规模之外,敢问长安的微车规模数字做大了,可能与五菱的距离缩小了,但是一个单一的五菱能够在微型车领域做到如何强的地位,这值得长安深思,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销量数字的庞大?销量数字的庞大背后,总利润额庞大吗?每款车的利润比别人大吗?企业家们对比别的企业时候要比较的是这些,而不是一味地比较所谓的总数字。

与其片面做大不如做专做精做大每款产品的盈利空间

加之企业并购重组之后,庞大的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队伍、庞大的员工队伍,敢说旗下资产都是优良资产,都是最优良的资产?庞大的企业难免出现大树下好乘凉的人和分支,能否调动所有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如何分配和更好地利用旗下的各种资源,让各种资源得到最优的发挥,这才是关键。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企业也不例外。只有百年老店,没有永不死的企业。如今,通用倒下去了,丰田也难做车企老大了,而本田的发展值得深思,当所有汽车企业掀起并购潮时,本田在全球却没有并购任何一家企业,但是本田的单车盈利能力,恐怕比丰田都要高(召回老大的丰田赔本不少),并且本田在华推一款车成功一款车,这不得不值得业界深思。与其片面做大,不如做专做精,提高每款产品的盈利能力,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庞大的销量数字和总利润额的简单叠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1-2009 1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不能一味追求数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1-7-2025 02:48 , Processed in 0.40270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