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499查看
  • 0回复

国内油气价格明年仍将上涨 对CPI影响有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12-2009 09: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但不可否认,油价一旦波动,农机、交通的成本会提升,这是实质性影响;另外,煤炭、原材料及钢铁价格也可能因油价提高而一并上涨,这是油价升高的虚拟扩散作用。”

全球油价在今年翻倍上涨之后,明年是否会强势猛攻,并带动中国成品油价继续上升?国内天然气价能否如业界预期般提高?

昨日,CBN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判断,2010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大致会在60美元~80美元/桶之间波动,虽可能上攻到100美元/桶,但长期维持高价的可能性不大。天然气价因供需矛盾的存在,将势必上升。

不过,石油和天然气价对国内CPI虽有影响,但作用有限。

油气价格上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姜鑫民预测,国际原油油价明年将呈现震荡走势,“60美元~80美元/桶之间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总体而言,均价应比今年高,但大幅上涨很难。”

中信证券研究员殷孝东认为,油价可能会在高点突破100美元/桶,“其提升的原因是欧美地区经济将会继续复苏,油品消费也会因此受到带动。另外,因资金流动性有所增强,投机资金会深入石化等大宗期货市场中,这促使油价有所提高。”

姜鑫民判断,如果国际原油油价维持在60美元~80美元/桶这一区间,国内成品油价也会同步提升,但涨幅不会太高。

记者查询了申银万国的数据库发现,原油价格的涨幅明显高于国内成品油价。2009年一季度,原油均价是45美元/桶,2009年11月9日的周均价是75美元/桶左右,涨幅为66%;而同期国内90号汽油、0号柴油的价格变化率分别为20%、21%。

明年还有几个潜在因素会推动国内汽、柴油价上涨:成品油标准(国Ⅱ到国Ⅲ、国Ⅲ到国Ⅳ)的提高、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潜在调整等等。

“但国际原油油价涨跌,仍是国内成品油涨跌的主要参考系数。”招商证券研究员裘孝锋说道,“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油价也不低,可能政府对油价控制力度会加大。”

对CPI影响有限

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早就有过预期。中石油一位内部管理层人士表示,天然气价提升是一定的,但气价涉及面比成品油更加广泛,居民、工商业都要用到,政府可能会采取财政补贴等扶持鼓励政策,以降低气价带来的社会影响。

姜鑫民说:“对于一户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油气价格的小幅度上升不是大问题。一个天天开车上班的家庭,本来也属于奢侈消费。”

在天然气价方面,他表示:“一般的3口之家因做饭、洗澡等月用气量在30立方米上下,按北京2.05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就是61.5元/月。当然,冬季供热价是比较高(18到30元/平方米)。但对中等家庭的全年生活开支仍然没有形成极大影响。”
生活在北京的市民刘小姐告诉记者,他们家是夫妻两人,家里90平方米的房子今年交了2300多元,“(北京的)供暖时间为5个月,折算下来每个月近500元。这样的成本还是很高的。”

她说,有些北京居民是自己小区供暖,按流量收费,“如果北京全线实行流量收费的话,或许我们会省下一部分钱,毕竟我们白天都会上班,晚上才用气。”

一位分析师说,研究数据表明当石油价格提升10%,CPI可能会跟涨0.16%,油价对CPI提高的作用有限。“但不可否认,油价一旦波动,农机、交通的成本会提升,这是实质性影响;另外,煤炭、原材料及钢铁价格也可能因油价提高而一并上涨,这是油价升高的虚拟扩散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4-2025 0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提到的内容,作为汽车工程师,我认为国内油气价格的上涨对汽车行业及CPI的影响确实值得关注。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油气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将促使我们更加关注能源效率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油气价格上涨会对CPI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有限,我们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来应对。同时,政府也会通过政策调控来平衡物价水平,确保市场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06:42 , Processed in 0.49618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