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612查看
  • 5回复

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集团的重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010 1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两年前,上汽收购南汽如果是个案和局部风暴的话,发改委新近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后,中国汽车业界起码在重组意识上已经集体觉醒。

    一方面,全球汽车业萧条,让有意做大的中国企业看到了机遇;另一方面,以往大多数满足于生存在温饱或者贫困线下的中小企业,一定程度放弃了“继续混日子”的惰性。

    这样的意识转变,很大程度是环境所迫。就政府态度而言,美国、欧洲、日本全面进入经济下滑周期,中国已经有意识地承担起全球经济拯救者的角色,在鼓励国内企业国际化的政策风向下,中国汽车业融入全球化是集体意识,也是未来趋势。

    而历史证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必然要经历“攘外必先安内”的阶段——竞争促使企业间弱肉强食,进而推动产业升级,进而走向海外。

    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企业群,是离不开一个充分竞争、资源有效配置、充满狼性的产业环境的。

    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集团的重组或将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3月3日,江淮汽车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目前确实有江淮和奇瑞进行重组、或者打造汽车联合体的动议,但是还没有公布具体实施计划,而双方重组的方式目前尚不清楚。

    这是当事人首次正面确认安徽省汽车企业重组或联合意向。《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简称《振兴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及奇瑞作为“四小集团”的一员,实施区域内的兼并重组。而且安徽省意向非常明确,希望两家企业重组,或者形成联合体。

    作为事件另一方,一周前的2月28日,奇瑞汽车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接受采访时未表示,“对奇瑞和江淮有很多猜测,目前奇瑞针对《振兴规划》的内容还没有做出具体的部署,所以不便对重组事宜发表评论。”

    《振兴规划》的内容中,有扶持自主品牌发展之意,而在中国两大自主品牌企业——奇瑞和江淮如果能够联姻,将改变国内自主品牌的竞争模式,也将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蓝本。

    打造汽车自主品牌第一省

    在1997年之前,詹夏来找到在一汽大众工作的安徽同乡尹同耀,希望他能够回到芜湖共同创建奇瑞汽车,尹同耀随即加盟。尹同耀后来玩笑地说到,当时以为詹夏来有很多钱,而且是大领导(时任芜湖副市长),但回到安徽才发现,原来并没有很多钱。

    这段笑谈的背后,多少体现了奇瑞创业之初的艰难,当时由于没有轿车“准生证”,奇瑞汽车还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挂靠在上汽集团旗下。

    如今却已今非昔比。奇瑞汽车目前已经形成了年产65万辆整车、65万台汽车发动机、30万台汽车变速箱的生产能力,连续十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去年行业排名第五。

    而詹夏来也升迁至省委任职。去年7月份,詹夏来担任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后,紧接着7月底,以詹夏来为组长的安徽省汽车工业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被业内看作詹夏来扶持汽车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安徽汽车产业的决心。

    近日《振兴规划》颁布之后,将奇瑞确定为政府支持的重组企业,似乎有意指向了江淮汽车。

    据知情人士透露,《振兴规划》作为文件下发之后,奇瑞和江淮汽车肯定是第一个重组的企业,因为安徽省推动两家企业重组已经有一段时间,而且两家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奇瑞要扩大产能,而当时江淮轿车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产能绰绰有余。”一位接近江淮高层的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当时的想法就是让江淮和奇瑞的产能共享,以实现优势互补。”

    奇瑞江淮各有所需

    但去年下半年,经济寒流突然来袭击,使奇瑞和江淮的业务双双受到影响,奇瑞取消了扩大产能的打算,而请江淮代工的合作方式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省政府一直都希望两家能够合并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表示,“在安徽省境内的两个企业,虽然都属于自主品牌的领先者,但在整个行业中,实力强大的对手还大有人在,而如果二者联手,奇瑞江淮合并,安徽省的汽车工业将再上一个台阶。”

    而互相持股或将成为两家企业重组的方式。2006年奇瑞、江淮相互持股的计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国资委,根据该计划,江淮将获得奇瑞汽车的部分股份,同时成为奇瑞汽车上市的发起人之一。

    互相持股或者是组建大安徽汽车工业集团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因为现在已经不存在谁兼并谁的问题,只是安徽省会对省内汽车工业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江淮汽车曾是中国汽车界的“影子冠军”,只凭借商用车、底盘、以及瑞风(报价 参数 图片 论坛)商务车就创造了连续十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佳绩,利润增幅曾在14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里排名第一。

    但这一切因为江淮汽车进入轿车领域而终结。2008年,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47.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16%,实现利润总额2266.7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94.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05.1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2.63%。

    利润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更是引起了作为“控股股东”的安徽省的关注,而奇瑞和江淮进行重组或联合,在此时显得更为迫切。毕竟江淮轿车投资比较大,而市场反响并不很好,所以轿车业务的发展是江淮最为头疼的问题。重组对奇瑞和江淮都有好处。

    安徽汽车版图定位

    对于安徽汽车产业未来的定位问题,安徽省通过的《汽车振兴规划》思路是:打破地区、行业、部门界限,加大汽车工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将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作为一个整体发展;扶优扶强,创建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在这个思路下,以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骨干,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的“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联合体”,聚集各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共用技术平台建设上,避免重复投资的浪费,发挥整体优势,做大做强安徽汽车工业。

    对于奇瑞和江淮来讲,两家企业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奇瑞在乘用车领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江淮在轻卡、商用车底盘,以及MPV市场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两家企业结合之后,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快速发展。

    同时,奇瑞上市计划曾几次搁浅,目前的快速发展更多地依靠国家的政策性贷款扶持,打通奇瑞的资本通道已经是当务之急,而江淮汽车有着多年的融资经验,这或许可以帮助奇瑞实现整体上市的梦想。

    安徽省内已经提出,将出台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汽车重点骨干企业及有实力效益好的其它企业去兼并重组汽车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产和资源,进行结构调整,发挥其潜在经济效益,促进安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

    目前双方重组或联合已经没有太大障碍,两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安徽省,而且政府正在强势推动;另一方面两家企业都是自主品牌,没有与外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在生产、研发以及销售渠道的整合方面,也并不复杂。
转自:汽车 >> 汽车资讯 >> 行业信息>> 振兴规划促奇瑞江淮重组 安徽打造自主版图
原新闻网址:http://www.chetx.com/news/2009-03-04/10208182.htm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5-1-2010 0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的新闻了!现在没戏了!两家谁也不服谁!中国特色,内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5-1-2010 12: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龙行于天下


        不会吧,现在国家的大政策就是汽车业重组,中国的汽车企业太多了,要不了几年肯定要减少个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010 17: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简单的事情,就因为面子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5-1-2010 2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奇瑞把江淮兼并掉,毕竟江淮没奇瑞的名气大。内耗的结果是销量都上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010 2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qq03067314


        不能简单看名气,江淮在轻卡和MPV方面表面还是不错的,而且江淮在股票市场的表现也很不错,一直被机构推荐增持,而奇瑞主要是轿车,双方的产品还是有互补性的。不过要合并也的确不容易,毕竟都是上万人的大厂,谁也不怕谁,谁也不服谁。不过到底能不能重组那要看政府态度,他说重组,不能组也能组,他说不能组,能组也不能组。中国特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12:30 , Processed in 0.41219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