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76查看
  • 3回复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遭受偏见 萨博收购案告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11-2009 13: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汽车制造商或可主导目前已跃居全球首位的国内市场,但中资汽车公司参与收购萨博的告吹则显示,中国汽车制造商若要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前路仍将崎岖不平。
  中国汽车制造业排名第十的北京汽车控股公司(BAIC)正通过竞购如通用等身陷困境的西方汽车巨头,以寻求迈向国际市场的捷径。
  中国汽车制造商一贯以来为其繁荣的国内市场量产低端汽车,然而却缺乏经营国际品牌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
  在本周的广州车展上,许多国产汽车制造商都夸耀其今年的销售创下纪录高位,且明年将持续增长,但多数这些年轻的汽车生产商们并未做好与丰田、通用和大众这些国际汽车巨头开始下一轮较量的准备。
  辉立证券分析师Zhang Jing表示,;他们的产品集中于低端市场,且无法满足欧洲等西方国家的要求。他们甚至无法获得欧美的进口许可证,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汽周二宣布退出竞购萨博,令後者的未来布满疑云,而北汽亦需决定其下一步动向。
  下一个接受考验的将是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其打算收购通用旗下悍马(Hummer)。预计腾中将于今年末或明年初完成上述交易。
  吉利汽车的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在竞购福特旗下身陷亏损的沃尔沃品牌。
  而多数中国汽车制造商仅是专注于国内市场,部分已开始向非洲、中东和南美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汽车。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迈向国际市场可能的捷径,沃尔沃、欧宝、萨博和悍马等知名品牌已作为大规模全球重组的一部分而提供竞购。
  北汽最初希望借助间接收购小型瑞典豪华车制造商科尼赛克股权来获取萨博的汽车技术,继而或可通过提高萨博在中国的销量来帮助後者实现复苏。此前,北汽和科尼赛克曾联手竞购萨博。
  分析师称,北汽或仍将竞购一些萨博的资产,但则不太可能单独进行竞购。
  技术障碍
  分析师估计,中国汽车制造商仍在技术方面落後于全球对手5-10年,且他们需耗费更长时间树立优势品牌,以吸引老到的西方买家。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明白,沃尔沃可为名不见经传的吉利提供一个进入发达市场可能的入口。他表示,几乎没有中国汽车制造商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需要向国外公司学习。
  这一战略从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执行起来则对吉利而言或为巨大挑战,吉利的汽车资产价值还不到50亿美元。据报导称,公司准备支付20亿美元收购去年亏损了15亿美元的沃尔沃。
  中国汽车业迄今最具影响力的海外并购当属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但这也是错误并购的典型标志。双龙汽车于2月便已进入法院托管状态,令上汽的投资出现巨额缩水。
        中国电池和汽车生产商--比亚迪股份计划,通过在2010年末前向美国出口其生产的;e6;电动车而实现全球化。投资大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比亚迪10%的股份。
  比亚迪汽车出口贸易事业部总经理Henry Li在广州车展上路透表示,;销量并不是主要的,关键的是我们能够(向美国)出口。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作大量的基础准备。;
  比亚迪今年将超越其汽车销量翻倍至40万辆的目标,但出口仅占其销售的不到5%,且大多是出口至俄罗斯和中东等较不发达市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6-2010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9-6-2010 22: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7-2010 14: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吉利如何玩沃尔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22:54 , Processed in 0.38946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